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交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生活中,要学会 ti liang,懂得包容。比如出行时,飞机、汽车有时会晚点, dan ge 段时间,我们不要怨天尤人。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封信,就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B.“真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他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C.《本命年的回想》选自《夜光杯散文精选》(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有改动 D.大块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起着水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见成效,就要看全区各校在后一阶段贯彻的力度 C.通过系列主题活动,使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D.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外省参会成员在广场合影留念。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题各2分) ①③⑤ ,江春入旧年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 决毗入归鸟。④不识庐山真面目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⑥最近,习总书记来到兰考,要求每一位党员学习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做好自己的工作 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不足。这让我们不禁想起《论语》中连续的两句话: 5.名著阅读。(6分) (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以 的生活为题材写成的回忆性散文,收录在散 文集《 》中。(2分)
2014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交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生活中,要学会 tǐ liàng,懂得包容。比如出行时,飞机、汽车有时会晚点,dān gé一 段时间,我们不要怨天尤人。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A.这封信,就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B.“真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他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C.《本命年的回想》选自《夜光杯散文精选》(文汇出版社 2000 年版),有改动。 D.大块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起着水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A.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见成效,就要看全区各校在后一阶段贯彻的力度。 C.通过系列主题活动,使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D.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外省参会成员在广场合影留念。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 1 分,⑤⑥题各 2 分) ① ,江春入旧年。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 。 ③ ,决眦入归鸟。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 。 ⑤ ,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⑥最近,习总书记来到兰考,要求每一位党员学习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做好自己的工作, 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不足。这让我们不禁想起《论语》中连续的两句话:“ , 。” 5.名著阅读。(6 分) (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以 的生活为题材写成的回忆性散文,收录在散 文集《 》中。(2 分)
(2)“行者”是佛教语言,指出家人。在《西游记》和《水浒传》中,孙悟空和武松都 被称作“行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相关情节,分别说明他们怎么会被称作“行者”的。(4 分) 孙悟空: 武松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班级在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中,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相信一定会 有收获! 【走近作者】语文课本中,一些作者的人生经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下列 选项中,请你任选一位作者,仿照示例,用一段概括性的语言,简述让你产生共鸣的理由。 (2分) 海伦·凯勒司马迁奥斯特洛夫斯基 示例:(华罗庚)身患残疾,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自学,成为一名数学家。 所选作者:( 产生共鸣的理由 【走进课文】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他作品中的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 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下列课文,请你任选一篇,扣住课文中难忘的“点”, 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2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故乡》 示例:(《孔乙己》)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 所选课文:(《 》) 【感悟形象】有同学在完成第5(2)题时 搜集到两幅图(见右图),并创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态 和横批,请你补写下联。(4分) 横批:云游四方 上联:一根金箍,斩妖除魔,取得真经 下联: 、阅读理解(共60分) 《西游记》孙悟空《水浒传》武松 (一)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第7题。