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质第一节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教学目的:掌握容重的概念及应用;掌握孔隙度和孔隙比的计算以及孔隙分级的方法和各分级孔隙的性质;了解土壤结构性的概念和结构类型,重点掌握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以及土壤结构性的评价与改善。教学内容: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状。一些教材曾把这些内容称为土壤物理性质,其实后者还应包括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土壤热量(参第三章)等内容。土壤孔性就是土壤的孔隙状况。土壤是其极复杂的多孔性。由固体土粒和粒间孔隙所组成。孔隙是容纳水分和空气的空间,土壤孔隙有大有小,大的可通气,小的可蓄水,所以,为了满足作物对水分和空气的需要,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活动,一是要求土壤中孔隙的容积较大,二是要求大小孔隙的搭配和分布较为适当。土壤孔隙度只表示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个笼统的指标,更重要的是大(空气)、小(毛管)孔隙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用来计算孔隙度的容重.也是经常用以计算土壤中某些物质的重量、体积及其换算的数字。容重可以反映主壤的松紧状况松紧度)各种作物对土壤松紧度有一定的要求,应该注意,过松过紧都不适于作物生长。一般来说,旱作物的耕层土壤容重应在1.1-1.3g/cm2较为适宜。土壤的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土壤结构性评价。耕性是在实施一些农业技术措施时,最常遇到的土壤性质。耕性包括耕作的难易-费力与否和费力多少,耕作质量的高低一成块、成型与否及适宜进行耕作的时间多少等三方面内容教学重点:土壤孔性、土壤三相比计算,土壤结构体类型及其与农业的联系,土壤的结持性和土壤的耕性。农业利用上不好的和良好的结构类型。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比重2.容重3.土壤孔隙度4.土壤孔隙比5.当量孔径(有效孔径)6.团粒结构7.土壤结构性8.土壤结构体9.微团粒10.粘团11.微团聚体12.物理机械性13.粘结性14.粘着性15.可塑性16.土壤结构性17.下塑限18.上塑限19.粘着点20.塑性值(塑性指数)21.脱粘点22.耕性23.适耕期24.阿德堡极限(结持常数)二、填空题1.土壤的容重是指,容重的用途有,而土壤的比重是指等。和2.一般矿质土壤的比重为3.砂土的容重于粘土的容重,砂土的总孔度于粘土的总孔度。值相等。4.土壤容重最大极限值是和土壤的和来表示。5.王壤的松紧状况可用主壤的6.某土壤耕层深度为5寸,容重为1.30g/cm,土壤含N量为0.1%,该土壤耕层含N斤/亩7.一般每亩地耕层土壤重斤,孔隙体积约占土壤总体积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教学目的:掌握容重的概念及应用;掌握孔隙度和孔隙比的计算以及孔隙分级的方法和各分级孔隙的性 质;了解土壤结构性的概念和结构类型,重点掌握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以及土壤结构 性的评价与改善。 教学内容: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状。一些教材曾把这些内容称为土壤物理性 质,其实后者还应包括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土壤热量(参第三章)等内容。 土壤孔性就是土壤的孔隙状况。土壤是其极复杂的多孔性。由固体土粒和粒间孔隙所组成。孔隙是 容纳水分和空气的空间,土壤孔隙有大有小,大的可通气,小的可蓄水,所以,为了满足作物对水分和空气的需 要,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活动,一是要求土壤中孔隙的容积较大,二是要求大小孔隙的搭配和分布较为适当。 土壤孔隙度只表示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个笼统的指标,更重要的是大(空气)、小(毛管)孔隙的数 量及其分布情况。用来计算孔隙度的容重,也是经常用以计算土壤中某些物质的重量、体积及其换算的数 字。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松紧状况(松紧度),各种作物对土壤松紧度有一定的要求,应该注意,过松过紧都不 适于作物生长。一般来说,旱作物的耕层土壤容重应在 1.1-1.3g/cm2 较为适宜。 土壤的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土壤结构性评价。 耕性是在实施一些农业技术措施时,最常遇到的土壤性质。耕性包括耕作的难易-费力与否和费力多少,耕作 质量的高低一成块、成型与否及适宜进行耕作的时间多少等三方面内容 教学重点:土壤孔性、土壤三相比计算,土壤结构体类型及其与农业的联系,土壤的结持性和土壤的耕 性。农业利用上不好的和良好的结构类型。