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和士 壤肥力的概念以及土壤的物质组成,了解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发展简史,认识学习该课程 的重要性。 数学内容:主要介绍的是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和土壤肥力的 概念等内容。 土壤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出具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其 中最基本的任务首先是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的生产。而在自然界里,植物的生长繁 有是以士壤为其基地,它既为植物生长提供所必须的生活条件,又对植物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在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中进行的,而营养物质和能量只有通 过土壤不断循环才能使农业生产永远延续。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多孔体。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在固相 物质之间,是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的孔隙。在孔隙中,充满着水分和空气,二者在容积上互 为消长。士壤中存在着各种生命活动体,其中微生物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士壤中的许 多复杂变化都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才产生的。 绪论部分介绍的内容还包括,土壤学发展简史、土壤学的基本任务及内容 敦学重点:土壤和肥料概念,土壤肥力及土壤肥力类型,土壤的物质组成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2.肥料3.土壤肥力4.有效肥力5.潜在肥力6.土壤生产力 二、填空 1.土壤由 和」 _5种物质组成。 2.土城的固体部分(固相)主要是由 和 组成。 3.土壤的本质属性是 4.土壤肥力四大因子是」 和 5.土壤肥力分为 和 成 和 6.在绝大多数土壤的固体部分中,矿物质占 ,而有机质占 7.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三、选择题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 ) A.土壤矿物质 B.土壤有机质 C.土壤肥力 D.土壤胶体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土壤生产率的大小,只决定于土壤本身。 () 2.土壤愈肥沃,产量就一定越高。 3.土壤是连接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 4.土壤资源和其它资源一样,总有枯竭之时
1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和土 壤肥力的概念以及土壤的物质组成,了解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发展简史,认识学习该课程 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的是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和土壤肥力的 概念等内容。 土壤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出具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其 中最基本的任务首先是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的生产。而在自然界里,植物的生长繁 育是以土壤为其基地,它既为植物生长提供所必须的生活条件,又对植物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在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中进行的,而营养物质和能量只有通 过土壤不断循环才能使农业生产永远延续。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多孔体。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在固相 物质之间,是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的孔隙。在孔隙中,充满着水分和空气,二者在容积上互 为消长。土壤中存在着各种生命活动体,其中微生物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土壤中的许 多复杂变化都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才产生的。 绪论部分介绍的内容还包括,土壤学发展简史、土壤学的基本任务及内容。 教学重点:土壤和肥料概念,土壤肥力及土壤肥力类型,土壤的物质组成 复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肥料 3.土壤肥力 4.有效肥力 5.潜在肥力 6.土壤生产力 二、填空 1.土壤由 、 、 、 和 5 种物质组成。 2.土壤的固体部分(固相)主要是由 和 组成。 3.土壤的本质属性是 。 4.土壤肥力四大因子是 、 、 和 。 5.土壤肥力分为 和 , 或 和 。 6.在绝大多数土壤的固体部分中,矿物质占 ,而有机质占 。 7.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三、选择题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 ) A. 土壤矿物质 B. 土壤有机质 C. 土壤肥力 D. 土壤胶体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土壤生产率的大小,只决定于土壤本身。 ( ) 2.土壤愈肥沃,产量就一定越高。 ( ) 3.土壤是连接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 ( ) 4.土壤资源和其它资源一样,总有枯竭之时。 ( )