(6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了 这首诗 7.(1)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行者”是佛教语言,指出家人。在《西游记》和《水浒传》中,孙悟空和武松都 被称作“行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相关情节,分别说明他们怎么会被称作“行者”的。(4 分) 孙悟空: 武 松: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班级在“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中,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相信一定会 有收获! 【走近作者】语文课本中,一些作者的人生经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下列 选项中,请你任选一位作者,仿照示例,用一段概括性的语言,简述让你产生共鸣的理由。 (2 分) 海伦·凯勒 司马迁 奥斯特洛夫斯基 示例:(华罗庚)身患残疾,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自学,成为一名数学家。 所选作者:( ) 产生共鸣的理由: 。 【走进课文】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他作品中的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 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下列课文,请你任选一篇,扣住课文中难忘的“点”, 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2 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孔乙己》 《故乡》 示例:(《孔乙己》)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 所选课文:(《 》) 【感悟形象】有同学在完成第 5(2)题时, 搜集到两幅图(见右图),并创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 和横批,请你补写下联。(4 分) 横批:云游四方 上联:一根金箍,斩妖除魔,取得真经; 下联: 。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第 7 题。(6 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了 这首诗。 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 分) A.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2分) (3)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 曼①,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 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 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 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顺民》有删节) 【注释】①靡曼:美色。②来:招徕,凝聚。③袭:袭为双重衣。④禽:同擒”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三年苦心劳力( ②身亲耕而食( ③流之江,与民同之( ④必身自食之(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A.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9.用“P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越王苦会稽之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2分) 译文: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2分) 译文 11.结合选文分析越王“禽夫差,戮吴相”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原因。(2分) (三)阅读《“玉兔号”月球车》(节选)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由于月球上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其中约14天会被太阳连续暴晒,接下 来的约14天又是连续月夜,在摄氏零下100多度的环境里,大部分电子设备无法工作,只 能冬眠”,还需要专门设备保持月球车的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被冻坏。要让探测器同时适 应这两种极端温度难度非常大。而且一旦夜昼交替探测器还要从冬眠ˆ状态中被唤醒 如何保证系统正常启动也是道难题 ②玉兔号”月球车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2 分) ⑶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1 题。(14 分)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 曼①,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②其心。有甘肥, 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③, 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④夫差,戮吴相,残 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顺民》有删节) 【注释】①靡曼:美色。②来:招徕,凝聚。③袭:袭为双重衣。④禽:同“擒”。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年苦.心劳力 ( ) ②身.亲耕而食( ) ③流之江,与民同.之( ) ④必身自食.之(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A.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越 王 苦 会 稽 之 耻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2 分) 译文: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2 分) 译文: 11.结合选文分析越王“禽夫差,戮吴相”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原因。(2 分) (三)阅读《“玉兔号”月球车》(节选)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由于月球上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上的 28 天,其中约 14 天会被太阳连续暴晒,接下 来的约 14 天又是连续月夜,在摄氏零下 100 多度的环境里,大部分电子设备无法工作,只 能“冬眠”,还需要专门设备保持月球车的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被冻坏。要让探测器同时适 应这两种极端温度,难度非常大。而且一旦夜昼交替,探测器还要从“冬眠”状态中被“唤醒”, 如何保证系统正常启动也是道难题。 ②“玉兔号”月球车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
