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大量的政治诗,其激 进思想和他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 府的不安,被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 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1824年又 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 情,激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 壮阔浩渺的大海。更使诗人留连忘返。临别 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大 海,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 禁地写下了《致大海》
◼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大量的政治诗,其激 进思想和他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 府的不安,被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 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1824年又 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 情,激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 壮阔浩渺的大海。更使诗人留连忘返。临别 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大 海,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 禁地写下了《致大海》
学习目标 ◆学习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 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学习目标 ◆ 学习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 精神。 ◆ 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