《卫生统计学B》教学大纲 ,专业课必修课 台分:学(56论16实 卫生统计学是应用将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大量偶然现象 的研究,认识其客观规律性,是从事医学研究必须具备的重要工具和研究手段。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平台 果,通过 【一)知识目标 掌摆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熟悉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关系,熟悉基本统计方法的适应条件、结果解释和表达,掌握 具有通过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处理实际公共卫生数据问题的能力,具备科研统计设计、统计调查、数据处理及统计咨询的能力;具有阅 读专业文献、较高的医学科研设计、统计分析与评价能力。 和统计思维 具有实事求是的 能够依法客观地进行统计调直和统计分析,并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统计信息
《卫生统计学B》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中/英文):卫生统计学/Health Statist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学分:4.5学分 学时/学分:72学时(56理论+16实践)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医学概论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智能医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大量偶然现象 的研究,认识其客观规律性,是从事医学研究必须具备的重要工具和研究手段。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平台 课,属于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其掌握医学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较高的医学科研设计、统计分析与评 价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推断能力,为阅读专业文献、进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统计学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熟悉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关系,熟悉基本统计方法的适应条件、结果解释和表达,掌握 数据管理软件和统计软件。 (二)能力目标 具有通过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处理实际公共卫生数据问题的能力,具备科研统计设计、统计调查、数据处理及统计咨询的能力;具有阅 读专业文献、较高的医学科研设计、统计分析与评价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思维,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依法客观地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并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统计信息 与咨询意见;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章节序号 知识单元名称 备注 理论 实线 (自学) 1 绪论 4 第章 戴器分布的描述 第2章 数关联的探索 第3章 数据的产生 第4章 基本概率理论 第章 统计量的抽样分专 第6章 统计雀新 第7章 基本情形的参数推新 第8章 多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树 第9卓 分类变量的x2检登 第10摩 基于秩的非参数检验 第11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第1漳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第13漳 Logistics回归 第14章 调查研究设计 第15章 实验设计 第16 卫生统计常用指标 合计 五、课程章节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绪论
四、学时分配表 章节序号 知识单元名称 学时分配 备注 (自学) 理论 实践 1 绪论 4 1 第1章 数据分布的描述 4 1 第2章 数据关联的探索 2 1 第3章 数据的产生 2 1 第4章 基本概率理论 5 1 第5章 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3 1 第6章 统计推断 3 1 第7章 基本情形的参数推断 3 1 第8章 多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4 1 第9章 分类变量的χ2检验 4 1 第10章 基于秩的非参数检验 4 1 第11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4 1 第13章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1 第13章 Logistics回归 3 1 第14章 调查研究设计 3 1 第15章 实验设计 3 1 第16章 卫生统计常用指标 2 0 合 计 56 16 五、课程章节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绪论
【总学时】5学时 1 解统计学的发展筒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熟悉卫生统计学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8然行的的统计学基本烧参:总体与样木。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教与统计量。误花。版车。 的版念、意义、发筒史:卫生统计资料的未源与分类:变登和随机支登总体、个体与样本,统计量和参戴。误差、统计工 作的盖本步骤。 【教学重点】 体计置和载,误、统计工作的基本步聚。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学时分配】讲课(合研讨)4学时/实晓1学时 【目的要求】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 .掌振描述定登资料集中趋势的算 支异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4熟悉箱式图,数冠核查与离群值。 与直方,集中趋势,变并程度,箱式图。数据核查与离群值、分类变量的常用统计图 集中趋势,变异程度,箱式图,戴据核查与离群值、分类支量的常用统计图, 【教学难点】 第2率敏据关联的探索 目的要求】 讲课(含研讨)2学时/实我1学时 1.了解数据关联的合义和主要形式。 2.悉散点图胸制作,握其解释和应用 3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与解释,如何刺画不同类型数据的相关关系。 4.苹握国归方程的解释,理解景小二来法思想,理解回归中的:含义及残差图评价回归直线拟合效果。 【教学内容】 数指的关联,散点图,相关,回归现象,相关与回归的陷所,分类支量的相关,关联与因果。 微点图,相关,回归现象,分类变量的相关,关联与因果 关联与因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诉授,案例讨论 第3章数据的产生 【总学时】3学时 【学时分配】讲谋(含研讨)2学时/实或1学时 【目的要求