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阳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从而支持和保护月球车上的红外成 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③按照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玉兔号”与人类的作息制度一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白天还要午休,只不过它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然后又会一觉睡 14天。 ④漫漫长夜之后,“玉兔号怎么才能立刻点火工作呢?它需要一床御寒的被子和一个 叫它起床工作的闹钟。承担这两项功能的是它的供电系统——太阳翼。据ˆ嫦娥三号探 测器的相关专家介绍,晚上,“玉兔号的桅杆会收起来,太阳翼也会扣上,“这个过程中相 当于把巡视器(月球车散热的途径隔绝掉了。然后,当阳光逐渐从东边起来,到达5度的 高度时,巡视器就被唤醒了,进入到第二天白天的正常工作 ⑤不仅气温低时要睡觉,气温高时也要小憩。白天时,“玉兔号”月球车的太阳能电池 帆板还要调整角度,避免被阳光照射得太热。最热的月午,月球车还要进行“午休”。这种 作息极大地增强了“玉兔号ˆ适应月表恶劣环境的能力 ⑥对一些特别娇嫩的设备,月球车内还专门准备了“暖宝”——核电池。核电池提供电 能的时间非常长,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使用5000年。这项技术如能成功,将使我 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 12.“玉兔号”月球车登陆月球,面临哪两大难题?(2分) 13.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③段中,“按照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可以删去,并不影响表达。 (2)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电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14.本文是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进行说明的,请具体分析。(4分)) (四)阅读《淡定是做人的需求》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在生活中,人们时时都在为理想、信念、追求、欲望、诱惑所累。有时会荡气回肠 有时会黯然失色,有时会乐不思蜀,有时会遍体鳞伤。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为之奋不 顾身的寥寥无几,总是在芝麻、玉米、西瓜”之间犹豫、徘徊、旋转。“捡芝麻丟西瓜的 事时有发生,“狗熊掰玉米”之态常常存在,什么原因?无外乎是人生缺少—份淡定与洒脱。 ②淡定是一种顿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事事春风得意,那必然不是生活而是 白日做梦。试想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有 多少能够如愿?人生的痛苦,“得不到的东西想要,得到后觉得不过如此,失去后才懂得珍 惜”,有多少在生活中上演?人生就如一杯清茶,淡定之人才能品出其中的青甜香郁。人生 干回百转,蓦然发现,独抱荒凉,倚水清歌,反倒是一种淡雅与真谛。 ③淡定是一种坦然。世间追逐名利,总只是来回转手的戏法,楼兰古城的繁荣那只是 从前,海滨的渔村而今成为现代化城市。尘世纷繁的浮扰,缺少的是坚守与淡定,只有淡 定,才能认清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淡定才能抵制繁杂的诱惑与邪念。人说能够到
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从而支持和保护月球车上的红外成 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 10 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③按照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 ...........,“玉兔号”与人类的作息制度一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白天还要午休,只不过它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 14 天,然后又会一觉睡 14 天。 ④漫漫长夜之后,“玉兔号”怎么才能立刻点火工作呢?它需要一床御寒的“被子”和一个 叫它起床工作的“闹钟”。承担这两项功能的是它的供电系统——太阳翼。据“嫦娥三号”探 测器的相关专家介绍,晚上,“玉兔号”的桅杆会收起来,太阳翼也会扣上,“这个过程中相 当于把巡视器(月球车)散热的途径隔绝掉了。然后,当阳光逐渐从东边起来,到达 5 度的 高度时,巡视器就被唤醒了,进入到第二天白天的正常工作。” ⑤不仅气温低时要睡觉,气温高时也要小憩。白天时, “玉兔号”月球车的太阳能电池 帆板还要调整角度,避免被阳光照射得太热。最热的月午,月球车还要进行“午休”。这种 作息极大地增强了“玉兔号”适应月表恶劣环境的能力。 ⑥对一些特别娇嫩的设备,月球车内还专门准备了“暖宝”——核电池。核电池提供电 能的时间非常长,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使用 5000 年。这项技术如能成功,将使我 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 12.“玉兔号”月球车登陆月球,面临哪两大难题?(2 分) 13.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 分) (1)第③段中,“按照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可以删去,并不影响表达。 (2)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电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14.本文是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进行说明的,请具体分析。(4 分)) (四)阅读《淡定是做人的需求》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在生活中,人们时时都在为理想、信念、追求、欲望、诱惑所累。有时会荡气回肠, 有时会黯然失色,有时会乐不思蜀,有时会遍体鳞伤。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为之奋不 顾身的寥寥无几,总是在“芝麻、玉米、西瓜”之间犹豫、徘徊、旋转。“捡芝麻丢西瓜”的 事时有发生,“狗熊掰玉米”之态常常存在,什么原因?无外乎是人生缺少一份淡定与洒脱。 ②淡定是一种顿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事事春风得意,那必然不是生活而是 白日做梦。试想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有 多少能够如愿?人生的痛苦,“得不到的东西想要,得到后觉得不过如此,失去后才懂得珍 惜”,有多少在生活中上演?人生就如一杯清茶,淡定之人才能品出其中的青甜香郁。人生 千回百转,蓦然发现,独抱荒凉,倚水清歌,反倒是一种淡雅与真谛。 ③淡定是一种坦然。世间追逐名利,总只是来回转手的戏法,楼兰古城的繁荣那只是 从前,海滨的渔村而今成为现代化城市。尘世纷繁的浮扰,缺少的是坚守与淡定,只有淡 定,才能认清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淡定才能抵制繁杂的诱惑与邪念。人说能够到
