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B》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80362520 课程名称(中/英文):医学统计学B/medical statisticsB 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误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2 学时:32 先修课程:生理学、诊新学等 透用专业:本科假改轿形工程、兼复物理治疗台业 二、课程地位与作用 本深程是面向本科临床医学、口脸医学、儿科学、影像学、麻醉学等专业的学科平台谋,是必修漂,在熟悉科学方法、增蛋临床科研素 质和正确分析医学数据方面起重要作用。主要讲授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统计描逐与推断以及变量之间关联性分析等 方面的如识,过统计学思维的学习,培养医学科研素质和医学数据分析技能。本课程是医用离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后续课程,为 证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基鸡。 《医学统计学B》教学指导思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带强医疗服务的职业素质为重点。通过案例教学模式讲授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医学数君分析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程后,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状态: (一)知识目标 1.记忆总体、样本、参戴、定性变量、定量支量、袖样误差、完金随机设计、配对设计等基本概念: 2,理解统计图表意义、种类。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 3明确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 4.理解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参数估计方法: 5.理解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资料、意义及结果解 6,理解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适用资料及二者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制作统计图表 2.运用定量变量和定性支量的统计描述指标: 3.运用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参数估计指标: ①.区别定量变量和定性支量的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费料、并对不同假设检验方法的结果作出解释: 5.区分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适用资料、并对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结果作出解释。 (三)素质(德育)目标 素质目标析与培养略径 序号 章别 节别 知识点 培养路径 素质目标 医学统计学 绪论 用统计学探 叶酸防制新生儿神经管 养成善于探索、奉就杜 作用 索事物规律 缺陷案例 会的品质
《医学统计学B》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803625201 课程名称(中/英文):医学统计学B/medical statistics B 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 课程性质:必修 学 分:2 学 时:32 先修课程:生理学、诊断学等 适用专业:本科假肢矫形工程、康复物理治疗专业 二、课程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面向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影像学、麻醉学等专业的学科平台课,是必修课,在熟悉科学方法、增强临床科研素 质和正确分析医学数据方面起重要作用。主要讲授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与推断以及变量之间关联性分析等 方面的知识,通过统计学思维的学习,培养医学科研素质和医学数据分析技能。本课程是医用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后续课程,为循 证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医学统计学B》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增强医疗服务的职业素质为重点。通过案例教学模式讲授 《医学统计学B》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医学数据分析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程后, 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状态: (一)知识目标 1. 记忆总体、样本、参数、定性变量、定量变量、抽样误差、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等基本概念; 2.理解统计图表意义、种类,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 3.明确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 4.理解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参数估计方法; 5.理解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资料、意义及结果解释; 6.理解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适用资料及二者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制作统计图表; 2.运用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指标; 3.运用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参数估计指标; 4.区别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资料、并对不同假设检验方法的结果作出解释; 5.区分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适用资料、并对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结果作出解释。 (三)素质(德育)目标 素质目标解析与培养路径 序号 章别 节别 知识点 培养路径 素质目标 1 绪论 医学统计学 作用 用统计学探 索事物规律 叶酸防制新生儿神经管 缺陷案例 养成善于探索、奉献社 会的品质
研究 研究设计 研究假设 发现维生素B1治疗脚气 养成善于发现客观规律 设计 内容 物族摸室创 的品质 定性数据统 常用 南丁格尔的统计戴据征 养成从统计戴据发现内 计描迷 相对数 款国军队案 在规律的品质 集中趋芬抗 滨医学子获全国大学生 定登数统 均数 统计建模大寒国家一等奖案 树立敢为人先男创一流 计猫述 计指标 的品质 例 t检验 t检验 t检验 养成为人类文明作出贡 t检验发明者案例 概 名称 献的品质 方差分析基 方差分析统计学家 分析 下统计量 养成探求真理的品丽 本思想 Fisher案例 行×列表 多个率多重 树立根据现实问题研究 x2检验 滨医多个率多重比较x2 比较x2界值 界值咸果案例 创新的素质 秩和 配对设计资 检方法名 秩和检验统计学家 树立善于发现真理的品 检验 料秩和检验 Wi1 coxon案例 质 直线相关与 直线回归 直我回归 由父、子身高关创立 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创 回归 直线回归方法案例 新品质 四、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章节序 号 如识单元名粉 理论 实践 绪论 定量数据的统计指遂 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国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迷 统计表与统计困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t检验
