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浓度为C=无水碳酸钠克数/(消耗硫酸溶液的毫升数×0.053)。三次标定结果,彼 此相对偏差应在1%以下,若只有一份超出允许偏差,可将其余两份平均,否则重新标 定。 3.操作步骤 吸取浸出液25mL,置于150mL三角瓶中,滴加酚酞指求剂1滴。若不显红色,可 记录碳酸根为零:若显红色,则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即为终点,记录 消耗硫酸标准液的毫升(V,)。 再向滴定过的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1滴,继续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黄 色转变为橙红色为止,记录消耗硫酸标准液的毫升数(V2)。(溶液不要倒掉,留作测 氯根用)。 4.结果计算 士填co广含kmf/aca*e-i6xioo 土壤C0,含量(g/kg)=C0,含量cm0l)C0,/kgx0.030x10 土壤co,含molrKCO,-./kg-G-xCx1o00 m×10 》 HCO, (g/kg)=HCO,含量cmol HCO/kgk0.0610x10 式中:V1和V2一一分步滴定时消耗硫酸标准液的毫升数(mL): C-一12硫酸标准液的浓度(molL): M—一与吸取待测液相当的样品重(g: 0.0300一一1/2碳酸根的摩尔质量(kg/mol): 0.0610一一重碳酸根的摩尔质量(kg/mol)。 (二)氯根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1.原理 由于氯化银的溶度度小于铬酸银的溶度度,根据分步沉淀原理,在pH6.5一10.5的 溶液中,用硝酸银滴定氯根,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等当点前,银离子首先与氯根生成 白色氯化银沉淀:而在等当点后,银离子与铬酸根离子作用生成呈砖红色铬酸银沉淀, 6
16 硫酸浓度为 C=无水碳酸钠克数/(消耗硫酸溶液的毫升数×0.053)。三次标定结果,彼 此相对偏差应在 1%以下,若只有一份超出允许偏差,可将其余两份平均,否则重新标 定。 3.操作步骤 吸取浸出液 25mL,置于 150mL 三角瓶中,滴加酚酞指求剂 1 滴。若不显红色,可 记录碳酸根为零;若显红色,则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即为终点,记录 消耗硫酸标准液的毫升(V1)。 再向滴定过的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1 滴,继续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黄 色转变为橙红色为止,记录消耗硫酸标准液的毫升数(V2)。(溶液不要倒掉,留作测 氯根用)。 4.结果计算 土壤 2− CO3 含量 ( ) 1000 10 2 1/ 2 / 2 1 3 = − m V c cmol CO kg 土壤 2− CO3 含量 ( ) − = 2 3 g / kg CO 含量 / 0.030 10 2 1 2 3 − cmol CO k g 土壤 − HCO3 含量 ( ) ( ) 1000 10 / 2 1 3 − = − m V V C cmol HCO k g 土 壤 − HCO3 含 量 ( / ) = 3 ( 3 )/ 0.061010 − − g kg HCO 含量cmol HCO kg 式中:V1 和 V2——分步滴定时消耗硫酸标准液的毫升数(mL); C——1/2 硫酸标准液的浓度(mol/L); M——与吸取待测液相当的样品重(g); 0.0300——1/2 碳酸根的摩尔质量(kg/mol); 0.0610——重碳酸根的摩尔质量(kg/mol)。 (二)氯根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1.原理 由于氯化银的溶度度小于铬酸银的溶度度,根据分步沉淀原理,在 pH6.5—10.5 的 溶液中,用硝酸银滴定氯根,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等当点前,银离子首先与氯根生成 白色氯化银沉淀;而在等当点后,银离子与铬酸根离子作用生成呈砖红色铬酸银沉淀
