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详解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这道选择题所考査的知识点是对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理解和确认。 题干是王安石的著名诗句,从哲学意义上分析该诗句体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是:上句"风定花犹落"是说"静中有动",下句”鸟鸣山更幽"是指"动中有静",两句 合起来正是体现了动映成趣,即”动中有静和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选择此题, 必须首先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再分析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此种类型题从形式上 看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抓住答题的规律,这一分应很容易得到。特别是该题是老 师在课堂上讲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时候,列举的一个典型的例题,也是相关辅导 材料上的原题,凡是听过课的,做过题的,都应毫不费力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有 的考生丢分,或是误选A项。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 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 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参考答案】C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査的知识点是关于对可能性概念的确认。可能性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概念,具体可区分为: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 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该题的目的是要求考 生找出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区分 的依据就是在"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C项)。所谓可能性就是指在事物发展 过程中,能找到变成现实依据的,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变成现实根据和 条件的就是不可能了。此题的题干给定的内容是《孟子》中的一段话,之乎者也
2007 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这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理解和确认。 题干是王安石的著名诗句,从哲学意义上分析该诗句体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是:上句“风定花犹落”是说“静中有动”,下句“鸟鸣山更幽”是指“动中有静”,两句 合起来正是体现了动映成趣,即“动中有静和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选择此题, 必须首先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再分析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此种类型题从形式上 看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抓住答题的规律,这一分应很容易得到。特别是该题是老 师在课堂上讲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时候,列举的一个典型的例题,也是相关辅导 材料上的原题,凡是听过课的,做过题的,都应毫不费力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有 的考生丢分,或是误选 A 项。该题的正确选项是 B。 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 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 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参考答案】C 【解题分析】 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对可能性概念的确认。可能性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概念,具体可区分为: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 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该题的目的是要求考 生找出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区分 的依据就是在“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C 项)。所谓可能性就是指在事物发展 过程中,能找到变成现实依据的,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变成现实根据和 条件的就是不可能了。此题的题干给定的内容是《孟子》中的一段话,之乎者也
似乎很难,但后面问的问题"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 于",这就等于说,孟子的话在题中只是辅助的作用,理不理解,懂没懂,曰的是 什么已不重要,对于选择该题没有障碍。考生只要看过书,听过课都能轻松得到 这一分。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参考答案】D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第一历史阶 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个阶段中 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第二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 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商品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形成 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由于社 会关系以异已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 缚和压抑。第三历史阶段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一阶段中,人将在 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共产 主义社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该题对于那些政治理论基础 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固、审题不认真的考生来说,最容易由于误选B项或A项 而丢了这一分。其实该题并不难,只要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问的关键句"根据人 的发展状况",然后到选项中找到有关与”人的发展"相关的那个选项就会轻松得到 这一分,即便是根本不懂得选项是什么意思都没关系。该题再一次提示考生,到 了考场上一旦遇到自己不太理解,复习时没有复习到位的问题的情况下,认真的 反复审题,找关键语句是多么重要。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 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 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 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 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
似乎很难,但后面问的问题“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 于”,这就等于说,孟子的话在题中只是辅助的作用,理不理解,懂没懂,曰的是 什么已不重要,对于选择该题没有障碍。考生只要看过书,听过课都能轻松得到 这一分。此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 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参考答案】D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第一历史阶 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个阶段中, 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第二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 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商品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形成 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由于社 会关系以异已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 缚和压抑。第三历史阶段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一阶段中,人将在 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共产 主义社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该题对于那些政治理论基础 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固、审题不认真的考生来说,最容易由于误选 B 项或 A 项 而丢了这一分。其实该题并不难,只要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问的关键句“根据人 的发展状况”,然后到选项中找到有关与“人的发展”相关的那个选项就会轻松得到 这一分,即便是根本不懂得选项是什么意思都没关系。该题再一次提示考生,到 了考场上一旦遇到自己不太理解,复习时没有复习到位的问题的情况下,认真的 反复审题,找关键语句是多么重要。该题的正确选项是 D。 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 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 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 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
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 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在社会存 在的制约下有其独立发展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 完全同步性或叫做不一致性: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发 展的继承性;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的反作用。题中列宁这段话是讲述了,虽然作为奴隶是处在同一个社会政治、经 济等社会存在的条件下,但他们个人的社会意识则完全不同。列宁具体指出了奴 隶中的三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及其表现。这正好体现了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 有不一致性”(B项)的基本原理。该题考的是最基本的理论,没有任何难点。如 果考生得不到这一分,说不过去。 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该题考査对货币的本质的掌握。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 殊商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 中的一般等价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B是正确选 项。 6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 A.形成级差地租I的超额利润