五、问答题 1试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物。 2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土壤管理和利用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3.土壤肥力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第一节土壤的矿物质组成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士壤的地学基础部分,包括矿物质的概念、性质、作用及基本类 型:岩石的风化类型及条件,风化过程的强度及量度指标:土壤母质类型和特点。重点掌握 粒级的概念、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主要粒级的理化特性和矿物学组成:土壤质地的概念和 分类制,主要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及改良利用。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的是矿物、岩石的概念、来源、类型及其变化过程一风化作用等内容。 使是在土壤形成以后,它也时刻进行者。这是由于土壤中的固体物质绝大部分是由矿物质组 成的缘故。风化过程对土壤养分的释放以及其它性质均起一定的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是按作用力的性质和最初作用力发生的顺序来划分的,这只是为了理解 方便而已。客观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壤中的情况是这三种作用相互交织在一起,也几乎同时 同地都在进行若。不难看出,化学风化作用对养分的释放,对土壤的其它性状都有深刻的影 响,因为它引起了化学成分的变化。生物风化是从外部条件下更有力地促进了物理的和化学 的风化过程,当然生物还有其它方面的意义如积累养分,创造有机质等。 本章介绍的另一内容是矿质土粒。矿质土粒是大小不等、成分有别、性质各异的。因此 它们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也是相当不同的。土粒有组成和性质上的差别是划分粒级的根据。教 材中所介绍的几种分级制,应能熟悉掌握。在分级制中至少应掌握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划分 界限,特别是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性的大小界限。对各粒级的主要性状应该比较熟知。 教学重点:岩石风化概念、类型和过程,士壤粒级概念、类型和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 的质地概念、类型和土壤质地改良,土壤质地分类制和三类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原生矿物:2.次生矿物: 3粘土矿物: 4硅铝铁率 5.风化作用: 6母质: 7.同晶置换 8.粒级: 9.土壤质地 二、填空题 1机械分析时,给悬液中加入0,5N六偏磷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2.土壤粒级分类制中,二级分类把土壤颗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其分界点为 3.矿物质的来源按成因类型可分为 和 4粘质壤士中粘粒含量 于壤质粘士中粘粒含量。 5.高岭石矿物是 型矿物,品层间主要以 健相连。蒙脱石矿物结构 2
2 五、问答题 1.试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物。 2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土壤管理和利用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3.土壤肥力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第一节 土壤的矿物质组成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土壤的地学基础部分,包括矿物质的概念、性质、作用及基本类 型;岩石的风化类型及条件,风化过程的强度及量度指标;土壤母质类型和特点。重点掌握 粒级的概念、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主要粒级的理化特性和矿物学组成;土壤质地的概念和 分类制,主要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及改良利用。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的是矿物、岩石的概念、来源、类型及其变化过程—风化作用等内容。 使是在土壤形成以后,它也时刻进行着。这是由于土壤中的固体物质绝大部分是由矿物质组 成的缘故。风化过程对土壤养分的释放以及其它性质均起一定的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是按作用力的性质和最初作用力发生的顺序来划分的,这只是为了理解 方便而已。客观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壤中的情况是这三种作用相互交织在一起,也几乎 同时 同地都在进行着。不难看出,化学风化作用对养分的释放,对土壤的其它性状都有深刻的影 响,因为它引起了化学成分的变化。生物风化是从外部条件下更有力地促进了物理的和化学 的风化过程,当然生物还有其它方面的意义如积累养分,创造有机质等。 本章介绍的另一内容是矿质土粒。矿质土粒是大小不等、成分有别、性质各异的。因此 它们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也是相当不同的。土粒有组成和性质上的差别是划分粒级的根据。教 材中所介绍的几种分级制,应能熟悉掌握。在分级制中至少应掌握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划分 界限,特别是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性的大小界限。