可指示达到终点。 2.试剂 (1)50gL铬酸钾指示剂:称取5.0g铬酸钾(KCrO4,AR),溶于少量蒸馏水中 滴加1molL的硝酸银溶液直至有红色沉淀为止,过滤后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2)0.0200mol/L硝酸银标准液:称取3.4g硝酸银(AgNO,AR),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用烘干过的氯化钠(NaCl,AR)标定之。 标定方法:精确称取烘干过的氯化钠(NaC,AR)0.0200g三份,置于白色瓷蒸 发皿中分别加入约20mL蒸馏水溶解,滴加50gL铬酸钾指示剂8滴,用配好的硝酸银 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生成砖红色沉淀且经搅拌而不消失为止。此时硝酸银溶液的浓度 (c)为: NaCI(g) C消耗4gNo,ml)x0.0585 (3)0.02molL碳酸氢钠溶液:称取1.7g碳酸氢钠(NaHC0,AR)溶于800mL 蒸馏水中,稀释定容至L。 3.操作步骤 向测定过重碳酸根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碳酸氢钠溶液(约3滴)至溶液 刚好变为黄色(pH≈7),加入50gL铬酸钾指示剂10滴,用盛在棕色滴定管中的硝酸 银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有砝红色沉淀生成且经搅拌而不消失为止。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 液的毫升数(V)。同时,吸取25mL蒸馏水,同上法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 准液的毫升数(Vo)。 3.结果计算 土壤Cr含量moilcr-/kg-亿-6xCx10o0 m×10 土壤C含量(g/kg)=CT含量cmolCI-)/kgx0.0355×10 式中:V和V。一一分别为样品和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液的毫升数(ml): C一一硝酸银标准液的浓度(mol/L): m 一与吸取待测液相当的样品重(g): 0.0355-一CI摩尔质量(kg/mol)。 (三)硫酸根的测定 1.原理 17
17 可指示达到终点。 2.试剂 (1)50g/L 铬酸钾指示剂:称取 5.0g 铬酸钾(K2CrO4,AR),溶于少量蒸馏水中, 滴加 1mol/L 的硝酸银溶液直至有红色沉淀为止,过滤后稀释到 100mL 容量瓶中。 (2)0.0200mol/L 硝酸银标准液:称取 3.4g 硝酸银(AgNO3,AR),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用烘干过的氯化钠(NaCl, AR)标定之。 标定方法:精确称取烘干过的氯化钠(NaCl, AR)0.0200g 三份,置于白色瓷蒸 发皿中分别加入约 20mL 蒸馏水溶解,滴加 50g/L 铬酸钾指示剂 8 滴,用配好的硝酸银 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生成砖红色沉淀且经搅拌而不消失为止。此时硝酸银溶液的浓度 (c)为: C= ( ) AgNo3 (ml) 0.0585 NaCl g 消耗 (3)0.02mol/L 碳酸氢钠溶液:称取 1.7g 碳酸氢钠(NaHCO3,AR)溶于 800mL 蒸馏水中,稀释定容至 1L。 3.操作步骤 向测定过重碳酸根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0.02mol/L 碳酸氢钠溶液(约 3 滴)至溶液 刚好变为黄色(pH≈7),加入 50g/L 铬酸钾指示剂 10 滴,用盛在棕色滴定管中的硝酸 银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有砝红色沉淀生成且经搅拌而不消失为止。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 液的毫升数(V)。同时,吸取 25mL 蒸馏水,同上法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 准液的毫升数(V0)。 3.结果计算 土壤 − Cl 含量 ( ) ( ) 10 1000 / 0 − = − m V V C cmol Cl kg 土壤 − Cl 含量 ( / ) = ( )/ 0.035510 − − g k g Cl 含量cmol Cl k g 式中:V 和 V0——分别为样品和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液的毫升数(ml); C——硝酸银标准液的浓度(mol/L); m——与吸取待测液相当的样品重(g); 0.0355—— − Cl 摩尔质量(kg/mol)。 (三)硫酸根的测定 1.原理