达金字塔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个是苍鹰,一个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 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没有翅膀却能登顶因为它有一种淡定与宁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 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下云卷云舒”,又何尝不是_种幸福 ④淡定是一种精神。灯红酒绿的绚烂让人们遗忘了返璞归真的宁静;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ˆ的良言,依然是黄钟大吕,警示后人 ⑤心中与世俱来的那方净土却被外界的喧嚣所淹没,今天所在乎的名利在时间面前都 是过眼烟云,放不下,便痛苦,放下了,便释然。一位诗人说过:只要梦想还在,我就不 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如果能找回心中的那份淡定,便找 到了人生的姿态,一种精神的皈依,一种价值的高度。 15.文章第①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6.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7.第⑤段画线句子不能证明论点,请你说明理由。(3分) (五)阅读李芮《最大的残忍》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①两年前,我在反叛的青春里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在我与母亲无休止的争吵之中, 可以让她迅速闭嘴的绝佳方法:以我自己作为筹码。 ②那个晚上,事情的起因其实很荒谬。母亲在家里准备了饭菜,而我拎着一袋肯德基 进了家门,一场大战就猛地爆发。我们用话语疯狂地攻击对方,渐渐地吼到声嘶力竭,我 开始痛恨母亲那张喋喋不休的嘴。我和她持续胶着,直到我把大大的袋子狠狠地甩在地上, 再叫嚷上一句:“我什么都不吃,你满意了吧?她才兀地沉默了,失去了所有回击的话语 我带着胜利将自己关进房间,当晚果然滴水未进。 ③那个饥饿的夜晚,我认真思考着究竟是哪个情节起了作用。我把袋子甩在地上的样 子大概极其凶悍吧,吓得这个从来只会对我强硬的女人竟然失语。 ④那天之后,她开始变得弱势。被我吓到了,我下了定论。于是在多次实战演练中, 我将凶狠这一技巧运用得越发熟练,我得意得不行。 ⑤可这接连不断的胜利逐渐变了味。我不仅没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惧怕”二字,反而 看见她眼中倒映出的我简直就像是正撒泼的小兽。我甚至觉得她的内心正居高临下,带着 宠溺、饶有兴致地观赏我独演丑角 ⑥有那么一篓的怒不可遏,瞪大了眼睛不说话,感知深处慾起我被轻视的怒火冲天, 冷冷地甩下没心情吃饭了”,必杀技失去效用的我正打算退回自己的根据地,她却不自觉 流霹出不知所措的神态。“先吃饭吧,有什么话我们吃完饭再说。¨她的语气岀奇地柔软 ⑦怎么回事我的大脑一下子转不过来,她好像因为别的什么在怕着我 ⑧要吵也要先吃完饭。她执着于要我吃饭,还非得盯着看。那么一瞬间我的脑中闪 过了什么,我不敢确定 ⑨“你专注得好像我吃饭这件事多么了不起一样。带着挑衅的火药味,我嘲笑她,眼 里使劲儿堆出挤兑的眼神
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个是苍鹰,一个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 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没有翅膀却能登顶因为它有一种淡定与宁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 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下云卷云舒”,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④淡定是一种精神。灯红酒绿的绚烂让人们遗忘了返璞归真的宁静,“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良言,依然是黄钟大吕,警示后人。 ⑤心中与世俱来的那方净土却被外界的喧嚣所淹没,今天所在乎的名利在时间面前都 是过眼烟云,放不下,便痛苦,放下了,便释然。一位诗人说过:“只要梦想还在,我就不 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如果能找回心中的那份淡定,便找 到了人生的姿态,一种精神的皈依,一种价值的高度。 15.文章第①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16.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4 分) 17.第⑤段画线句子不能证明论点,请你说明理由。(3 分) (五)阅读李芮《最大的残忍》一文,完成 18~21 题。(20 分) ①两年前,我在反叛的青春里 .......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在我与母亲无休止的争吵之中, 可以让她迅速闭嘴的绝佳方法:以我自己作为筹码。 ②那个晚上,事情的起因其实很荒谬。母亲在家里准备了饭菜,而我拎着一袋肯德基 进了家门,一场大战就猛地爆发。我们用话语疯狂地攻击对方,渐渐地吼到声嘶力竭,我 开始痛恨母亲那张喋喋不休的嘴。我和她持续胶着,直到我把大大的袋子狠狠地甩在地上, 再叫嚷上一句:“我什么都不吃,你满意了吧?”她才兀地沉默了,失去了所有回击的话语。 我带着胜利将自己关进房间,当晚果然滴水未进。 ③那个饥饿的夜晚,我认真思考着究竟是哪个情节起了作用。我把袋子甩在地上的样 子大概极其凶悍吧,吓得这个从来只会对我强硬的女人竟然失语。 ④那天之后,她开始变得弱势。被我吓到了,我下了定论。于是在多次实战演练中, 我将“凶狠”这一技巧运用得越发熟练,我得意得不行。 ⑤可这接连不断的胜利逐渐变了味。我不仅没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惧怕”二字,反而 看见她眼中倒映出的我简直就像是正撒泼的小兽。我甚至觉得她的内心正居高临下,带着 宠溺、饶有兴致地观赏我独演丑角。 ⑥有那么一霎的怒不可遏,瞪大了眼睛不说话,感知深处燃起我被轻视的怒火冲天。 冷冷地甩下“没心情吃饭了”,必杀技失去效用的我正打算退回自己的根据地,她却不自觉 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态。“先吃饭吧,有什么话我们吃完饭再说。”她的语气出奇地柔软。 ⑦怎么回事?我的大脑一下子转不过来,她好像因为别的什么在怕着我。 ⑧“要吵也要先吃完饭。”她执着于要我吃饭,还非得盯着看。那么一瞬间我的脑中闪 过了什么,我不敢确定。 ⑨ “你专注得好像我吃饭这件事多么了不起一样。”带着挑衅的火药味,我嘲笑她,眼 里使劲儿堆出挤兑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