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在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有哪些作用?1.2.简述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及功能。3.试述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思考题4.试述土壤腐殖酸的分离过程。5.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贡献?6.生产实践中采用哪些措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2土壤有机质2.1土壤生物的多样性极其功能2.2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功能2.3土壤有机质2.3.3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2.4土壤腐殖质板书设计2.4.1腐殖质组分的分离2.4.2腐殖质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2.4.3腐殖质的性质2.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1.朱祖祥.土壤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王荫槐.土壤肥料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主要3.朱祖祥.土壤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参考资料4.黄昌勇.土壤学.北京:农业出版社,20005.林成谷.土壤学,(北方本,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1.适当增加学生自学的比例。课后自我总2.鼓励学生多看参考文献。结分析3.提出问题,增加学生的能动性。11
11 思考题 1. 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在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2. 简述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及功能。 3. 试述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4. 试述土壤腐殖酸的分离过程。 5. 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贡献? 6. 生产实践中采用哪些措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 板书设计 2 土壤有机质 2.1 土壤生物的多样性极其功能 2.2 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功能 2.3 土壤有机质 2.3.3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2.4 土壤腐殖质 2.4.1 腐殖质组分的分离 2.4.2 腐殖质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 2.4.3 腐殖质的性质 2.5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主要 参考资料 1. 朱祖祥.土壤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2.王荫槐. 土壤肥料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3.朱祖祥.土壤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4. 黄昌勇. 土壤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0 5. 林成谷.土壤学.(北方本,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课后自我总 结分析 1. 适当增加学生自学的比例。 2. 鼓励学生多看参考文献。 3.提出问题,增加学生的能动性
教案(章节备课)章节第三章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土壤孔性、结构性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土壤中孔隙、教学目的结构的概念、类型及对土壤肥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团粒结构的肥力特征及创和要求造机理;物理机械性的概念及与耕性的关系,从而了解土壤物理性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3.1土壤孔性重点难点:掌握土壤孔隙的概念、类型及调控。难点:各级孔隙的计算及土壤比重和容重的区别。重点3.2土壤结构性难点重点:主壤结构性的评价,尤其是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难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3.3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与耕性重点:对粘结性、粘着性及可塑性的理解: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的关系。难点:土壤水分对土壤粘结性和可塑性的影响。3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3.1土壤孔性教法:讲授穿插幻灯片放映,加深学生对土壤孔性的认识。内容:一、土壤孔隙性1.土壤孔性二、土壤相对质量密度(比重)和容重1.土壤相对质量密度(比重)1影响土壤孔性的内因②土壤结构性教学进程③土粒的排列方式(含章节2.影响土壤孔性的外因教学内容、降雨、施肥、灌溉及耕作等外界条件影响土壤孔性。学时分配、3.2土壤结构性教学方法、土壤结构: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辅助手段)称为土壤结构(或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排列情况。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土壤结构性与土壤耕性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土壤的一种重要物理性质。教法:讲授土壤结构性的类型及其评价内容:一、土壤结构的类型及其特性掌握五类土壤结构,即:1.块状结构2.核状结构3.柱状结构4.片状结构12
12 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 第三章 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土壤孔性、结构性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土壤中孔隙、 结构的概念、类型及对土壤肥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团粒结构的肥力特征及创 造机理;物理机械性的概念及与耕性的关系,从而了解土壤物理性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重 点 难 点 3 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3.1 土壤孔性 重点难点: 掌握土壤孔隙的概念、类型及调控。 难点:各级孔隙的计算及土壤比重和容重的区别。 3.2 土壤结构性 重点:土壤结构性的评价,尤其是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 难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 3.3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重点:对粘结性、粘着性及可塑性的理解;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的关系。 难点:土壤水分对土壤粘结性和可塑性的影响。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3 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3.1 土壤孔性 教法:讲授穿插幻灯片放映,加深学生对土壤孔性的认识。 内容: 一、土壤孔隙性 1.土壤孔性 二、土壤相对质量密度(比重)和容重 1.土壤相对质量密度(比重) 1. 影响土壤孔性的内因②土壤结构性 ③土粒的排列方式 2.影响土壤孔性的外因 降雨、施肥、灌溉及耕作等外界条件影响土壤孔性。 3.2 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称为土壤结构(或土壤结构体)。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排列情况。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土壤结构性与土壤耕性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土壤的一种重要物 理性质。 教 法:讲授土壤结构性的类型及其评价 内 容: 一、土壤结构的类型及其特性 掌握五类土壤结构,即: 1.块状结构 2.核状结构 3.柱状结构 4.片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