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怀初级中学语文八年级上期中复习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基础知识 1.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读一读,然后完成(1)——(3)题。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 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wej;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泓 (2)第二句中,加点的词语“濒临”的意思为 (3)仿照第三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把第四行句子补充完整。 找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狼籍颓唐祸不单行触目伤怀 B.尴尬烦燥情郁于中长途跋涉 C.愧怍颠沛大廷广众穷途潦倒 D.伎俩荒辟微不足道莫明其妙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一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一代表作《呐喊》 B.《老王》——杨绛—一作家、文学翻译家—一代表作《围城》 C.《背影》——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荷塘月色》 D.《信客》—一余秋雨—一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一一代表作《文化苦旅》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镶qian( )着 然闲1ido( 骷髅( )荒僻 愧怍( 压根儿( 文学常识填空 《老王》的作者是 原名 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 》,长篇小说《洗澡》 她的丈夫是 学者、作家,著有小说《 》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等。 6.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疮疤 chuang烦琐su6絮说xB.震悚sdng惊骇hai掳去10 惶急 huang僧恶e诘问jie 7.填空 鲁迅,原名 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是一本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8.仿写,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再写一段话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的不好看,况且颈上还有很多灸疮疤 二、文言文知识 9.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男女衣着(
1 聿怀初级中学语文八年级上期中复习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读一读,然后完成(1)——(3)题。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 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 wèijiè;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泓: ;wèijiè (2)第二句中,加点的词语“濒临”的意思为: (3)仿照第三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把第四行句子补充完整。 答: 2.找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狼籍 颓唐 祸不单行 触目伤怀 B.尴尬 烦燥 情郁于中 长途跋涉 C.愧怍 颠沛 大廷广众 穷途潦倒 D.伎俩 荒辟 微不足道 莫明其妙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呐喊》 B.《老王》——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代表作《围城》 C.《背影》——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荷塘月色》 D.《信客》——余秋雨——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文化苦旅》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镶 qiàn( ) zuàn( )着 xīn( )然 闲 liáo( ) 骷.髅( ) 荒僻.( ) 愧怍.( ) 压.根儿( ) 5.文学常识填空。 《老王》的作者是 ,原名 ,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 》,长篇小说《洗澡》。 她的丈夫是 ,字 ,学者、作家,著有小说《 》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等。 6.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疮.疤 chuāng 烦琐.suǒ 絮.说 xù B.震悚.sǒng 惊骇.hài 掳.去 lǔ C.惶.急 huáng 憎恶.è 诘.问 jié 7.填空。 鲁迅,原名 , 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 《 》是一本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8.仿写,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再写一段话。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的不好看,况且..颈上还有很多灸疮疤。 答: 二、文言文知识 9.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黄发垂髫.( ) 怡.然自乐( ) 男女衣着.( )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通“俱”,完全:详尽。) (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前,形容词用作状语,向前) (4)其中往来种作。(其,代词,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 (2)初极狭,才通人。(仅) (3)闻之,欣然规往。(计划)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色的头发) 12.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 13.走进作者 (1)《桃花源记》作者 是我国 (朝代)时期的著名诗人。 (2)本文虚构了一个 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成语 出自这篇课文,用它来比喻 (4)本文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的顺 序来记叙渔人的所历、所见和所闻,写得亦真亦幻,似有若无,虚实相间,令人心驰神往 14.理解积累 (1)写桃源中环境美异的句子是: (2)写桃源人和平劳动与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写桃花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4)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 (5)写桃源不易被人发现的句子是 (6)写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的句子是 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落英缤纷()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处处志之( 桑竹之属 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 欲穷其林( 16.文章开头对桃花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7第二段着重写的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文中写渔人为桃花源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2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通“俱”,完全;详尽。) (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前,形容词用作状语,向前) (4)其.中往来种作。(其,代词,那)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 (2)初极狭,才.通人。(仅) (3)闻之,欣然规.往。(计划)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色的头发) 12.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 今义: 13.走进作者。 (1)《桃花源记》作者 ,是我国 (朝代)时期的著名诗人。 (2)本文虚构了一个 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成语 出自这篇课文,用它来比喻 (4)本文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 序来记叙渔人的所历、所见和所闻,写得亦真亦幻,似有若无,虚实相间,令人心驰神往。 14.理解积累 (1)写桃源中环境美异的句子是: (2)写桃源人和平劳动与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3)写桃花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4)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 : (5)写桃源不易被人发现的句子是: (6)写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的句子是: 1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落英.缤纷( ) 便要.还家( ) 咸.来问讯( ) 处处志.之( ) 桑竹之属.( ) 不复.出焉( ) 便扶.向路( ) 欲穷.其林( ) 16.文章开头对桃花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7.第二段着重写的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文中写渔人为桃花源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1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20.渔人出桃花源后,“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 (一)爱的纪念 《让世界充满爱》 当你呱呱坠地时,便被爱的海洋包围。母爱深厚温暖,让你如沐春风:手足之爱,血浓于水,伴你一生 世:朋友之爱,愉快默契,心灵相通:恋人之爱,热烈缠绵,铭心刻骨。此外,还有师生之爱、社会之爱、人类 之爱等等。你收获了爱,当然要加倍回报。己所欲,施与人。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成为爱的纪念日,让每个人都 为之而歌唱。现在,我们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写下爱的颂歌。请绽放你的笑脸,伸出你的双手,随我来吧。 (21)请分别写出5句有关“爱”的成语和俗语。例如:成语“爱屋及乌”“爱不释手”。俗语“英雄气短, 儿女情长”“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22)请写出5句有关“爱”的诗词名句。例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3)请举出古今中外爱情悲、喜剧的喜剧(或小说)各5部。例如:《威尼斯商人》(喜剧)、《梁山伯与 祝英台》(悲剧) 喜剧 悲剧: (二)弟弟(张爱玲) 阅读指津:文章通过追忆姐弟之间的关系来刻画人物,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对比的手法,既从姐弟两人外貌、 气质、态度上进行对比,又从记叙的场景和感受上对比。童年游戏中那种热烈、欢快和自由自在,与后来环境的 冷酷,人物的冷漠,处处形成鲜明对比。文中写姐姐对弟弟的爱,也是复杂的。由疼爱和宽容,到表现为气愤 忧虑,甚至是深深悲哀。认真品读,我们会体会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 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 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 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 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 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毯,剖开 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令,又不受令”的,然 而他实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鸣
3 1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20.渔人出桃花源后,“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阅读 (一)爱的纪念 ——《让世界充满爱》 当你呱呱坠地时,便被爱的海洋包围。母爱深厚温暖,让你如沐春风;手足之爱,血浓于水,伴你一生一 世;朋友之爱,愉快默契,心灵相通;恋人之爱,热烈缠绵,铭心刻骨。此外,还有师生之爱、社会之爱、人类 之爱等等。你收获了爱,当然要加倍回报。己所欲,施与人。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成为爱的纪念日,让每个人都 为之而歌唱。现在,我们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写下爱的颂歌。请绽放你的笑脸,伸出你的双手,随我来吧。 (21)请分别写出 5 句有关“爱”的成语和俗语。例如:成语“爱屋及乌”“爱不释手”。俗语“英雄气短, 儿女情长”“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答: (22)请写出 5 句有关“爱”的诗词名句。例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答: (23)请举出古今中外爱情悲、喜剧的喜剧(或小说)各 5 部。例如:《威尼斯商人》(喜剧)、《梁山伯与 祝英台》(悲剧) 喜剧: 悲剧: (二)弟弟(张爱玲) 阅读指津:文章通过追忆姐弟之间的关系来刻画人物,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对比的手法,既从姐弟两人外貌、 气质、态度上进行对比,又从记叙的场景和感受上对比。童年游戏中那种热烈、欢快和自由自在,与后来环境的 冷酷,人物的冷漠,处处形成鲜明对比。文中写姐姐对弟弟的爱,也是复杂的。由疼爱和宽容,到表现为气愤、 忧虑,甚至是深深悲哀。认真品读,我们会体会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 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 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 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 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 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 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毯,剖开 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令,又不受令”的,然 而他实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
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 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 在读穆时英的 《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 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 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 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 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啪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 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24文中第二段说“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这种“压迫”指的是什么?这种“压迫”形成了弟弟怎样 心理?你有这种感受吗?请描述一下。 25弟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26.文章写了“我”对弟弟的爱,而这“爱”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请仔细品读文章,说说“我” 爱发生了哪些变化? 26文章前半部分写了“我”对弟弟的疼爱和宽容,后半部分表现为气愤、忧虑,还有深深的悲哀。 27文中写弟弟的时,写了众人、父亲、“我”对弟弟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你对这些人的态度的看法。 