对各粒级的主要性状应该比较熟知。 教学重点:岩石风化概念、类型和过程,土壤粒级概念、类型和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 的质地概念、类型和土壤质地改良,土壤质地分类制和三类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 复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原生矿物; 2.次生矿物; 3.粘土矿物; 4.硅铝铁率; 5.风化作用; 6.母质; 7.同晶置换; 8.粒级; 9.土壤质地; 二、填空题 1.机械分析时,给悬液中加入 0.5N 六偏磷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 2.土壤粒级分类制中,二级分类把土壤颗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其分界点为 mm。 3.矿物质的来源按成因类型可分为 和 。 4.粘质壤土中粘粒含量 于壤质粘土中粘粒含量。 5.高岭石矿物是 型矿物,晶层间主要以 键相连。蒙脱石矿物结构
是」 型矿物,晶层间主要是 引力,而伊利石矿物结构是 型和 物,晶层间是 键。 6我国东半部土壤次生粘土矿物的南北变化趋势为】 7.砂土保肥力较粘土低,这是因为 8土壤质地主要是通过 和 米影响士壤性质的。 9.组成土壤矿物质部分四大元素依次是」 和 10.铝硅酸盐粘士矿物两个基本结构单元是」 和 1山.在质地分类制中,苏联卡庆斯基分类制是把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分为 和」 ,因此叫它 级分类制:而美国制、国际制则把土壤颗粒分 和 ,叫它们级分类制。 12.“勤浇薄施”的水肥管理措施适用于 质地的土壤。 13粒级是指 :而质地是 指 三、洗摇题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2.蛭石是( A.次生矿物 B.原生矿物 C.水化氧化物 D.有机物与次生矿物的结合物 3.装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 A.要强 B要弱 C.差别不大 D.完全相同 4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5.粘重的士壤一般含有 ( A.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比较多的有机质 D.比较多的石英 6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A.粘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伊利石和蒙脱石的晶层构造同为2:1型,所以它们的CEC相关不大。 2人们把砂土叫暖土、粘土叫冷土,是因为砂土在一年任何时候土温均高于粘土。( 3.砂土就是全部由砂粒组成的,而粘土则就是全部由粘粒组成的。 4.在自然条件相同的地区,土壤质地愈粘,养分含量就较多:而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就不 一定是这种关系。 () 5.湖积母质分别于其它母质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其剖面下部有兰灰色的潜有层出现。() 6土壤粒级分类是按颗粒粒径大小来划分的,说明土壤颗粒全是球形。 3
3 是 型矿物,晶层间主要是 引力,而伊利石矿物结构是 型矿 物,晶层间是 键。 6.我国东半部土壤次生粘土矿物的南北变化趋势为 。 7.砂土保肥力较粘土低,这是因为 。 8.土壤质地主要是通过 、 和 来影响土壤性质的。 9.组成土壤矿物质部分四大元素依次是 、 、 和 。 10.铝硅酸盐粘土矿物两个基本结构单元是 和 。 11.在质地分类制中,苏联卡庆斯基分类制是把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分为 和 ,因此叫它 级分类制;而美国制、国际制则把土壤颗粒分 成 , 和 ,叫它们 级分类制。 12.“勤浇薄施”的水肥管理措施适用于 质地的土壤。 13.粒级是指 ;而质地是 指 。 三、选择题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 时 ( )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2.蛭石是 ( ) A.次生矿物 B.原生矿物 C.水化氧化物 D.有机物与次生矿物的结合物 3.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 ( ) A.要强 B.要弱 C.差别不大 D.完全相同 4.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 ( )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5.粘重的土壤一般含有 ( ) A.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比较多的有机质 D.比较多的石英 6.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 ) A.粘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伊利石和蒙脱石的晶层构造同为 2:1 型,所以它们的 CEC 相关不大。 ( ) 2.人们把砂土叫暖土、粘土叫冷土,是因为砂土在一年任何时候土温均高于粘土。( ) 3.砂土就是全部由砂粒组成的,而粘土则就是全部由粘粒组成的。 ( ) 4.在自然条件相同的地区,土壤质地愈粘,养分含量就较多;而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就不 一定是这种关系。 ( ) 5.湖积母质分别于其它母质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其剖面下部有兰灰色的潜育层出现。( ) 6.土壤粒级分类是按颗粒粒径大小来划分的,说明土壤颗粒全是球形。 ( )