2 研究 设计 研究设计 内容 研究假设 发现维生素B1治疗脚气 病获奖案例 养成善于发现客观规律 的品质 3 定性数据统 计描述 常用 相对数 率 南丁格尔的统计数据拯 救英国军队案例 养成从统计数据发现内 在规律的品质 4 定量数据统 计描述 集中趋势统 计指标 均数 滨医学子获全国大学生 统计建模大赛国家一等奖案 例 树立敢为人先勇创一流 的品质 5 t检验 t检验 概述 t检验 名称 t检验发明者案例 养成为人类文明作出贡 献的品质 6 方差 分析 方差分析基 本思想 F统计量 方差分析统计学家 Fisher案例 养成探求真理的品质 7 χ2检验 行×列表 χ2检验 多个率多重 比较χ2界值 滨医多个率多重比较χ2 界值成果案例 树立根据现实问题研究 创新的素质 8 秩和 检验 配对设计资 料秩和检验 检验方法名 称 秩和检验统计学家 Wilcoxon案例 树立善于发现真理的品 质 9 直线相关与 回归 直线回归 直线回归方 程 由父、子身高关系创立 直线回归方法案例 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创 新品质 四、学时分配表 章节序 号 知识单元名称 学时分配 备注 (自学) 理论 实践 1 绪论 1 2 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3 3 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 2 4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 2 5 统计表与统计图 1 6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4 7 t检验 4
方差分析 x2检验 非参数秩和检验 线性相关与回归 12 实验设计 合计 五、课程章节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第一率论 【总学时】1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研讨)1学时/实我0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使医学生摆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熟香医学统计学作用。 能力目标:深入理解医学统计学的差本概念和作用,运用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医学统计学作用解释医学的实际同题, 素质目标:培养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增强医学科研素质。 【教学内容】 1,医学统计学的作用:运用医学统计学的益本知识探讨医学的实标问题。 之.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器整理、统计指遂、统计推断。 3。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同质、变并、总体,样本、定量数据、定性数搭、有序数据等。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变量与数据类型。 【教学难点】变量与数搭类型、统计学作用。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案例讲解统计学作用,联系医学实际问题解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整合有关知识请授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数学手段:多蝶体数学、板书 【课后学习】 1.作业 (1)结合实例说明客观规律: (2)结合实例说明变量的类型 2.思考题:通过查资料说明医学统计学的作用 3。自修:概率的茶本运算法则。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指述 【总学时】3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合研讨) 3学时/实残0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明确定量数据常用集中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的意义。适用范国,熟悉定量数据常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劳指标的计算方法和频 数分表的用途
8 方差分析 3 9 χ2检验 4 10 非参数秩和检验 3 11 线性相关与回归 4 12 实验设计 1 合 计 32 五、课程章节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第一章 绪论 【总学时】 1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 1学时/实践 0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使医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熟悉医学统计学作用。 能力目标:深入理解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运用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医学统计学作用解释医学的实际问题。 素质目标:培养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增强医学科研素质。 【教学内容】 1. 医学统计学的作用:运用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探讨医学的实际问题。 2.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3. 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同质、变异、总体、样本、定量数据、定性数据、有序数据等。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变量与数据类型。 【教学难点】变量与数据类型、统计学作用。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案例讲解统计学作用,联系医学实际问题讲解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整合有关知识讲授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 【课后学习】 1.作业 (1)结合实例说明客观规律; (2)结合实例说明变量的类型; 2.思考题:通过查资料说明医学统计学的作用。 3.自修:概率的基本运算法则。 第二章 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总学时】 3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 3学时/实践 0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明确定量数据常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的意义、适用范围,熟悉定量数据常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的计算方法和频 数分布表的用途
能力目标:能够透用适当的定量数据常用集中趋势和离微趋势指标对医学实际问题进行统计描述, 素质目标:初步数掘处理能力,增强医学科研素质。 【敏学内容】 第一节颜数分布 频板分布素、直方围的制作方法,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用 第二节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常用集中势统计指标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适用苑国。 第三节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常用离散趋势统计指标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图。 【敏学重点】果中趋势、离敏趋势指标意义及适用条件 【敏学堆点】离数趋势指标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案例讲解定量数招常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困,注重相关统计指标之问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手税:多煤体教学、板书 【来后学习】 1.作业 (1)结合实例说明均数,中位数 (2)站合实例说明标准差、变异系数。 2.思考题:常用三种平均数的区别。 3.自修:众数。 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国 【总学时】2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合研讨) 2学时/实0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明确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有特任,熟悉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估计方法及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注意 率项。 能力目标:运用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理论解决率件概率等实际问题,根据医学参考值范国理论对实际问题求解医学参考值范国。 素质目标:明确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理论和医学参考值范围对于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意义、正态曲绕、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任。 第二节医学参考值范 医学参考值范国的概念和估计方法: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国的注意事项。 【散学重点】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医学参考值范园的概念和估计方法。 