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 第四十二次银 【教学课题】:§4-1概述§4-2形状和位置公差 【教喾目的玉:主要是掌握形位公差符号,标注和评定准则 【教学會点及处理方法】:掌握形位公差符号,标注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教喾卓点及处理方法】:标注 处理方法: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教方法】:讲授法 【教具】: 【时间台配】:引入新课5min 新课80min 小结、作业5min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第四十二次课 【教学课题】:§4-1 概述 §4-2 形状和位置公差 【教学目的】:主要是掌握形位公差符号,标注和评定准则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掌握形位公差符号,标注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标注 处理方法: 结合例题分析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时间分配】: 引入新课 5min 新课 80 min 小结、作业 5min
第四十二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零件不论其结构特征如何,都是由一些简单的点、线、面组成 这些点、线、面统称为几何要素。形状是一个要素本身所处的状态, 位置则是指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所形成的方位关系。 【新课内容】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 §4-1概述 零件的几何要素与形位误差 1.按结构特征分 1)轮廓要素:平面,圆柱 2)中心要素:抽象的,但存在 2.按存在的状态分: 1)实际要素:实际存在的 2)理想要素:几何的点、线、面 3.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 1)被测要素:图样上给出形位公差要求的检测对象 2)基准要素: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图纸上用基准符 号标出 4.按结构的性能分 1)单一要素:具有形状公差的要求 2)关联要素:与其他要素具有功能关系的要素,位置公差
第四十二次课 【提示启发 引出新课】 零件不论其结构特征如何,都是由一些简单的点、线、面组成, 这些点、线、面统称为几何要素。形状是一个要素本身所处的状态, 位置则是指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所形成的方位关系。 【新课内容】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4-1 概述 一、零件的几何要素与形位误差 1.按结构特征分: 1)轮廓要素:平面,圆柱 2)中心要素:抽象的,但存在 2.按存在的状态分: 1)实际要素:实际存在的 2)理想要素:几何的点、线、面 3.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 1)被测要素:图样上给出形位公差要求的检测对象 2)基准要素: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图纸上用基准符 号标出 4.按结构的性能分: 1)单一要素:具有形状公差的要求 2)关联要素:与其他要素具有功能关系的要素,位置公差
形状误差的影响与规定相应公差的重要性 1.产生误差的原因:内应力;夹紧力:温度;刀具磨损;切削 中的振动;热处理变形等等 2.误差对质量的影响:影响产品质量和零件的互换性;也影响产品 之间的配合性质,工作精度,运动平稳性,耐磨、密封性,等等。 形位公差的项目与符号 GB/T1182-1996、GB/T1184-1996、GB/T4249-1996、和 GB/T16671-1996 形位公差项目 公差特征项目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公差征项日符号或无基准要 直线度 平面度 求无无无无 垂直度⊥ 求有有有 状|状 圆度O 倾斜度∠ 圆柱度 位置度 有或无 轮线轮廓度 有或无 对称度 有有有有 面轮廓度 匚有或无动全跳动 四、形位公差的标注 框格表示法,采用代号标注,若无法标注时,则可用文字说明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必须从左面填起,代号,值,基准 2)线必须和框格垂直并和其连起来 3)从左面引出线,也可以从右面引出 4)向被测要素必须注意: ①区分是轮廓还是中心要素
二、形状误差的影响与规定相应公差的重要性 1.产生误差的原因:内应力;夹紧力;温度;刀具磨损;切削 中的振动;热处理变形等等 2.误差对质量的影响:影响产品质量和零件的互换性;也影响产品 之间的配合性质,工作精度,运动平稳性,耐磨、密封性,等等。 三、形位公差的项目与符号 GB/T 1182-1996 、 GB/T 1184-1996 、 GB/T 4249-1996 、和 GB/T 16671-1996 形位公差项目 公 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 求 公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 求 形 状 形 状 直线度 — 无 位 置 定 向 平行度 ∥ 有 平面度 无 垂直度 ⊥ 有 圆度 ○ 无 倾斜度 ∠ 有 圆柱度 无 定 位 位置度 有或无 形状 或位 置 轮 廓 线轮廓度 ⌒ 有或无 同轴度 ◎ 有 对称度 有 跳 动 圆跳动 ↗ 有 面轮廓度 有或无 全跳动 有 四、形位公差的标注 框格表示法,采用代号标注,若无法标注时,则可用文字说明 1.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 必须从左面填起,代号,值,基准 2) 线必须和框格垂直并和其连起来 3) 从左面引出线,也可以从右面引出 4) 向被测要素必须注意: ① 区分是轮廓还是中心要素
