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补体题型:A11.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哪一种产物可固定于细菌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的表面A.C2aB. C3aC.C3bD. C4aE.C5b2.以下关于补体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耐热蛋白质B.本身具有酶活性,不需要活化的一组蛋白质C.与炎症反应无关D.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E.属于固有免疫系统成分,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3.参与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A. IgGB. IgMC. IgDD. LPSE. MBL4.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存在于正常人的新鲜血清中B.包括30余种组分C.其活性较不稳定D.激活后具有酶活性E.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5.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没有被裂解的组分是A. C2
医学免疫学-补体 题型:A1 1.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哪一种产物可固定于细菌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的表面 A.C2a B.C3a C.C3b D.C4a E.C5b 2.以下关于补体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耐热蛋白质 B.本身具有酶活性,不需要活化的一组蛋白质 C.与炎症反应无关 D.包括 30 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E.属于固有免疫系统成分,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3.参与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 A.IgG B.IgM C.IgD D.LPS E.MBL 4.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存在于正常人的新鲜血清中 B.包括 30 余种组分 C.其活性较不稳定 D.激活后具有酶活性 E.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 5.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没有被裂解的组分是 A.C2
B. C3C. C4D.C5E. C66.以下对于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描述错误的是A.参与抗细菌B.参与抗病毒(如流感病毒)C.参与抗寄生虫D.引起机体自身细胞溶解,导致组织损伤E.引起癌变7.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发挥免疫效应作用主要通过A.细胞毒作用B.ADCC作用C. 调理作用D.清除免疫复合物E.引起炎症反应8.下列哪种补体的调节蛋白起正调节作用A.C1抑制物B.C4结合蛋白C.I因子D.P因子E.S蛋白9.补体活性片段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调理作用B.炎症介质作用C.中和作用D.免疫调节作用E.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10.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少的
B.C3 C.C4 D.C5 E.C6 6.以下对于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抗细菌 B.参与抗病毒(如流感病毒) C.参与抗寄生虫 D.引起机体自身细胞溶解,导致组织损伤 E.引起癌变 7.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发挥免疫效应作用主要通过 A.细胞毒作用 B.ADCC 作用 C.调理作用 D.清除免疫复合物 E.引起炎症反应 8.下列哪种补体的调节蛋白起正调节作用 A.C1 抑制物 B.C4 结合蛋白 C.I 因子 D.P 因子 E.S 蛋白 9.补体活性片段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调理作用 B.炎症介质作用 C.中和作用 D.免疫调节作用 E.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10.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少的
A. C3B. C8C.ClqD. C5E.D因子11.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 IgGB. IgEC.血清型IgAD. sIgAE. IgM12.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是补体的A.合成阶段B.识别阶段C.活化阶段D.膜攻击阶段E.降解阶段13.能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成分是A.C4B. Clqc.ClrD.ClsE.C214.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A.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B.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C.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D.C1q分子有6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C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E.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A.C3 B.C8 C.C1q D.C5 E.D 因子 11.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E C.血清型 IgA D.sIgA E.IgM 12.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是补体的 A.合成阶段 B.识别阶段 C.活化阶段 D.膜攻击阶段 E.降解阶段 13.能与免疫球蛋白 Fc 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成分是 A.C4 B.C1q C.C1r D.C1s E.C2 14.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C.C4 是 C1 的底物,C4b 很不稳定 D.C1q 分子有 6 个结合部位,必须与 IC 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E.激活顺序为 C123456789
15.下列哪个分子不属于补体的固有成分A. ClqB. C4C. CR1D.B因子E. MBL16.MBL活化途径的最主要的C3转化酶是A. ClsB.C4b2aC.C3bBbD.C3bBbPE.D因子17.下列哪种补体成分与C3转化酶的形成无关A. C3B. C2C. C4D. C5E.B因子18.补体的三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A. ClqB.C4和C2C. C3D.B因子E.D因子19.三条补体激活途径都必须具备的成分是A.Cls和ClrB.C4和C2C.B因子和D因子D.C3及C5~C9E.D因子和P因子
15.下列哪个分子不属于补体的固有成分 A.C1q B.C4 C.CR1 D.B 因子 E.MBL 16.MBL 活化途径的最主要的 C3 转化酶是 A.C1s B.C4b2a C.C3bBb D.C3bBbP E.D 因子 17.下列哪种补体成分与 C3 转化酶的形成无关 A.C3 B.C2 C.C4 D.C5 E.B 因子 18.补体的三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 B.C4 和 C2 C.C3 D.B 因子 E.D 因子 19.三条补体激活途径都必须具备的成分是 A.C1s 和 C1r B.C4 和 C2 C.B 因子和 D 因子 D.C3 及 C5~C9 E.D 因子和 P 因子
20.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三条途径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B.MBL途径一般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经典途径从C1被激活开始D.旁路途径从C3被激活开始E.MBL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C4b2a或者C3bBb21.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A.炎症介质作用B.调理作用C.清除免疫复合物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E.中和作用22.一位患者患多种细菌感染,并发现补体C3成分完全缺乏,不会影响的功能是A.细菌的裂解作用B.过敏毒素的产生C.细菌的调理作用D.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产生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23.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C,转化酶是A.C3bBb3bB. C4b2a3bC.C3bBbD.C4b2aE.C5678924.同时参与补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成分是A. C1B. C4和 C2C.C3D.B因子
20.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三条途径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 B.MBL 途径一般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C.经典途径从 C1 被激活开始 D.旁路途径从 C3 被激活开始 E.MBL 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是 C4b2a 或者 C3bBb 21.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 A.炎症介质作用 B.调理作用 C.清除免疫复合物 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E.中和作用 22.一位患者患多种细菌感染,并发现补体 C3 成分完全缺乏,不会影响的功能 是 A.细菌的裂解作用 B.过敏毒素的产生 C.细菌的调理作用 D.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产生 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23.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 C5转化酶是 A.C3bBb3b B.C4b2a3b C.C3bBb D.C4b2a E.C56789 24.同时参与补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A.C1 B.C4 和 C2 C.C3 D.B 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