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 语言积累运用 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2分) 耀武扬威 参差不齐 插入8个田字格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归省()潺潺()阴mai()die()起 3、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括号里填写汉字。(2分) 义愤填鹰()杂乱无彰()可歌可气( 尽态极研( 4、修改下面的病句,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2分)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5、从下面的语段中筛选出2条重要的信息,写在横线上。(2分)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 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这一提议变 成了—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了普遍支持。1970年4月 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群 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地球日”活动随即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 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联合 过给予了大力支持,“世界地球日”由此诞生 6、以下有关作者作品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普希金,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他的创作对俄国 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B.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C.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狼》选自《聊斋志异》 D.《木兰诗》选自汉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7、默写填空。(10分) (1) 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木兰诗》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蒲松龄《狼》)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一、(22 分) 语言积累运用 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2 分) 耀武扬威 参差不齐 插入 8 个田字格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 分) 归省.( ) 潺潺.( ) 阴 mái( ) dié( )起 3、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括号里填写汉字。(2 分) 义愤填鹰( ) 杂乱无彰( ) 可歌可气( ) 尽态极研( ) 4、修改下面的病句,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2 分)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 ) 5、从下面的语段中筛选出 2 条重要的信息,写在横线上。(2 分)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 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 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 25 岁的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这一提议变 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了普遍支持。1970 年 4 月 22 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群 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地球日”活动随即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 年 4 月 22 日,全世界 140 多个国家、2 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联合 过给予了大力支持,“世界地球日”由此诞生。 ① 。 ② 。 6、以下有关作者作品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普希金,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他的创作对俄国 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B.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C.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狼》选自《聊斋志异》。 D.《木兰诗》选自汉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7、默写填空。(10 分) ⑴ , ,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木兰诗》) ⑵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 。 (蒲松龄《狼》) ⑶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4)《口技》中描写妇人听到老鼠活动声音的句子 是⑤是 (5)《约客》中表明客人爽约,作者寂寥心情的诗句 二、(15分) 古诗文阅读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 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 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干 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干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 欲先走。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妇拍而呜之() (2)宾客意少舒( 9、根据语境,写出“指”字的意思。(2分) (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10、第二段中的“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2分)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⑷ 《口技》中描写妇人听到老鼠活动声音的句子 是 。 ⑸ 《 约 客 》 中 表 明 客 人 爽 约 , 作 者 寂 寥 心 情 的 诗 句 是 , 。 二、(15 分) 古诗文阅读 (一)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 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 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 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 欲先走。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 分) ⑴妇拍而呜.之( ) ⑵宾客意.少舒( ) 9、根据语境,写出“指”字的意思。(2 分) ⑴手有百指.( ) ⑵不能指.其一端( ) 10、第二段中的“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二)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 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 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倾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 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③馔( zhua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ua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1、下列加点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甚而退(但是) 1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觉饥甚而不敢去( 旁置()菜羹而已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1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分) (三)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5、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分)
(二)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 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 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倾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 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1、下列加点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 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甚而.退(但是) 1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 觉饥甚而不敢去.( ) 旁置.( )菜羹而已 13、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1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 分) (三)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5、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 分)
三、(30分) 现代文阅读 乡愁诗人与运河 ①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能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 绕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 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地挂在 那儿,永不干涸。 ④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老人恭 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 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 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老人是余光中 ⑦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 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 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道线竖一道 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 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 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
三、(30 分) 现代文阅读 乡愁诗人与运河 ①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能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 绕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 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 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地挂在 那儿,永不干涸。 ④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老人恭 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 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 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老人是余光中。 ⑦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 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 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 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 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 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
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 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书法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 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 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 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 营养 n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昏 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一在运河边的老屋里, 他掀开井盖看着凊冽洌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 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出运河水泡岀的茶,不 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 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2曾有人问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 中国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干年的文化。 3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会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 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地伸出舌头,二干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选自200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略有删 改) 16、请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文章的大意。(2分)
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 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书法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 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 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 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 19 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 营养。 ⑾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昏 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 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洌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 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 50 多年的乡愁啊!他端出运河水泡出的茶,不 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 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⑿曾有人问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 中国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⒀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⒁怎么不会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 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地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⒂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选自 2006 年 2 月 18 日《人民日报》略有删 改) 16、请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文章的大意。(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