茜素红S本身即为酸碱指示剂(pH3.7以下呈黄色5.2以上呈红色),同时又能与 钡离子形成红色铬合物,当溶液pH值低于3.7时,呈黄色,遇钡离子则变红色。溶液 中硫酸根被氯化钡滴定时,过剩钡液,茜素红S变红色,指示达到终点。 2.试剂 (1)10gL茜素红S指示剂:称取1.0g茜素红S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2)1:1醋酸:取浓醋酸(CHCOOH,AR)一份,加同体积的蒸馏水。 (3)95%乙醇 (4)4.0gL硫酸钠溶液:称取0.4g无水硫酸钠(NaSO4,AR)溶于100mL蒸馏 水中。 (5)0.05molL氯化钡溶液:称取二氧化钡(BaCl2·2H0)6.0g,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用烘干过的无水碳酸钠(NaCO,AR)溶液标定之。 标定方法:称取0.0500一0.0700g无水硫酸钠三份,分别置于150mL三角瓶中, 加20一30mL蒸馏水中溶解。加10gL茜素红S指示剂2滴,用1:1醋酸调节溶液呈 黄色时,再多加20滴,然后加入与待测液等量的95%乙醇。用配好的氯化钡溶液滴定 至粉红色。记录消耗氯化钡溶液的毫升数。则氯化钡溶液的浓度为:C=硫酸钠克数/(消 耗氯化钡溶液的毫升数×0.07103)。 3.操作步骤 吸取待测液10一25mL,置于150mL三角瓶中,用吸管准确加入4.0g/L的硫酸钠 溶液5.0mL,以下加入指示剂、调节pH、滴定等,均同氯化钡标准液的标定,记录消 耗氯化钡标准液的毫升数为V。吸取25mL4.0gL硫酸钠作空白试验,记录其消耗氯化 钡标准液的毫升数为Va。 4.结果计算 土境sS0,含量mol/2s0,-kg-6x×10 土壤S0,2含量(g/kg)=0.048x10×土壤S0,2含量cmol/2S0,2-)/kg 式中:V和V。一一分别为样品和空白消耗氯化钡标准液的毫升数,m: C一一氯化钡标准液的浓度,molL: M一一与吸取待测液相当的样品重,g 0.048一硫酸根的摩尔质量,kg/mol。 (四)钙、镁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1.原理
18 茜素红 S 本身即为酸碱指示剂(pH3.7 以下呈黄色 5.2 以上呈红色),同时又能与 钡离子形成红色铬合物,当溶液 pH 值低于 3.7 时,呈黄色,遇钡离子则变红色。溶液 中硫酸根被氯化钡滴定时,过剩钡液,茜素红 S 变红色,指示达到终点。 2.试剂 (1)10g/L 茜素红 S 指示剂:称取 1.0g 茜素红 S 溶解于 100mL 蒸馏水中。 (2)1︰1 醋酸:取浓醋酸(CH3COOH,AR)一份,加同体积的蒸馏水。 (3)95%乙醇 (4)4.0g/L 硫酸钠溶液:称取 0.4g 无水硫酸钠(Na2SO4,AR)溶于 100mL 蒸馏 水中。 (5)0.05mol/L 氯化钡溶液:称取二氧化钡(BaCl2·2H2O)6.0g,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用烘干过的无水碳酸钠(Na2CO3,AR)溶液标定之。 标定方法:称取 0.0500—0.0700g 无水硫酸钠三份,分别置于 150mL 三角瓶中, 加 20—30mL 蒸馏水中溶解。加 10g/L 茜素红 S 指示剂 2 滴,用 1︰1 醋酸调节溶液呈 黄色时,再多加 20 滴,然后加入与待测液等量的 95%乙醇。用配好的氯化钡溶液滴定 至粉红色。记录消耗氯化钡溶液的毫升数。则氯化钡溶液的浓度为:C=硫酸钠克数/(消 耗氯化钡溶液的毫升数×0.07103)。 3.操作步骤 吸取待测液 10—25mL,置于 150mL 三角瓶中,用吸管准确加入 4.0g/L 的硫酸钠 溶液 5.0mL,以下加入指示剂、调节 pH、滴定等,均同氯化钡标准液的标定,记录消 耗氯化钡标准液的毫升数为 V。吸取 25mL 4.0g/L 硫酸钠作空白试验,记录其消耗氯化 钡标准液的毫升数为 V0。 4.结果计算 土壤 ( ) ( ) m V V V SO cmol SO k g 100 1/ 2 / 2 0 4 2 4 − = − − 含量 土壤 SO (g / k g) 0.048 10 SO cmol(1/ 2SO )/ k g 2 4 2 4 2 4 − − − 含量 = 土壤 含量 式中:V 和 V0——分别为样品和空白消耗氯化钡标准液的毫升数,ml; C——氯化钡标准液的浓度,mol/L; M——与吸取待测液相当的样品重,g; 0.048——硫酸根的摩尔质量,kg/mol。 (四)钙、镁离子的测定(EDTA 络合滴定法) 1.原理
EDTA可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当溶液pH>12时,镁离子将沉淀为氢氧 化镁,故可用EDTA测定钙离子:当溶液pI0时,则可测定钙镁离子的合量。由合 量减去钙离子的量,即得镁离子的量。 2.试剂 (1)K一B指示剂:称取0.5g酸性铬兰K和0.1g萘酚绿B,与100g烘干过的氯化 钠(NaCl,AR)在玛瑙研体中充分混匀,共同研磨成细粉,过0.25mm筛孔,储存与 棕色瓶中备用。 (2)pH10缓冲液:称取67.5g氯化铵(NH4Cl,AR),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加入570mL 浓氨水(NH4OH,AR)稀释到1OO0mL,储存于塑料瓶中备用(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 (3)1:1盐酸:取一份浓盐酸与等体积的蒸馏水混合,储存于具橡皮塞广口瓶中备 用。 (4)200g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化学纯氢氧化钠在烧杯中,用100mL无二氧 化碳蒸馏水溶解,冷却后置于具橡皮塞广口瓶中备用。 (5)0.02mol/L EDTA标准液:称取EDTA二钠盐(CH4OsN2Na,2HO,AR)3.73g, 溶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碳酸钙标定。 标定方法:称取烘干过的碳酸钙(CaCO,AR)0.2000g,加入1mol/L盐酸10ml 溶解后,在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吸取此液20mL三份,于150mL三角瓶中, 分别加入200gL氢氧化钠2mL及K一B指示剂少许,用配好的EDTA溶液滴定到溶液 由酒红色变为纯兰色,即为终点。则EDTA的浓度为: 碳酸钙克数×4×20 EDA的浓度50×消耗EDTA的毫升数 3.操作步骤 吸取待测液5mL~25mL(视钙、镁离子含量多少而定),置于150mL三角瓶中, 加1:1盐酸2滴,充分摇匀以驱赶二氧化碳,然后加入200gL氢氧化钠溶液2mL及 K一B指示剂及少许,加蒸馏水使总体积达到304OmL,用标定过的EDTA标准液滴定 至由酒红色突变为纯兰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EDTA有毫升数为V1。 吸取同量待测液,加pH10缓冲液4mL及K一B指示剂少许,加蒸馏水使总体积 达到30一40mL,用标定过的EDTA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突变为纯兰色,记录消 耗EDTA的毫升数为V2。 4.结果计算 土壤Ca2+含量emol/2Ca2)/kg-cx×2x1000 m×10 19
19 EDTA 可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当溶液 pH>12 时,镁离子将沉淀为氢氧 化镁,故可用 EDTA 测定钙离子;当溶液 pH=10 时,则可测定钙镁离子的合量。由合 量减去钙离子的量,即得镁离子的量。 2.试剂 (1) K—B 指示剂:称取 0.5g 酸性铬兰 K 和 0.1g 萘酚绿 B,与 100g 烘干过的氯化 钠(NaCl,AR)在玛瑙研钵中充分混匀,共同研磨成细粉,过 0.25mm 筛孔,储存与 棕色瓶中备用。 (2)pH10 缓冲液:称取 67.5g 氯化铵(NH4Cl,AR),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加入 570mL 浓氨水(NH4OH,AR)稀释到 1000mL,储存于塑料瓶中备用(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 (3)1︰1 盐酸:取一份浓盐酸与等体积的蒸馏水混合,储存于具橡皮塞广口瓶中备 用。 (4) 200g/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 20g 化学纯氢氧化钠在烧杯中,用 100mL 无二氧 化碳蒸馏水溶解,冷却后置于具橡皮塞广口瓶中备用。 (5) 0.02mol/L EDTA 标准液:称取 EDTA 二钠盐(C4H14O8N2Na2·2H2O,AR)3.73g, 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用碳酸钙标定。 标定方法:称取烘干过的碳酸钙(CaCO3,AR)0.2000g,加入 1mol/L 盐酸 10mL 溶解后,在 2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吸取此液 20mL 三份,于 150mL 三角瓶中, 分别加入 200g/L 氢氧化钠 2mL 及 K—B 指示剂少许,用配好的 EDTA 溶液滴定到溶液 由酒红色变为纯兰色,即为终点。则 EDTA 的浓度为: EDTA 的浓度= 消耗 的毫升数 碳酸钙克数 EDTA 50 4 20 3.操作步骤 吸取待测液 5mL~25mL(视钙、镁离子含量多少而定),置于 150mL 三角瓶中, 加 1︰1 盐酸 2 滴,充分摇匀以驱赶二氧化碳,然后加入 200g/L 氢氧化钠溶液 2mL 及 K—B 指示剂及少许,加蒸馏水使总体积达到 30~40mL,用标定过的 EDTA 标准液滴定 至由酒红色突变为纯兰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 EDTA 有毫升数为 V1。 吸取同量待测液,加 pH10 缓冲液 4mL 及 K—B 指示剂少许,加蒸馏水使总体积 达到 30—40mL,用标定过的 EDTA 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突变为纯兰色,记录消 耗 EDTA 的毫升数为 V2。 4.结果计算 土壤 ( ) 1000 10 2 1/ 2 / 2 2 1 = + + m c V Ca 含量cmol Ca k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