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 复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比重 2.容重 3.土壤孔隙度 4.土壤孔隙比 5.当量孔径(有效孔径) 6.团粒结构 7.土壤结构性 8.土壤结构体 9.微团粒 10.粘团 11.微团聚体 12.物理机械性 13.粘结性 14.粘着性 15.可塑性 16.土壤结构性 17.下塑限 18.上塑限 19.粘着点 20.塑性值(塑性指数) 21.脱粘点 22.耕性 23.适耕期 24.阿德堡极限(结持常数) 二、填空题 1.土壤的容重是指 ,而土壤的比重是指 ,容重的用途有 、 和 等。 2.一般矿质土壤的比重为 。 3.砂土的容重 于粘土的容重,砂土的总孔度 于粘土的总孔度。 4.土壤容重最大极限值是和土壤的 值相等。 5.土壤的松紧状况可用土壤的 和 来表示。 6.某土壤耕层深度为 5 寸,容重为 1.30g/cm2 ,土壤含 N 量为 0.1%,该土壤耕层含 N 斤/亩. 7.一般每亩地耕层土壤重 斤,孔隙体积约占土壤总体积
8.土壤结构主要是通过对土壤的影响而起作用的。团粒结构形成的条件有9.形成团粒结构的胶结构物质包括等三类。,在10.农业生产上,较为理想的土壤结构体是质土壤有必要使其形成这种结构体,也可能或有条件形成这种结构体。和等方面。11.土壤结构稳定性有12.土壤粘结、粘着、可塑等性质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而其表现与否和强弱的条件是o质土较差。13.仅从耕性来考虑质土较好,而14.土壤适耕状态时含水量应在土壤可塑性15.生产上判断土壤宜耕状态的主要指标是测定土壤和组成的。16.土壤微结构是由土壤的物质中17.决定土壤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的主要因子是,而同一土壤,影响上述性质的主要因子是18.土壤耕性是指,主要从等方面考虑。19开始产生粘着性的含水量要比开始出现粘结性的含水量20.制约耕作质量好坏的土地物理机械性是21.旱地土壤耕层的通气孔隙占土壤体积的才比较适宜。X容重。22.毛管孔度(%)=和23.土壤结构性评价应考虑两个方面内容。24.团粒结构直径为mm,而mm以下的则称为微团粒。三、填空题<)1.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A.非活性孔隙多B.毛管孔隙多C.通气孔隙多D.通气孔隙少2.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与(c)A.非活性孔隙有关B.毛管孔隙度有关C.通气孔隙度有关D.土壤的通气性没有关系<)3.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A.比重大B.比重小C.容重大D.容重小)4.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A.总孔隙度高,而且非活性孔隙比较多B.总孔隙度高,而且毛管孔隙比较多C.总孔隙度高,而且通气孔隙比较多D.总孔隙度高,而且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5.土壤中所有的团粒结构体都是
8. 土 壤结 构 主要 是 通过 对土 壤 的 影响 而起 作 用的 。团 粒 结构 形 成的 条 件 有 、 、 、 。 9.形成团粒结构的胶结构物质包括 、 、 等三类。 10.农业生产上,较为理想的土壤结构体是 ,在 质土壤有必要使其形成这种结构体, 也可能或有条件形成这种结构体。 11.土壤结构稳定性有 、 和 等方面。 12.土壤粘结、粘着、可塑等性质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而其表现与否和强弱的条件 是 。 13.仅从耕性来考虑 质土较好,而 质土较差。 14.土壤适耕状态时含水量应在土壤可塑性 。 15.生产上判断土壤宜耕状态的主要指标是测定土壤 。 16.土壤微结构是由土壤的物质中 、 和 组成的。 17.决定土壤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的主要因子是 ,而同一土壤,影响上述性质的主要因 子是 。 18.土壤耕性是指 ,主要从 等方面考虑。 19 开始产生粘着性的含水量要比开始出现粘结性的含水量 。 20.制约耕作质量好坏的土地物理机械性是 。 21.旱地土壤耕层的通气孔隙占土壤体积的 才比较适宜。 22.毛管孔度(%)= ×容重。 23.土壤结构性评价应考虑 和 两个方面内容。 24.团粒结构直径为 mm,而 mm 以下的则称为微团粒。 三、填空题 1.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 A.非活性孔隙多 B.毛管孔隙多 C.通气孔隙多 D.通气孔隙少 2.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与 ( C ) A.非活性孔隙有关 B.毛管孔隙度有关 C.通气孔隙度有关 D.土壤的通气性没有关系 3.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 A.比重大 B.比重小 C.容重大 D.容重小 4.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 ( ) A.总孔隙度高,而且非活性孔隙比较多 B.总孔隙度高,而且毛管孔隙比较多 C.总孔隙度高,而且通气孔隙比较多 D.总孔隙度高,而且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 5.土壤中所有的团粒结构体都是 ( )