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 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在社会存 在的制约下有其独立发展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 完全同步性或叫做不一致性;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发 展的继承性;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的反作用。题中列宁这段话是讲述了,虽然作为奴隶是处在同一个社会政治、经 济等社会存在的条件下,但他们个人的社会意识则完全不同。列宁具体指出了奴 隶中的三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及其表现。这正好体现了“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 有不一致性”(B 项)的基本原理。该题考的是最基本的理论,没有任何难点。如 果考生得不到这一分,说不过去。 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对货币的本质的掌握。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 殊商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 中的一般等价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B 是正确选 项。 6.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 A.形成级差地租 I 的超额利润
B形成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 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 D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该题考査对级差地租工I的掌握。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 形式,它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 额利润。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交给土地 所有者,便构成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区分为两 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 态: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I是指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或地理位 置不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而提高 了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级差地租。可见,土地本身由于农业资本家投资而产生或 者增加了级差地租Ⅱ,所以才有了对于级差地租Ⅱ的争夺。因此,本题的正确选 项是B。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 A.商业资本B借贷资本C产业资本D流通资本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该题考査对借贷资本的特点的掌握。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 式,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商业或银行资本家)使用的货 币资本。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而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 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借贷资本与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等职能资本相比,具有 不同的特点: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也即是资本商品。因此,本题的 正确选项是B。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参考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査考生对六届六中全会内容的掌握。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 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号召全党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 并应用到中国的实际斗争中去。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答案。备
B.形成级差地租 II 的超额利润 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 D.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对级差地租 II 的掌握。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 形式,它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 额利润。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交给土地 所有者,便构成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区分为两 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 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指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或地理位 置不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而提高 了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级差地租。可见,土地本身由于农业资本家投资而产生或 者增加了级差地租Ⅱ,所以才有了对于级差地租Ⅱ的争夺。因此,本题的正确选 项是 B。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 A.商业资本 B.借贷资本 C.产业资本 D.流通资本 【参考答案】B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对借贷资本的特点的掌握。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 式,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商业或银行资本家)使用的货 币资本。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而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 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借贷资本与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等职能资本相比,具有 不同的特点: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也即是资本商品。因此,本题的 正确选项是 B。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参考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六届六中全会内容的掌握。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 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号召全党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 并应用到中国的实际斗争中去。因此,备选项 C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答案。备
选项A党的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B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地 位并独立自主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D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 指导思想。因此备选项ABD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9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考査考生对八七会议内容的掌握。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 命,我党及时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批判了陈独秀在军事问题上 的错误,指出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 专做群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 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因此,备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备选项B兵民是胜利之本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C一切反动派都是 纸老虎是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D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因此备选项BCD 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10.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 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参考答案】A
选项 A 党的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B 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地 位并独立自主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D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 指导思想。因此备选项 ABD 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9.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八七会议内容的掌握。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 命,我党及时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批判了陈独秀在军事问题上 的错误,指出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 专做群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 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因此,备选项 A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备选项 B 兵民是胜利之本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C 一切反动派都是 纸老虎是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D 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因此备选项 BCD 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10.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 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