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A 课时作业(十)A[古代诗歌阅读一]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1.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词,回答问题。(10分)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 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 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 弃之怨情。⑧“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 情典故 (1)这首词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用典共同营 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4分)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 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词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眼儿媚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绮窗人在 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1)概括叙述这首词的思路。(2分) 答 (2)“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答
201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 业(江苏专版)10A 课时作业(十)A [古代诗歌阅读一] [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 1.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词,回答问题。(10 分)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①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 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③当日愿。 【注】 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 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 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 情典故。 (1)这首词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用典共同营 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 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词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 分) 眼儿媚 阮 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 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1)概括叙述这首词的思路。(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4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1)根据前两联,回答诗人当时的处境怎样。(3分) 答 (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4分) 答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0分) 出栈 [清]张问陶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 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 【注】①送险亭:在四川境内栈道终点处的一座亭子。②陈仓:在今宝鸡市 境内,为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 (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 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3)“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 分)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 ①竹叶:竹叶青酒。 (1)根据前两联,回答诗人当时的处境怎样。(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0 分) 出 栈 [清]张问陶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 送险亭①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②。 【注】 ①送险亭:在四川境内栈道终点处的一座亭子。②陈仓:在今宝鸡市 境内,为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 (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 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6分)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熙宁四年(1071),时年33岁的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 外任。在三年杭州通判任满后,苏轼转任密州太守。本词即写于太守任上的熙宁 七年。②云中:郡名,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文帝时,云中守魏尚获罪被削职, 冯唐劝谏后,文帝命他持节去云中赦免魏尚并恢复其职务。③天狼:星座名,此 喻指西北与宋为敌的辽和西夏。 (1)上阕“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极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上阕在描写太守出猎场面时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 (3)从全词看,词中“鬓微霜,又何妨”句与作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相比,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 答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6分
(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 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③。 【注】 ①熙宁四年(1071),时年 33 岁的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 外任。在三年杭州通判任满后,苏轼转任密州太守。本词即写于太守任上的熙宁 七年。②云中:郡名,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文帝时,云中守魏尚获罪被削职, 冯唐劝谏后,文帝命他持节去云中赦免魏尚并恢复其职务。③天狼:星座名,此 喻指西北与宋为敌的辽和西夏。 (1)上阕“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极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上阕在描写太守出猎场面时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词看,词中“鬓微霜,又何妨”句与作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相比,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0 分)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6 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10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 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1)“雨恨云愁”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2)“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作答,不超过40 字。(3分) (3)下阕作者借“天际征鸿”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志?(4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 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元:同“原”。 (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 答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 什么作用?(6分) 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10 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 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1)“雨恨云愁”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作答,不超过 40 字。(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下阕作者借“天际征鸿”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志?(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回答问题。(10 分)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 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②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玉瀣:美酒。②元:同“原”。 (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 什么作用? (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阙题 刘脊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3分) 答 (2)前四句的景物描写在角度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3分) 答 (3)后四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试作分析说 明。(4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0分) 陈与义 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 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 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 分)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3 分) 答: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前四句的景物描写在角度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后四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试作分析说 明。(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0 分) 雨 陈与义① 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 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 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 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