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讲教师情况(3) 姓名黄希桥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3.10 2(21|最终学博士 职称|讲师 电话88460756 基本 学位博士 职务|教师 传真88492748 信息所在院系动力与能源学院 E-mail Janehxq @nwp 研究方问燃烧学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箎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 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承担的教学任务: 2(2)21.《热能工程专业科技英语》,专业课,2学时/周,3届,共81人 教学 2.《发动机专业科技英语》,专业课,2学时/周,8届,共218人 情况3.《发动机专业见习实习》,实践教学,24学时/届,1届,共5人 4.《发动机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72学时/届,2届,共103人 5.带本科毕业设计,实践教学,19学时/每人,3届,6人 教学奖励 1.“班指导教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2005年 2.所带72专业生产实习队获校级二等奖,第二,2005 3.“提高发动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教 学成果二等奖,第一,2004年 4.“科技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研究”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2002年 11
11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黄希桥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3.10 最终学历 博士 职 称 讲师 电 话 88460756 学 位 博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88492748 所在院系 动力与能源学院 E-mail Janehxq@nwpu.edu.cn 研究方向 燃烧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 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承担的教学任务: 1. 《热能工程专业科技英语》,专业课,2 学时/周,3 届,共 81 人 2. 《发动机专业科技英语》,专业课,2 学时/周,8 届,共 218 人 3. 《发动机专业见习实习》,实践教学,24 学时/届,1 届,共 54 人 4. 《发动机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72 学时/届,2 届,共 103 人 5. 带本科毕业设计,实践教学,19 学时/每人,3 届,6 人 教学奖励: 1. “班指导教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2005 年 2. 所带 72 专业生产实习队获校级二等奖,第二,2005 3. “提高发动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教 学成果二等奖,第一,2004 年 4. “科技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研究” 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2002 年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从事科研情况: 1.脉冲爆震发动机引射增推的探索性试验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基金,2003- 2004年,负责人 2.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及实验研究,国防基础研究,2000-2004年,主要参与人 第四 3.脉冲爆震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空军装备部预研课题,2001-2005年,主要参 2(2)-3 与人,第四 学术 4.新型脉冲爆震燃烧方式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4- 研究 2007年,主要参与人,第三 发表论文情况 1.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试验研究,推进技术,2001,Vol.22,No.2,第一作 者,EIPO1486745050 2.脉冲爆震燃烧强化混合过程的实验硏,燃烧科学与技术,Vol.11,No.3,2005, 第一作者 3.脉冲爆震发动机引射器的实验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Vol.24,No.8,2005, 第一作者 4.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频率的试验研究,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Vol1l,No.5, 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 新型脉冲爆震发动机探索性研究”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第四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2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从事科研情况: 1. 脉冲爆震发动机引射增推的探索性试验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基金,2003— 2004 年,负责人 2. 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及实验研究,国防基础研究,2000—2004 年,主要参与人, 第四 3. 脉冲爆震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空军装备部预研课题,2001—2005 年,主要参 与人,第四 4. 新型脉冲爆震燃烧方式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4— 2007 年,主要参与人,第三 发表论文情况: 1. 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试验研究,推进技术,2001,Vol.22, No.2,第一作 者,EIP01486745050 2. 脉冲爆震燃烧强化混合过程的实验研,燃烧科学与技术,Vol.11,No.3,2005, 第一作者 3. 脉冲爆震发动机引射器的实验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Vol.24,No.8,2005, 第一作者 4. 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频率的试验研究,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5.Vol11,No.5, 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 “新型脉冲爆震发动机探索性研究” 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 年,第四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