7.我国南方的红黄壤中粘土矿物以高岑石类为主,而北方士土壤中则以蒙脱石和伊利石(水 化云母)为主。 8.母质是形成未来土壤的岩石或矿物风化或其搬运堆积物 () 9.粘质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好的质地类型。 () 10.2:1型粘土矿物是指由两层Si02层夹一层A,02层构成。 1砂质土全由或基本上由比重小的矿物组成,而粘土则由比重较大的矿物组成,因而才 能把砂土叫“轻土”,把粘土叫“重土”。 ) 12.机械分析中,给悬液中加入0.5N六偏磷酸钠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悬液PH值。() 13.土壤质地也叫做土壤机械组成。 ( 14.凡属同一质地类别的土壤,其颗粒组成则完全相同 C) 15不同母质类型的土壤,其粘土矿物组成不同。 五、问答题 1铝硅酸盐类矿物分哪几组?它们在组成和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2土粒大小不同,在化学成分上有何差异?这些差异对土壤养分含量有何影响? 3粗细土粒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在矿物学组成上有何差异 4.什么叫土壤的粒级和质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中把质地分为哪几种?它们在农业 生产性状和改良上有何不同? 5.早地耕层土桌较理想的质地类型是什么?为什么? 6.砂性土和粘性士在利用上都存在问题,从物质组成上看,其关键为何?其改良的主要措 施又是什么?是否粘性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好的质地? 7就质地而言,我国南北土壤有何分布规律?若南北两地的两地土壤质地类型相同时,其 保肥性有无差异?为什么? 8试述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9.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士壤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0.什么叫质地剖面?为什么在了解了表土的质地以后,还要考虑土壤质地剖面的影响,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1比较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三类粘土矿物的主要异同点。 12.我国土壤质地从南到北有何分布规律? 13.为什么说在自然条件下,粘质土养分含量较砂质士丰富。 14.试述粘土矿物硅铝铁率的概念及意义。 15.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分界点确定在0.01mm,其科学依据为何? 16二级分类制和三级分类制有何异同? 17.试述粘土矿物同品置换产生的条件及主要结果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 教学目的: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主要类型:重点掌握士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及其产 生的条件,腐殖质的组成和基本特性,有机质在士壤肥力上的主要作用。 学内容:土案有机质泛指士壤中的活有机体一一生物、作物根系,其遗体和施入的有机肥
4 7.我国南方的红黄壤中粘土矿物以高岑石类为主,而北方土壤中则以蒙脱石和伊利石(水 化云母)为主。 ( ) 8.母质是形成未来土壤的岩石或矿物风化或其搬运堆积物。 ( ) 9.粘质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好的质地类型。 ( ) 10. 2:1 型粘土矿物是指由两层 SiO2 层夹一层 Al2O2 层构成。 ( ) 11.砂质土全由或基本上由比重小的矿物组成,而粘土则由比重较大的矿物组成,因而才 能把砂土叫“轻土”,把粘土叫“重土”。 ( ) 12.机械分析中,给悬液中加入 0.5N 六偏磷酸钠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悬液 PH 值。 ( ) 13.土壤质地也叫做土壤机械组成。 ( ) 14.凡属同一质地类别的土壤,其颗粒组成则完全相同。 ( ) 15.不同母质类型的土壤,其粘土矿物组成不同。 ( ) 五、问答题 1.铝硅酸盐类矿物分哪几组?它们在组成和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2.土粒大小不同,在化学成分上有何差异?这些差异对土壤养分含量有何影响? 3.粗细土粒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在矿物学组成上有何差异? 4.什么叫土壤的粒级和质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中把质地分为哪几种?它们在农业 生产性状和改良上有何不同? 5.旱地耕层土壤较理想的质地类型是什么?为什么? 6.砂性土和粘性土在利用上都存在问题,从物质组成上看,其关键为何?其改良的主要措 施又是什么?是否粘性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好的质地? 7.就质地而言,我国南北土壤有何分布规律?若南北两地的两地土壤质地类型相同时,其 保肥性有无差异?为什么? 8.试述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9.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土壤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0.什么叫质地剖面?为什么在了解了表土的质地以后,还要考虑土壤质地剖面的影响,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1.比较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三类粘土矿物的主要异同点。 12.我国土壤质地从南到北有何分布规律? 13.为什么说在自然条件下,粘质土养分含量较砂质土丰富。 14.试述粘土矿物硅铝铁率的概念及意义。 15.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分界点确定在 0.01mm,其科学依据为何? 16.二级分类制和三级分类制有何异同? 17.试述粘土矿物同晶置换产生的条件及主要结果。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教学目的: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主要类型;重点掌握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及其产 生的条件,腐殖质的组成和基本特性,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主要作用。 教学内容: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的活有机体——生物、作物根系,其遗体和施入的有机肥