【散难点】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例讲解正态分有,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以及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售计方法,注重相关知识点之同的区别 和到系。 藏学方法:讲授法、计论法。 教学手段:多蝶体教学、板书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适当的定量数据常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对医学实际问题进行统计描述。 素质目标:初步数据处理能力,增强医学科研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的制作方法,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用途。 第二节 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常用集中趋势统计指标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 第三节 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常用离散趋势统计指标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集中趋势、离散趋势指标意义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离散趋势指标。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案例讲解定量数据常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注重相关统计指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 【课后学习】 1.作业 (1)结合实例说明均数、中位数; (2)结合实例说明标准差、变异系数。 2.思考题:常用三种平均数的区别。 3.自修:众数。 第三章 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 【总学时】 2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 2学时/实践 0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明确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熟悉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估计方法及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注意 事项。 能力目标:运用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理论解决事件概率等实际问题,根据医学参考值范围理论对实际问题求解医学参考值范围。 素质目标:明确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理论和医学参考值范围对于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意义、正态曲线、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 第二节 医学参考值范围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估计方法;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估计方法。 【教学难点】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案例讲解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意义、正态分布特征以及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估计方法,注重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 和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
【课后学习】 1作业 (1)正态分有特征有第些 (2)结合实例说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用途。 2.思考题: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 3.白称:质量控制闲 前沿知识:短均率。 第四幸定佐数据的统计描述 【感学时】2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合研讨) 2学时/实我0学时 【目的要本】 知识目标:掌摆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熟悉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及医学中常用的相 对数指标。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相对和标准化法的理论对医学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素质目标:初步数据处理能力,增蛋医学科研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常用相对数 1.三种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第三节相对数指标使用的注意问颈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 【教学重点】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案例讲解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以及标准化法的意义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注重相关统计霜 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数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及多媒体教学、板书。 【课后学习】 1作业 (1)结合实例说明率、构成比和相对比 (2)结合实例说明标准差、变异系数。 2思考题:率标准化的意义。 3。自:率标准化的间接法 第五章统计表与统计压 【总学时】1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研讨) 1学时/实0学时 【目的要求】
【课后学习】 1.作业 (1)正态分布特征有哪些; (2)结合实例说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用途。 2.思考题: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 3.自修:质量控制图。 前沿知识:超均率。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 【总学时】 2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 2学时/实践 0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熟悉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及医学中常用的相 对数指标。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相对数和标准化法的理论对医学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素质目标:初步数据处理能力,增强医学科研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1.三种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第三节 相对数指标使用的注意问题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 【教学重点】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标准化法的概念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医学案例讲解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应用相对数的注意问题以及标准化法的意义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注重相关统计指 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 【课后学习】 1.作业 (1)结合实例说明率、构成比和相对比; (2)结合实例说明标准差、变异系数。 2.思考题:率标准化的意义。 3.自修:率标准化的间接法。 第五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总学时】 1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 1学时/实践 0 学时 【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