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写作背景: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年)魏征写给唐太 宗的奏章。贞观初年, 唐太宗励精图治,颇称 英雄。后来却追求珍宝 异物,兴建宫殿苑囿, 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等零 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 唐太 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 宗 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 李 文章语重心长,情感深 厚。 世民
写作背景: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年)魏征写给唐太 宗的奏章。贞观初年, 唐太宗励精图治,颇称 英雄。后来却追求珍宝 异物,兴建宫殿苑囿, 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 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 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 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 文章语重心长,情感深 厚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 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疏,奏议的一种,封建时代臣子 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议论文体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 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疏,奏议的一种,封建时代臣子 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议论文体
思考题 1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 家?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思考题: • 1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 家? •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2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证明了什么观点? •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思考题: 1本段概括了什么普遍规律? 答:善始者繁,克终者寡。 2针对这个规律,作者的主要看法是 什么? 答: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思考题: • 1 本段概括了什么普遍规律? • 答:善始者繁,克终者寡。 • 2针对这个规律,作者的主要看法是 什么? • 答:载舟覆舟,所宜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