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导学案 主备人:张胜华 教学要点: 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概念;2.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 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预习案: 1.预习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2-4页,理解“以意逆志,知 人论世”的概念含义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2.预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内容,结合 自身感受,体会作者的愿望意图: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意图是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导学案 主备人:张胜华 教学要点: 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概念; 2.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 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预习案: 1.预习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4 页,理解“以意逆志,知 人论世”的概念含义;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2. 预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内容,结合 自身感受,体会作者的愿望意图: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意图是: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作者意图是: 3.预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和《声 声慢·寻寻觅觅》,体会其情感有何不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晩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鸥鹭。 作者情感是: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情感是: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淸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情感是: 探究案:
作者意图是: 3.预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和《声 声慢·寻寻觅觅》,体会其情感有何不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鸥鹭。 作者情感是: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情感是: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情感是: 探究案:
1.理解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 分析两首诗中各是哪几句体现作者愿望意图 2.理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和《声 声慢·寻寻觅觅》的内容,分析其情感、风格有何不同?试探究形成其不同情感、 风格的原因? 3.结合李清照生平经历对诗歌情感、风格的影响,分析陶渊明、杜甫、李 白、李商隐等生平为人和作品特点的关系? 4.欣赏下列边塞诗,你会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1.理解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 分析两首诗中各是哪几句体现作者愿望意图。 2.理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和《声 声慢·寻寻觅觅》的内容,分析其情感、风格有何不同?试探究形成其不同情感、 风格的原因? 3. 结合李清照生平经历对诗歌情感、风格的影响,分析陶渊明、杜甫、李 白、李商隐等生平为人和作品特点的关系? 4.欣赏下列边塞诗,你会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盛唐:(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2)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2)碛里征人三十万, 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宋代:(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2)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训练案 1.背诵预习案和探究案中引用的诗歌,把其作为写作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2.预习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诗歌,大致了解文本选 材的特点。 3.学习本课,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随笔,如:诗歌情感主 旨、作者、读者三者关系等。(写在作文本上,题目自拟) 《湘夫人》导学案 主备人:张胜华 教学要点: 1.温习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2.疏通、积累课文字词句式
盛唐: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⑵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⑵碛里征人三十万,一 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宋代:⑴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⑵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训练案: 1. 背诵预习案和探究案中引用的诗歌,把其作为写作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2. 预习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诗歌,大致了解文本选 材的特点。 3. 学习本课,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随笔,如:诗歌情感主 旨、作者、读者三者关系等。(写在作文本上,题目自拟) 《湘夫人》导学案 主备人:张胜华 教学要点: 1.温习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2.疏通、积累课文字词句式;
3.熟读、背诵课文; 3.理解文章的主旨,赏析文章的艺术手 法 第一课时 预习案: 1.温习作家作品及其相关文学常识: (1)屈原: (2)《楚辞》及“楚辞体”: (3)相关知识: 2.参照课文注释,自查工具书,翻译课文
3.熟读、背诵课文; 3.理解文章的主旨,赏析文章的艺术手 法。 第一课时 预习案: 1.温习作家作品及其相关文学常识: (1)屈原: (2)《楚辞》及“楚辞体”: (3)相关知识: 2.参照课文注释,自查工具书,翻译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