A.生物稳定性的B.机械稳定性的C.水稳定性D.视具体情况而变化6.土壤单个颗粒只要形成团聚体,其结构()A.一般很好B.一般很坏C.没有变化D.视胶结物质的性质而定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随着有机质含量增减,土壤比重在发生着变化。()2.容重是单位容积土壤的干重。()3.土壤比重大小、容重大小都随土壤疏松程度而变化。()()4.比重和容重大小都可以反映土壤孔隙状况。5.土壤容重随土壤紧实程度而变化,它变化区间最小是零,最大等于土壤比重。()6.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土壤通气透水性却不一定较强。()7.表层土壤比重一般大于底层土壤()8.容重和孔隙度只能表现王壤的松紧状况.而不能表明孔隙分布。()9.砂土松散容重小粘土紧实容重大。()10.土壤的孔隙分布主要是指土壤中各类孔隙所占的比例。()11.粘质土孔隙度大,而砂质土孔隙度小,但粘土通气透水性差,砂土通气透水性强。1(12.团粒结构在任何质地土壤上都可以形成,而且都必须形成。()13.主壤结构性的好环往往反映在王壤孔隙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14.不论旱田土壤还是水田土壤都以具有团粒结构较为理想。()15.砂土适耕期比壤土和粘土都长,这是因为砂土含水量少。()16.土壤微结构是由土壤物质中的骨骼物质有机质和孔隙所组成。()17.判断土壤宜耕性的主要指标是质地状况。()18.完全没有粘结性的土壤也没有可塑性,而粘结性很弱的土壤是不会有明显的可塑性。()19.耕作就是松土。()20.土壤必须年年深耕。()()21.耕作难易和费力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的粘结性和粘着性。22.旱地土壤耕作时,要求土壤表现脆性(酥软结持性),而水田土壤作时,要求土壤表现薄浆结持性(起浆性)。()23.土壤产生塑性的原因是因为土壤中的大多数次粘土矿物呈片状结构。()五、问答题1.说明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的含义,耕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幅度如何?这些能表示土壤的孔隙分布吗?2.划分主壤孔隙类型的依据是什么?理想的孔隙分布是怎样的?3.什么叫土壤结构体?常见的土壤结构体类型有哪些?它们对土壤的生产性状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说创造土壤结构有重要意义?
A.生物稳定性的 B.机械稳定性的 C.水稳定性 D.视具体情况而变化 6.土壤单个颗粒只要形成团聚体,其结构 ( ) A.一般很好 B.一般很坏 C.没有变化 D.视胶结物质的性质而定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随着有机质含量增减,土壤比重在发生着变化。 ( ) 2.容重是单位容积土壤的干重。 ( ) 3.土壤比重大小、容重大小都随土壤疏松程度而变化。 ( ) 4.比重和容重大小都可以反映土壤孔隙状况。 ( ) 5.土壤容重随土壤紧实程度而变化,它变化区间最小是零,最大等于土壤比重。 ( ) 6.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土壤通气透水性却不一定较强。 ( ) 7.表层土壤比重一般大于底层土壤。 ( ) 8.容重和孔隙度只能表现土壤的松紧状况,而不能表明孔隙分布。 ( ) 9.砂土松散容重小,粘土紧实容重大。 ( ) 10.土壤的孔隙分布主要是指土壤中各类孔隙所占的比例。 ( ) 11.粘质土孔隙度大,而砂质土孔隙度小,但粘土通气透水性差,砂土通气透水性强。 ( ) 12.团粒结构在任何质地土壤上都可以形成,而且都必须形成。 ( ) 13.土壤结构性的好坏,往往反映在土壤孔隙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 ) 14.不论旱田土壤还是水田土壤都以具有团粒结构较为理想。 ( ) 15.砂土适耕期比壤土和粘土都长,这是因为砂土含水量少。 ( ) 16.土壤微结构是由土壤物质中的骨骼物质,有机质和孔隙所组成。 ( ) 17.判断土壤宜耕性的主要指标是质地状况。 ( ) 18.完全没有粘结性的土壤也没有可塑性,而粘结性很弱的土壤是不会有明显的可塑性。( ) 19.耕作就是松土。 ( ) 20.土壤必须年年深耕。 ( ) 21.耕作难易和费力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的粘结性和粘着性。 ( √ ) 22.旱地土壤耕作时,要求土壤表现脆性(酥软结持性),而水田土壤作时,要求土壤表现薄浆结持性(起浆 性)。 ( ) 23.土壤产生塑性的原因是因为土壤中的大多数次粘土矿物呈片状结构。 ( ) 五、问答题 1.说明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的含义,耕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幅度如何?这些能表示土壤的孔 隙分布吗? 2.划分土壤孔隙类型的依据是什么?理想的孔隙分布是怎样的? 3.什么叫土壤结构体?常见的土壤结构体类型有哪些?它们对土壤的生产性状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说 创造土壤结构有重要意义?