【总学时】5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4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统计学的发展简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2.熟悉卫生统计学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3.掌握常用的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量,误差,概率。 【教学内容】 卫生统计学的概念、意义、发展简史;卫生统计资料的来源与分类;变量和随机变量总体、个体与样本,统计量和参数,误差、统计工 作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 卫生统计资料的来源与分类;变量和随机变量总体、个体与样本,统计量和参数,误差、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 总体,统计量和参数,误差、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1章 数据分布的描述 【总学时】5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4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 2.熟悉利用统计图表描述定量资料的基本方法;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要求和规则;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 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 4.熟悉箱式图,数据核查与离群值。 【教学内容】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集中趋势,变异程度,箱式图,数据核查与离群值、分类变量的常用统计图。 【教学重点】 集中趋势,变异程度,箱式图,数据核查与离群值、分类变量的常用统计图。 【教学难点】 数据核查与离群值。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2章 数据关联的探索 【总学时】3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2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数据关联的含义和主要形式。 2.熟悉散点图的制作、掌握其解释和应用。 3.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与解释,如何刻画不同类型数据的相关关系。 4.掌握回归方程的解释,理解最小二乘法思想,理解回归中的r 2含义及残差图评价回归直线拟合效果。 5.了解相关与回归的陷阱。 6.掌握条件分布描述两分类变量的关系及相关系数的计算。 7.区别关联与因果,理解因果关联的复杂 【教学内容】 数据的关联,散点图,相关,回归现象,相关与回归的陷阱,分类变量的相关,关联与因果。 【教学重点】 数据的关联,散点图,相关,回归现象,分类变量的相关,关联与因果。 【教学难点】 关联与因果。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3章 数据的产生 【总学时】3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2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轶闻数据与可得数据及其局限性,理解抽样调查与实验研究数据的重要性。 2.掌握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原则,理解试验安慰剂效应及其偏倚
3理解筒单随机抽样及共常见问题。 及统计推断。 数的来,随机对照试,简单随机抽样,样本的可靠性与代表性,伦理问题 【教学重点】 随机对照试验。筒单随机抽样,样本的可靠性与代泰性。 【散学点】 【隆方宗沿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举时分配】讲课(合研讨)5学时/实践学时 【目的要求】 L,理解概率的性质及共基本运算法则:草强条件概率及共树状图表示方法,学会远用条件概率确定两个率件是否独立 分布:家指三个常用概率分布的概念,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与累计概率、正态分布的 3.了解蒙特卡罗拟的本思想与主要过程, 【教学内容】 分布 学参考值蒙特卡实模拟其的就图表示方法,素件受率,二项分布及和0咖分布的餐率面数与累计板率,正态分 慨率的性质及其蒸本运算法 【教学重点) 概率的性质及其差本运算法则:二项分布及P01s50分布的税率函数与累计概率,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雅点】 条件概率及共树状图表示方法,医学参考值蒙特卡罗棋拟. 第5章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含所计)3学时/实学时 1.学会应用二项分布慨率公式、运用统计表计算样本率的概事分有,理解应用正态近似的条件。 2.熟悉如何应用概率理论计算样本均数的概率分布,理解应用正态分布近似的应用条件, 【教学内容】 样本率的抽样分布,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 【教学难点】 率的样分希 第6车统计推断 的到 1.掌握置信区间的合义与计算原理,理解置信度知何影喇误差范国、样本量与置信区问的关系。 2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理解假设检验的结果解释 3.理解 效能的含义,掌握共计算方法,型解两类情,理解两类误、检验水准及检验效能之问的关系。 义与计算原理。置信度知何影响误差范围,样本量与置信区同的关系,假设验的基本思想,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假设 检验的结采解释,检验效能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两类错误,检验水准。 【散学重点】 置信区问的含义与计算原理。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低设检验的结果解释,检验效能的合义及共计算方法,两类惜说,检验水准。 的含义与计原,效能的义及其计常方法。有错误】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侧讨论
3.理解简单随机抽样及其常见问题。 4.理解抽样分布及统计推断。 【教学内容】 数据的来源,随机对照试验,简单随机抽样,样本的可靠性与代表性,伦理问题。 【教学重点】 随机对照试验,简单随机抽样,样本的可靠性与代表性。 【教学难点】 随机对照试验。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4章 基本概率理论 【总学时】6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5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概率的性质及其基本运算法则;掌握条件概率及其树状图表示方法,学会运用条件概率确定两个事件是否独立。 2.理解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掌握三个常用概率分布的概念、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与累计概率、正态分布的 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医学参考值的计算。 3.了解蒙特卡罗模拟的基本思想与主要过程。 【教学内容】 概率的性质及其基本运算法则;条件概率及其树状图表示方法,条件概率,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与累计概率,正态分布的 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医学参考值蒙特卡罗模拟。 【教学重点】 概率的性质及其基本运算法则;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与累计概率,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条件概率及其树状图表示方法,医学参考值蒙特卡罗模拟。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5章 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总学时】4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3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学会应用二项分布概率公式、运用统计表计算样本率的概率分布,理解应用正态近似的条件。 2.熟悉如何应用概率理论计算样本均数的概率分布,理解应用正态分布近似的应用条件。 【教学内容】 样本率的抽样分布,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 【教学重点】 样本率的抽样分布,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 【教学难点】 样本率的抽样分布。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6章 统计推断 【总学时】4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3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置信区间的含义与计算原理,理解置信度如何影响误差范围、样本量与置信区间的关系。 2.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理解假设检验的结果解释。 3.理解检验效能的含义,掌握其计算方法,理解两类错误,理解两类错误、检验水准及检验效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置信区间的含义与计算原理,置信度如何影响误差范围,样本量与置信区间的关系,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假设 检验的结果解释,检验效能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两类错误,检验水准。 