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课前预习 (一)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1818.5.5~1883.3.14),犹太裔德国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 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 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 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的假设 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 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 或造诣很深、建树卓著。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 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 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二)了解悼词文体知识 悼词,实用类文体,演讲词的一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 意的悼念性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 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 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字。本文属于后者 (三)基础知识积累 A.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个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课前预习 (一)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犹太裔德国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 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 20 世纪的人类生活。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 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 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的假设, 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 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 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 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 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二)了解悼词文体知识 悼词,实用类文体,演讲词的一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 意的悼念性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 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 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字。本文属于后者。 (三)基础知识积累 A.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肤()浅: ②嫉( ③豁()然开朗: ④得心应()手: ⑤纷繁芜 )杂: ⑥诽谤( ⑦诅咒( ) B.填空。 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是 于1883年 3月17日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发表的讲话 ②这篇课文采用了以 为主,与 相结 合的表达方式。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一般是采取 的表达方式。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价是采取_的表达方式 的表达方式贯穿在整篇讲话中。(横线上填写表达方式) 预习反馈(小组交流) 质疑探究 )列出本文结构提纲 二)找出承递性语句、过渡性总括性段落 当堂检测 1、恩格斯是从哪些方面总结马克思的贡献的?
①肤.( )浅: ②嫉.( )恨: ③豁.( )然开朗: ④得心应.( )手: ⑤纷繁芜.( )杂: ⑥诽谤.( ): ⑦诅咒.( ): ⑧卓.( ): B.填空。 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 ,是 于 1883 年 3 月 17 日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发表的讲话。 ②这篇课文采用了以 为主,与 、 相结 合的表达方式。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一般是采取 的表达方式。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价是采取 的表达方式, 而 的表达方式贯穿在整篇讲话中。 (横线上填写表达方式) 预习反馈(小组交流) 质疑探究 (一)列出本文结构提纲 (二)找出承递性语句、过渡性总括性段落 当堂检测 1、恩格斯是从哪些方面总结马克思的贡献的? 答:
2、如何理解第2、6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谈谈你对第3、7段的分析理 预习作业 1、找出课文第七小节对马克思高度、热情赞扬的词句 2、“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 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预习反馈(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1、开头哪些词语是讳饰手法? 小贴士:讳饰(也叫“避讳”):一种修辞格。对忌讳的事物或不便直 说的事情,改用他语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讳饰能使语言避免直露或粗 俗,使表达含蓄、文雅。如:《祝福》中“祥林嫂?怎么了?”“老了。”句 中的“老了”即“死了”。因鲁府的忌讳颇多,那些不吉利的话不可直说。 为了避讳,短工们把祥林嫂的死说成“老了
2、如何理解第 2、6 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谈谈你对第 3、7 段的分析理 解。 答: 预习作业 1、找出课文第七小节对马克思高度、热情赞扬的词句。 答: 2、“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 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 答: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预习反馈(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1、开头哪些词语是讳饰手法? 小贴士:讳饰(也叫“避讳”):一种修辞格。对忌讳的事物或不便直 说的事情,改用他语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讳饰能使语言避免直露或粗 俗,使表达含蓄、文雅。如:《祝福》中“祥林嫂?怎么了?”“老了。”句 中的“老了”即“死了”。因鲁府的忌讳颇多,那些不吉利的话不可直说。 为了避讳,短工们把祥林嫂的死说成“老了
2、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3、为什么说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 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4、在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指称变换了多次,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 5、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 总结提升 结合课文总结悼词的一般写法 当堂检测 1.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芜杂(wz) 豁(huo)然 B.卓(zhu)有成效 嫉(j1)恨 C.诽谤( fei bang) 拂去(f) D.非同寻(xin)常诅咒(zhou)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嫉恨 诬蔑 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不可估量纷繁 竞相 C.豁然开琅组咒 给与答复 D.爱戴 永垂不朽唯物辩证法
答: 2、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 3、为什么说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 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 4、在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指称变换了多次,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 答: 5、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 答: 总结提升 结合课文总结悼词的一般写法 当堂检测 1.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芜杂( wú zá ) 豁( huò )然 B.卓( zhuó )有成效 嫉( jí )恨 C.诽谤( fěi bang ) 拂去( fú ) D.非同寻( xín )常 诅咒( zhòu )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嫉恨 诬蔑 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 不可估量 纷繁 竞相 C.豁然开琅 组咒 给与答复 D.爱戴 永垂不朽 唯物辩证法
3.下列成语没用比喻意义的一项是(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 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B.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C.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 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D.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4.“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中“首先”的含义是( A.强调先后顺序,马克思先参加革命实践活动,然后又进行科学研究。 B.强调马克思先成为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C.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但主要还是一个革命家。 D.强调马克思在革命实践、理论方面的贡献比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5.指出下列破折号的用法 ①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一一老实说,协 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②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一—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 无法预见一一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 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③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 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④“今天好热啊!一一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强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 6.填写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 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
3.下列成语没用比喻意义的一项是( )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 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B.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C.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 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D.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4.“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中“首先”的含义是( ) A.强调先后顺序,马克思先参加革命实践活动,然后又进行科学研究。 B.强调马克思先成为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C.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但主要还是一个革命家。 D.强调马克思在革命实践、理论方面的贡献比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大。 5.指出下列破折号的用法: ①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 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 ) ②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 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 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 ) ③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 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 ④“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强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 说。( ) 6.填写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 的发现,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_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其中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