4.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有作用及意义有哪些?5.试述各分级孔隙的特点和性质。6.什么叫主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性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7.为什么说粒状-团粒状结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理想的结构?创造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8.试述生产上采用“冻堡”和“晒堡”的意义和作用。9.耕性包括哪些与耕作措施有关的内容?判断土壤耕性好坏的根据是什么?10.在影响土壤耕作质量的因素和条件中掌握土壤含水量至关重要,为什么?11.改良耕性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12.什么是土壤的结持性?结持性的主要类型有几种?13.主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是如何产生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4.对粘土在耕作过程中,要掌握“火候”是什么意思?15.为什么是土壤粘粒含量是产生粘结、粘着、可塑等性质的基础,而水分是各种性质表现与否和强弱的条件?16.碱性土为什么物理机械性很差?17.什么是土壤适耕期?在生产上有何意义?18.什么是少耕和免耕?六、计算题某土壤样品体积为300cm,烘干重为450g,求该土壤的容重是多少?如果该土壤的总孔隙度是43%该主壤的比重是多少?第二节土壤胶体和土壤的吸收性能教学目的:了解土壤胶体的概念和电荷产生的机制;土壤吸收性能及主要类型。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有关内容,阳离子交换量、影响阳离子交换的因素及主要土壤阳离子代换能力等;教学内容:土壤胶体的概念和电荷产生的机制。土壤胶体即是一种分散系统。一般情况下,土壤胶体的分散相是细土粒而分散介质是土壤溶液,就是在水分含量很少时也是如此。土壤学上把全部粘粒都归之为胶体范围。土壤胶体的大部分物质是无机胶体,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粘土矿物(参第一章),即小于1mm的细粒还有一部分无机胶体如氧化硅、氧化铝、铁等。它们的活性较大常在其它晶质胶体的表面上形成薄膜。就数量而言,有机胶体一一腐殖质虽然很小,但它所起的作用却很大。土壤胶体大小的上限所以比一般胶体大10-20倍,其主要缘故就是这些腐殖质细粒(或一定形胶体)在运动过程中与较大的无机颗粒结合在一起从而以自已的性质赋予了这些较大的颗粒,并使之呈现了胶体性状。土壤吸收性有两种意义:广义的吸收性是包括了五种吸收类型的总称:狭义的就专指土壤的离子代换吸附。现代文献中所谈到的多专指狭义的吸收(附性。本章的重点是阳离子代换作用和土壤胶体的有关内容。阴离子吸附主要涉及到磷酸的固定等,也应予以注意。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有关内容: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阳离子交换量、影响阳离子交换的因素及主要土壤阳离子代换能力。教学重点:土壤胶体电性,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产生的机制
4.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有作用及意义有哪些? 5.试述各分级孔隙的特点和性质。 6.什么叫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性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 7.为什么说粒状-团粒状结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理想的结构?创造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8.试述生产上采用“冻垡”和“晒垡”的意义和作用。 9.耕性包括哪些与耕作措施有关的内容?判断土壤耕性好坏的根据是什么? 10.在影响土壤耕作质量的因素和条件中,掌握土壤含水量至关重要,为什么? 11.改良耕性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12.什么是土壤的结持性?结持性的主要类型有几种? 13.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是如何产生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4.对粘土在耕作过程中,要掌握“火候”是什么意思? 15.为什么是土壤粘粒含量是产生粘结、粘着、可塑等性质的基础,而水分是各种性质表现与否和强弱 的条件? 16.碱性土为什么物理机械性很差? 17.什么是土壤适耕期?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18.什么是少耕和免耕? 六、计算题 某土壤样品体积为 300cm3,烘干重为 450g,求该土壤的容重是多少?如果该土壤的总孔隙度是 43%, 该土壤的比重是多少? 第二节 土壤胶体和土壤的吸收性能 教学目的:了解土壤胶体的概念和电荷产生的机制;土壤吸收性能及主要类型。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有关 内容,阳离子交换量、影响阳离子交换的因素及主要土壤阳离子代换能力等; 教学内容:土壤胶体的概念和电荷产生的机制。土壤胶体即是一种分散系统。一般情况下,土壤胶体的分 散相是细土粒,而分散介质是土壤溶液,就是在水分含量很少时也是如此。土壤学上把全部粘粒都归之为胶 体范围。土壤胶体的大部分物质是无机胶体,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粘土矿物(参第一章),即小于 1mm 的细粒, 还有一部分无机胶体如氧化硅、氧化铝、铁等。它们的活性较大,常在其它晶质胶体的表面上形成薄膜。 