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轮廓或引出线上 中心要素时:箭头指向尺寸线(对齐) 箭头指向公共轴线(平面) ②分是宽度方向还是直径方向 箭头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t 箭头指向公差带的直径方向:中t 若公差带为球体,则标:球φt 2.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基准符号标注法:基准和框格相连 基准代号标注法:不相连 当基准为中心要素时和尺寸线对齐 若为多要素时(中心),直接标上 3.可以简化标注 4.附加要求的标注(文字) 五、形位误差的评定准则 最小条件:评定形状误差的准则 定义为: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应满足:必须包容实际要素;必须是最小包容区 第二节形状公差和形状误差检测 一、直线度与平面度 1.直线度 它是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的不直程度,被限制的直线有:平面 内的直线,回转体的素线,平面等的交线,轴线等 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素线)
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轮廓或引出线上 中心要素时:箭头指向尺寸线(对齐) 箭头指向公共轴线(平面) ② 分是宽度方向还是直径方向 箭头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 t 箭头指向公差带的直径方向:φ t 若公差带为球体,则标:球 φ t 2.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基准符号标注法:基准和框格相连 基准代号标注法:不相连 当基准为中心要素时和尺寸线对齐 若为多要素时(中心),直接标上 3.可以简化标注 4.附加要求的标注(文字) 五、形位误差的评定准则 最小条件:评定形状误差的准则 定义为: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应满足:必须包容实际要素;必须是最小包容区 第二节 形状公差和形状误差检测 一、直线度与平面度 1. 直线度 它是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的不直程度,被限制的直线有:平面 内的直线,回转体的素线,平面等的交线,轴线等 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素线)
公差带:两条平行直线t,大小,方向,位置,形状 2)给定方向的直线度 ①一个方向:两平行平面t ②两个方向:四棱柱t1,t2 ③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空间) 公差带为直径为φt的圆柱面 测量方法有:光隙法(刀口尺)、测微法(百分表)、计算法、图解法 2.平面度 是限制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其公差带为两平行平面t 测量:平晶测量(小平面且精度高)、对角线法(大平面) 3.圆度 它是控制实际圆对其理想圆的变动量(任一截面的圆度) 公差带:半径差为t的两同心圆 检测方法:和尺寸界限须错开、锥体须和轴线垂直 测量:圆度仪 4.圆柱度(综合性指标) 它控制圆柱面的圆度,素线的直线度,两条直线的平行度以及 轴线的直线度等等 公差带:半径差为t的两同轴圆柱 测量:可用全跳动来检测 5.线轮廓度 用来控制平面曲线或空间曲线与截面的交线的公差:实际对理 想轮廓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公差带:两条平行直线 t ,大小,方向,位置,形状 2)给定方向的直线度: ①一个方向:两平行平面 t ②两个方向:四棱柱 t1 , t2 ③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空间) 公差带为直径为 φ t 的圆柱面 测量方法有:光隙法(刀口尺)、测微法(百分表)、计算法、图解法 2. 平面度 是限制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其公差带为两平行平面 t 测量:平晶测量(小平面且精度高) 、对角线法(大平面) 3. 圆度 它是控制实际圆对其理想圆的变动量(任一截面的圆度) 公差带:半径差为 t 的两同心圆 检测方法:和尺寸界限须错开、锥体须和轴线垂直 测量:圆度仪 4. 圆柱度 (综合性指标) 它控制圆柱面的圆度,素线的直线度,两条直线的平行度以及 轴线的直线度等等 公差带:半径差为 t 的两同轴圆柱 测量:可用全跳动来检测 5. 线轮廓度 用来控制平面曲线或空间曲线与截面的交线的公差:实际对理 想轮廓所允许的变动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