料以及它们的不同程度的转化产物。在农业科技工作中也常用土壤有机质表示土壤中有机质 的主要存在形态一一腐殖质,腐殖质是士壤固相物质中很重要的部分,其数量虽少,但作用 却很大,这是和它本身的组成、结构以及特别是和它的性质活跃(与矿质相比较)分不开的 数学重点:土壤有机质的概念、类型,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有机质 2.腐殖质3.矿化作用4.腐殖化作用5.氨化作用6.硝化作用 7.腐殖化系数 8.C/N 9.胡敏酸 10.富里酸 11.腐殖酸 12.激发效应(起爆效应) 13.反硝化应用。 二、填空题 1土端有机质四大主要组成元素是 2土壤腐殖质测定时,由测得有机碳折算成腐殖质含量的系数是_ 这是因为士 培腐殖质分子中平均含碳量为 的缘故。 3.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基本过程是」 和 4,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一般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 .一是 。这两个过程 的进行均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5.土壤有机质中的养分主要是借 分解释放的。 6.我国东半部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南北变化趋势为】 7.土壤腐殖质主要是由 和 组成,其中以 和 较为重要。 8土璃有机质能降低粘质士的粘性是因为① 和② 9.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即带】 电,又带 电,而通常以 电为主。 10.胡敏酸是一类不溶于 而溶于 的棕色腐殖质。而富里酸是 一类既溶于」 ,又溶于 的黄色或淡黄色腐殖质。 11度殖质在十壤中主要存在形态为 12.在土壤有机质中,腐殖质占 13.土壤有机质主要可分为 和 两大举 14.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 和 三、选择题 1.士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植物残体 B.腐殖酸 C.胡敏酸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2.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腐殖质 B.C0,和H0 C.褐腐酸 D.胡敏酸 3。一般说米腐殖质的吸附能力 A.比粘土矿物强 B.比粘土矿物弱 C与粘土矿物几平相同 D.比原生矿物强 4.有机质含量高的士壤 )
5 料以及它们的不同程度的转化产物。在农业科技工作中也常用土壤有机质表示土壤中有机质 的主要存在形态——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固相物质中很重要的部分,其数量虽少,但作用 却很大,这是和它本身的组成、结构以及特别是和它的性质活跃(与矿质相比较)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土壤有机质的概念、类型,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 复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有机质 2.腐殖质 3.矿化作用 4.腐殖化作用 5.氨化作用 6.硝化作用 7.腐殖化系数 8.C/N 9.胡敏酸 10.富里酸 11.腐殖酸 12.激发效应(起爆效应) 13.反硝化应用。 二、填空题 1.土壤有机质四大主要组成元素是 、 、 和 。 2.土壤腐殖质测定时,由测得有机碳折算成腐殖质含量的系数是 ,这是因为土 壤腐殖质分子中平均含碳量为 的缘故。 3.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基本过程是 和 。 4.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一般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_,一是_。这两个过程 的进行均受到_、_、_及_等因素的影响。 5.土壤有机质中的养分主要是借 分解释放的。 6.我国东半部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南北变化趋势为 。 7.土壤腐殖质主要是由 、 和 组成,其中以 和 较为重要。 8.土壤有机质能降低粘质土的粘性是因为① 和② 。 9.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即带 电,又带 电,而通常以 电为主。 10.胡敏酸是一类不溶于 ,而溶于 的棕色腐殖质。而富里酸是 一类既溶于 ,又溶于 的黄色或淡黄色腐殖质。 11.腐殖质在土壤中主要存在形态为 。 12.在土壤有机质中,腐殖质占 。 13.土壤有机质主要可分为 和 两大类。 14.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 、 和 。 三、选择题 1.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 ) A.植物残体 B.腐殖酸 C.胡敏酸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2.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 ) A.腐殖质 B.CO2 和 H2O C.褐腐酸 D.胡敏酸 3.一般说来腐殖质的吸附能力 ( ) A.比粘土矿物强 B.比粘土矿物弱 C.与粘土矿物几乎相同 D.比原生矿物强 4.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