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构造 1定义:指同一土层中成分和大小都相近的颗 粒或颗粒集合体相互关系的特征 2分类 层状构造{水平原理 交错错层 构造分类分散构造砂砾石,卵石 裂隙构造粘性土如:黄土 3.工程性质:通常分散构造的工程性质最好, 裂隙状构造中,因裂隙强度低、渗透性大, 工程性质差
土的构造 1.定义:指同一土层中成分和大小都相近的颗 粒或颗粒集合体相互关系的特征。 2.分类: 3.工程性质:通常分散构造的工程性质最好, 裂隙状构造中,因裂隙强度低、渗透性大, 工程性质差。 裂隙构 粘性土 如:黄土 分散构 砂,砾石,卵石 交错错层 水平原理 层状构造 构造分类 造 造
1.1.3土的工程特征 土与其它连续介质的建筑材料,具有下列三个 显著的工程特征: 1.压缩性高反映材料压缩性高低的指标弹性 模量E(土称变形模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有极大 的差别,例如 钢筋E1=21万Mpa;C20混凝土E2=26万Mpa; 卵石E3=50Mpa;饱和细砂E4=10Mpa 2.强度低为抗剪强度,而非抗压、抗拉强度; 3透水性大颗粒之间有无数孔隙
1.1.3 土的工程特征 土与其它连续介质的建筑材料,具有下列三个 显著的工程特征: 1.压缩性高 反映材料压缩性高低的指标弹性 模量E(土称变形模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有极大 的差别,例如: 钢筋 E1=21万Mpa; C20混凝土 E2=2.6万Mpa; 卵石 E3=50Mpa; 饱和细砂 E4=10Mpa. 2.强度低 为抗剪强度 ,而非抗压、抗拉强度; 3.透水性大 颗粒之间有无数孔隙
1.1.4土的形成与工程特性的关系 由于各类土的生成条件不同,它们的工程特性 往往相差悬殊,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搬运、沉积条件 通常流水搬运沉积的土优于风力搬运沉积的土 2沉积年代 通常土的沉积年代越长,土的工程性质越好, 3沉积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所生成的土的工程性质差异 也很大
1.1.4 土的形成与工程特性的关系 由于各类土的生成条件不同,它们的工程特性 往往相差悬殊,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搬运、沉积条件 通常流水搬运沉积的土优于风力搬运沉积的土。 2.沉积年代 通常土的沉积年代越长,土的工程性质越好。 3.沉积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所生成的土的工程性质差异 也很大
12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三相组成是指土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三部分 组成。土中的固体矿物构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间贯穿着 大量的孔隙,孔隙中充满着液体水和气体 ●土体三相比例不同,土的状态和工程性质也随之各异, 例如 固体+气体(液体=0)为干土,此时粘土呈坚硬状态, 砂土呈松散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为湿土,此时粘土多为可塑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0)为饱和土,此时粉细砂或粉土遇 强烈地震,可能产生液化,而使工程遭受破坏;粘土地 基受建筑物荷载作用发生沉降需几十年才能稳定
1.2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三相组成是指土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三部分 组成。土中的固体矿物构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间贯穿着 大量的孔隙,孔隙中充满着液体水和气体。 ●土体三相比例不同,土的状态和工程性质也随之各异, 例如: 固体+气体(液体=0)为干土,此时粘土呈坚硬状态, 砂土呈松散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为湿土,此时粘土多为可塑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0)为饱和土,此时粉细砂或粉土遇 强烈地震,可能产生液化,而使工程遭受破坏;粘土地 基受建筑物荷载作用发生沉降需几十年才能稳定
土的三相组成 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 的三相分散系。 固相—包括多种矿物成分组成 土的骨架,骨架间的空隙为液 相和气相填满,这些空隙是相 互连通的,形成多孔介质; 液相——主要是水(溶解有少量 的可溶盐类); 气相—主要是空气、水蒸气, 有时还有沼气等
土的三相组成 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 的三相分散系。 固相——包括多种矿物成分组成 土的骨架,骨架间的空隙为液 相和气相填满,这些空隙是相 互连通的,形成多孔介质; 液相——主要是水(溶解有少量 的可溶盐类); 气相——主要是空气、水蒸气, 有时还有沼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