28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来写人物,请指出作者是从哪些发面来进行对比的,并选取其 中一种对比,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作文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 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 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人生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4 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 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 《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胃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 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 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 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 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啪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 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24.文中第二段说“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这种“压迫”指的是什么?这种“压迫”形成了弟弟怎样 的心理?你有这种感受吗?请描述一下。 答: 25.弟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26.文章写了“我”对弟弟的爱,而这“爱”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请仔细品读文章,说说“我” 的爱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 26 文章 前半 部分写 了“ 我” 对弟 弟的疼 爱和 宽容 ,后半 部分 表现 为气 愤、忧 虑, 还有 深深的 悲哀。 27.文中写弟弟的时,写了众人、父亲、“我”对弟弟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你对这些人的态度的看法。 答: 28.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来写人物,请指出作者是从哪些发面来进行对比的,并选取其 中一种对比,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三、作文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 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 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人生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八年级上期中复习卷答案 1(1)hong慰藉(2)紧緊接,临近(3)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2籍-一藉,燥-—躁, 3B 4嵌,攥,欣,聊,ku,pi,zuo,y5杨绛,杨季康,将饮茶,钱钟书,默存 围城 7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革命、思想、文学,朝花夕拾8略9huo,ydn,qian,tiao,yi,zhuo 10(3)11(4) 12(1)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2)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方的配偶(3)古 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不管(4)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义:食物新 鲜,味道好 13(1)陶渊明,东晋(2)与世隔绝(3)世外桃源,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理想中的世界(4)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游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14(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5)山有小口,初极狭(6)甚异 花;通“邀”,邀请:都;做标志:类;又,再;沿着、顺着:(走)尽 16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为下文渔人进访桃花源做了铺垫,同时也 用桃花林的美衬托桃花源的美 17着重写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9表明桃花源人对桃花源生活的知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破坏这里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同时, 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埋下伏笔。 20桃花源是作者描绘的一个亦真亦幻、似有若无的理想境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在暗示桃花 源是虚构的 21—23略 24“压迫”指姐姐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内心不平衡的心理 25弟弟虚荣心强,自由活泼,有些顽劣。作者写了以下几件事,一是问人家太太是否有自己漂 亮:二是撕、涂我的画;三是玩耍中不听调派:四是穿着不整洁 27众人只看到弟弟的劣迹,父亲对弟弟缺少疼爱,“我”对弟弟一直深深疼爱。看法略 28文中从几个方面对比:一是姐弟二人外貌、气质、态度对比:二是场景和感受对比。分析: 如童年游戏中那种热烈、欢快和自由自在,与后来环境的冷酷,人物的冷漠,处处形成鲜明 对照,这种对比,更突出了“我”对弟弟的怜爱
5 八年级上期中复习卷答案 1(1)hóng 慰藉(2)紧接,临近(3)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 2 籍——藉,燥——躁, 廷——庭,辟——僻 3B 4 嵌,攥,欣,聊,kū,pì,zuò,yà 5 杨绛,杨季康,将饮茶,钱钟书,默存, 围城 6C 7 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革命、思想、文学,朝花夕拾 8 略 9huò,yǎn,qiān,tiáo,yí,zhuó 10(3) 11(4) 12(1)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2)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方的配偶(3)古 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不管(4)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义:食物新 鲜,味道好。 13(1)陶渊明,东晋(2)与世隔绝(3)世外桃源,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理想中的世界(4)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游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14(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5)山有小口,初极狭(6)甚异之 15 花;通“邀”,邀请;都;做标志;类;又,再;沿着、顺着;(走)尽 16 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为下文渔人进访桃花源做了铺垫,同时也 用桃花林的美衬托桃花源的美。 17 着重写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8 桃花源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19 表明桃花源人对桃花源生活的知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破坏这里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同时, 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埋下伏笔。 20 桃花源是作者描绘的一个亦真亦幻、似有若无的理想境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在暗示桃花 源是虚构的 21—23 略 24“压迫”指姐姐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内心不平衡的心理。 25 弟弟虚荣心强,自由活泼,有些顽劣。作者写了以下几件事,一是问人家太太是否有自己漂 亮;二是撕、涂我的画;三是玩耍中不听调派;四是穿着不整洁 27 众人只看到弟弟的劣迹,父亲对弟弟缺少疼爱,“我”对弟弟一直深深疼爱。看法略。 28 文中从几个方面对比:一是姐弟二人外貌、气质、态度对比;二是场景和感受对比。分析: 如童年游戏中那种热烈、欢快和自由自在,与后来环境的冷酷,人物的冷漠,处处形成鲜明 对照,这种对比,更突出了“我”对弟弟的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