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 第六十三次 【微兽银氯:§1411滚勳轴承的组合疑计 【微学目的】: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的内容,方法 【微学重点及处理方】: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的内容, 方法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微喾阜点及处艘方波】:轴承的组合设计的内容,方 处理方法:举例讲解 【学方法】:讲授法 【敬具】:课件 【时间分配:引入新课5min 新课80min 小结、作业5min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第六十三次课 【教学课题】:§14-11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教学目的】: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的内容,方法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的内容, 方法 处理方法: 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轴承的组合设计的内容,方 法 处理方法: 举例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课件 【时间分配】: 引入新课 5min 新课 80 min 小结、作业 5min
第六十三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经过寿命计算选定了轴承的类型,如果没有合理的结 构保证,则可能使轴承在工作时由于设计的一些理想条件得 不到保证而不能在设计寿命内正常工作,甚至提前失效。因 此必须在轴承的组合设计中考虑这些问题。 新课内容】 §14-11磙勁涿的組会殁歼 轴承的配置 1、正安装(面对面配置) 两轴承外圈窄端面相对。此方式结构简单,装拆、调整 方便,但当轴受热膨胀时,轴承游隙会减小,所以应注意轴 向游隙的调整,以防卡死。适合于传动零件在两轴承之间的 场合。一般机器中多采用正安装 a)反装 2、反安装(背对背配置) 两轴承外圈窄端面相背。此方式轴系刚度较好,但结构
第六十三次课 【提示启发 引出新课】 经过寿命计算选定了轴承的类型,如果没有合理的结 构保证,则可能使轴承在工作时由于设计的一些理想条件得 不到保证而不能在设计寿命内正常工作,甚至提前失效。因 此必须在轴承的组合设计中考虑这些问题。 【新课内容】 §14-11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一、轴承的配置 1、正安装(面对面配置) 两轴承外圈窄端面相对。此方式结构简单,装拆、调整 方便,但当轴受热膨胀时,轴承游隙会减小,所以应注意轴 向游隙的调整,以防卡死。适合于传动零件在两轴承之间的 场合。一般机器中多采用正安装。 2、反安装(背对背配置) 两轴承外圈窄端面相背。此方式轴系刚度较好,但结构
复杂,装拆、调整不便,在轴受热伸长时,轴承的游隙会增 大。适合于传动零件处于外伸端的场合 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系结构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 1、双支点单向固定支承 每个轴承内、外圈沿轴向只有一个方向受约束。也叫两 端固定 0.2~0.3mm 2、单支点双向固定支承
复杂,装拆、调整不便,在轴受热伸长时,轴承的游隙会增 大。适合于传动零件处于外伸端的场合。 二、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系结构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 1、双支点单向固定支承 每个轴承内、外圈沿轴向只有一个方向受约束。也叫两 端固定。 2、单支点双向固定支承
个支承限制轴的双向轴向位移(称固定支承),另一个 支承可沿轴向移动(称游动支承),不能承受轴向负荷。适合 于工作温度较高和支点跨距较大的场合。 3、双支点游动支承 两个支承均无轴向约束,又称两端游动支承。常用于人 字齿轮场合,以防齿轮卡死和人字齿两侧受力不均匀。 滚动轴承的固定 1、周向固定 其作用是保证轴承受力后,轴承的内圈与轴颈、外圈与 座孔之间不致于产生相对圆周运动。 利用外圈与轴承座孔、内圈与轴颈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
一个支承限制轴的双向轴向位移(称固定支承),另一个 支承可沿轴向移动(称游动支承),不能承受轴向负荷。适合 于工作温度较高和支点跨距较大的场合。 3、双支点游动支承 两个支承均无轴向约束,又称两端游动支承。常用于人 字齿轮场合,以防齿轮卡死和人字齿两侧受力不均匀。 三、滚动轴承的固定 1、周向固定 其作用是保证轴承受力后,轴承的内圈与轴颈、外圈与 座孔之间不致于产生相对圆周运动。 利用外圈与轴承座孔、内圈与轴颈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
以轴承为基准件。轴承内孔与轴颈采用基孔制,外径和 座孔采用基轴制配合 转动圈比坚定圈紧。旋转座圈一般应保证有过盈量,不 转的座圈应保证有较小的间隙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2、轴向固定 见表14-11 四、滚动轴承支承的调整 轴向间隙的调整 调整垫片:增减轴承端盖与机座结合面之间的垫片厚度 进行调整。 调节压盖:用螺钉调节可调压盖(调节杯)的轴向位置。 调整环:增减轴承端面和压盖间的调整环的厚度进行调 整。 调节垫片 调节压盘 整环 轴系位置的调整
以轴承为基准件。轴承内孔与轴颈采用基孔制,外径和 座孔采用基轴制配合; 转动圈比坚定圈紧。旋转座圈一般应保证有过盈量,不 转的座圈应保证有较小的间隙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2、轴向固定 见表 14-11 四、滚动轴承支承的调整 1、轴向间隙的调整 调整垫片:增减轴承端盖与机座结合面之间的垫片厚度 进行调整。 调节压盖:用螺钉调节可调压盖(调节杯)的轴向位置。 调整环:增减轴承端面和压盖间的调整环的厚度进行调 整。 2、轴系位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