【教学重点】 置信区间的含义与计算原理,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假设检验的结果解释,检验效能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两类错误,检验水准。 【教学难点】 置信区间的含义与计算原理,检验效能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两类错误。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7率本情形的参数推 【时分配】误(所计)3学时/实或1学时 【月的翠我】 1.掌握t分布特征及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 2掌握估计 体均数置信区同及检 立的方法 5理解两样本方之比的抽姓余布原理登其F分有 6理解样本率的抽样分布及共正态近似条件:掌估计总体率置信区问和检险0是否成立的方法。 率差值的抽样分布及其正意近似原理:摆估计两总体率差值置信区问及检验H0是否立的方法。 计配对语计两兰体均数若值置信区回是为0的路方法,两文样本均之美的抽样分有及其与分布的关,传计两总体 数之差置信区及检验0是否成的方法两样本方差之比的袖样分布原理及F分布:样本率的袖样分布及其正态近似件:计总体率置 信区问和检独0是否成立的方法:两总件率差值的抽样分布及共正态近似原理:估计两总体率差值置信区问及检验0是否成立的方法。 【教学重点】 的关系:告计两 【教学难点】 t分布特征,两样本方差之比的袖样分布原理及其F分布 第8章多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总学时】5学时 学时分配】携误(含所讨)4学时/实我1学时 析的基本思想、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方法,方分析的应用条件。 2。掌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总支异的分解方法,熟悉并辨识区组设计的适用情形,了解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3.熟悉多个均数的两两比校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形。 【学内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并的分解方法、方差分新的应用条件,随机区组设计方差总变异的分解方法,应用条 【散学重点】 方差分析基本思想、完金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方法、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 【学点 本思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时分配】拼课(含研讨)4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2分布的定义和性质 的x2 4理解关联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步骤,掌握2×2交叉表的关联性分析及2X2配对设计数据的关联性检验, 5理解拟合优度检验的本尽想, 「解合优度位验的计算步骤及应用条件。 6.理 法的原理。掌摆共用条件, 了解2X2和RXC交又表的确切概率 分布的定义和性质:x2检验的本思想:不同性质类型四格表x2检验的适用条件校正条件,2×2配对设计数的x2检关联 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步森:拟合优度检验:确切概率法的原理, 【教学重点】 x2分布定义和性质:x2检的本思想:不同性质类型四格表x2检验的适用条件及校正条件,2×2配对设计的x2验:拟合优度检 【教学难点】 确切概率法的原理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7章 基本情形的参数推断 【总学时】4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3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t分布特征及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 2.掌握估计总体均数置信区间及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 3.掌握估计配对设计两总体均数差值置信区间是否为0的检验方法。 4.两个总体均数:理解两独立样本均数之差的抽样分布及其与t分布的关系;掌握估计两总体均数之差置信区间及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 5.理解两样本方差之比的抽样分布原理及其F分布。 6.理解样本率的抽样分布及其正态近似条件;掌握估计总体率置信区间和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 7.理解两总体率差值的抽样分布及其正态近似原理;掌握估计两总体率差值置信区间及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 【教学内容】 t分布,估计配对设计两总体均数差值置信区间是否为0的检验方法;两独立样本均数之差的抽样分布及其与t分布的关系;估计两总体均 数之差置信区间及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两样本方差之比的抽样分布原理及其F分布;样本率的抽样分布及其正态近似条件;估计总体率置 信区间和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两总体率差值的抽样分布及其正态近似原理;估计两总体率差值置信区间及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 【教学重点】 t分布特征,估计配对设计两总体均数差值置信区间是否为0的检验方法;两独立样本均数之差的抽样分布及其与t分布的关系;估计两总 体均数之差置信区间及检验H0是否成立的方法;两样本方差之比的抽样分布原理及其F分布;样本率的抽样分布及其正态近似条件 【教学难点】 t分布特征,两样本方差之比的抽样分布原理及其F分布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8章 多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总学时】5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4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方法、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2.掌握随机区组设计方差总变异的分解方法,熟悉并辨识区组设计的适用情形,了解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3.熟悉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形。 【教学内容】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方法、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随机区组设计方差总变异的分解方法,应用条 件。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 方差分析基本思想、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方法、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第9章分类变量的χ2检验 【总学时】5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4学时/实践1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χ2分布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χ2检验的基本思想及理论频数的计算。 3.掌握不同性质类型四格表χ2检验的适用条件及校正条件,掌握R×C交叉表数据χ2检验并了解χ2分割的思想,掌握2×2配对设计数据 的χ2检验。 4.理解关联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步骤,掌握2×2交叉表的关联性分析及2×2配对设计数据的关联性检验。 5.理解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思想,了解拟合优度检验的计算步骤及应用条件。 6.理解确切概率法的原理,掌握其适用条件,了解2×2和R×C交叉表的确切概率。 【教学内容】 χ2分布的定义和性质;χ2检验的基本思想;不同性质类型四格表χ2检验的适用条件及校正条件,2×2配对设计数据的χ2检验;关联 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步骤;拟合优度检验;确切概率法的原理。 【教学重点】 χ2分布定义和性质;χ2检验的基本思想;不同性质类型四格表χ2检验的适用条件及校正条件,2×2配对设计的χ2检验;拟合优度检 验. 【教学难点】 确切概率法的原理。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