就数量而言,有机胶体――腐殖质虽然很小,但它所起的作用却很大。土壤胶体大小的上限所以比一般胶体 大 10-20 倍,其主要缘故就是这些腐殖质细粒(或一定形胶体)在运动过程中与较大的无机颗粒结合在一起, 从而以自己的性质赋予了这些较大的颗粒,并使之呈现了胶体性状。 土壤吸收性有两种意义:广义的吸收性是包括了五种吸收类型的总称;狭义的就专指土壤的离子代换 吸附。现代文献中所谈到的多专指狭义的吸收(附)性。本章的重点是阳离子代换作用和土壤胶体的有关内 容。阴离子吸附主要涉及到磷酸的固定等,也应予以注意。 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有关内容: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阳离子交换量、影响阳离子交换的因素及主要 土壤阳离子代换能力。 教学重点:土壤胶体电性, 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产生的机制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吸收性2.永久电荷3.可变电荷4.阳离子交换任用5.阳离子交换量(CEC)6.盐基饱和度7.阴离子交换作用8.机械吸收性差9.物理吸收性差10.化学吸收性能11.生物吸收性能12.物理化学吸收性能二、填空题1.土壤所以能吸附阳离子,这是因为并说明胶体颗粒在外电场力作用下极方向运动。和和2.土壤胶体可分为三大类。胶体两大特性是3.整个土壤胶体分散系可分为三大部分,其中胶核的成分由等的分子团组成。和4.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又称为两类。。土壤离子代换可分为5.土壤胶体永久电荷产生的原因是??,和④6.土壤胶体可变电荷产生的原因是①和三个方面。7.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包括②?8.土壤阳离子代换力的大小决定于①??9.土壤阳离子交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10.磷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土壤中,都易发生固定作用,这是因为11.吸附态H+和AI2+能使土壤呈酸性反应,这是因为12.砂土保肥力远低于粘土这是因为13.南方土壤比较粘重,但其保肥力却低于北方相同质地的土壤,这是因为14.测定土壤阳离子代换量要求PH条件为这是因为和15.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有16.土壤永久电荷的载体是0和两类。17.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18.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中,其中致酸离子是最主要的致碱离子是三、选择题()1.土壤胶体是A.一种矿物B.很小的土壤颗粒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D.原生矿物()2.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钙盐,土壤颗粒会A.更加分散B.团聚在一起C.没有任何变化D.带有更多的电荷()3.土壤吸附阴离子的结果是A.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增大
复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吸收性 2.永久电荷 3.可变电荷 4.阳离子交换任用 5.阳离子交换量(CEC) 6.盐基饱和度 7.阴离子交换作用 8.机械吸收性差 9.物理吸收性差 10.化学吸收性能 11.生物吸收性能 12.物理化学吸收性能 二、填空题 1.土壤所以能吸附阳离子,这是因为 ,并说明胶体颗粒在外电场力作用下 极方向运 动。 2.土壤胶体可分为 , 和 三大类。胶体两大特性是 和 。 3. 整个土壤胶体分散系可分为_、_、_三大部分,其中胶核的成分由_、 _、_等的分子团组成。 4.土壤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又称为 。土壤离子代换可分为 和 两类。 5.土壤胶体永久电荷产生的原因是 。 6.土壤胶体可变电荷产生的原因是① ,② ,③ ,和④ 。 7.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8.土壤阳离子代换力的大小决定于① ,② ,③ 。 9.土壤阳离子交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① ,② ,③ 。 10.磷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土壤中,都易发生固定作用,这是因为 。 11.吸附态 H+和 Al2+能使土壤呈酸性反应,这是因为 。 12.砂土保肥力远低于粘土,这是因为 。 13.南方土壤比较粘重,但其保肥力却低于北方相同质地的土壤,这是因为 。 14.测定土壤阳离子代换量,要求 PH 条件为 ,这是因为 。 15.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有 , 和 。 16.土壤永久电荷的载体是 。 17.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 和 两类。 18.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中, 其中致酸离子是 和 , 最主要的致碱离子 是 。 三、选择题 1.土壤胶体是 ( ) A.一种矿物 B.很小的土壤颗粒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原生矿物 2.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钙盐,土壤颗粒会 ( ) A.更加分散 B.团聚在一起 C.没有任何变化 D.带有更多的电荷 3.土壤吸附阴离子的结果是 ( ) A.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