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2018级三班张晓娜 【课程标准】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 界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为教材第五单元第15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探寻新航 路的热潮”“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1500年是世界 历史的转折点,此前世界各地区相对平行、各自独立发展,有些地区几乎与世隔 绝;1500年之后的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这中间的关键就是本节课所要学 习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历 史地理甚至社会文化背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 国外市场的经济原因是其向外发展的根源:此外“黄金热、香料说、宗教扩展说” 等原因也是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另外也要看到新航路能够开辟离不开一些客 观条件的支持,如地圆学说,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等。理解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后,就要了解如何开辟新航路,紧密结合教学挂图或教学课件,从时间、空间等 不同维度带领学生参与到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从迪亚士、哥伦布到麦哲伦的航行 故事中感受事情发展变化过程。新航路开辟后给西方、给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 么影响,有积极有消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分析。 【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从 能力上来说,要能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 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学生能够学握新航路的基本内涵及 开辟的过程,能够绘制历史图表,概括当时著名航海家航行路线和影响。(历史 解释,时空观念) 2.运用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 看本质的能力。(史料实证)
《第 15 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2018 级三班张晓娜 【课程标准】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 界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为教材第五单元第 15 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探寻新航 路的热潮”“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1500 年是世界 历史的转折点,此前世界各地区相对平行、各自独立发展,有些地区几乎与世隔 绝;1500 年之后的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这中间的关键就是本节课所要学 习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历 史地理甚至社会文化背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 国外市场的经济原因是其向外发展的根源;此外“黄金热、香料说、宗教扩展说” 等原因也是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另外也要看到新航路能够开辟离不开一些客 观条件的支持,如地圆学说,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等。理解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后,就要了解如何开辟新航路,紧密结合教学挂图或教学课件,从时间、空间等 不同维度带领学生参与到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从迪亚士、哥伦布到麦哲伦的航行 故事中感受事情发展变化过程。新航路开辟后给西方、给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 么影响,有积极有消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分析。 【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从 能力上来说,要能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 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学生能够掌握新航路的基本内涵及 开辟的过程,能够绘制历史图表,概括当时著名航海家航行路线和影响。(历史 解释,时空观念) 2. 运用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 看本质的能力。(史料实证)
3.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必然性,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洋,伴随着人类生生不息的成长!而海洋意识与海洋发展战略,对每 个国家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也是很多国家民 族的历史都证明了的一个事实。” 教师提问:大家能结合我们之前所学过的历史,来谈谈你对“向海而兴,背 海而衰”的理解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中国的汉朝,不仅有路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它开辟了从 南海通往印度洋的航线,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远洋航线,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海外贸易路线。 到了明朝,郑成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次数之多, 规模之大,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向海而兴,中国自古就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中国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到1433 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为什么要使它们停止…至今仍是个谜。但值得 注意的是,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 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 背海而衰,中国的近代史深深给我们上了一课。 中国虽然停止了远航探险,但是西方却没有。大家来对比一下“1420年欧 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和“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
3.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必然性,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洋,伴随着人类生生不息的成长!而海洋意识与海洋发展战略,对每一 个国家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也是很多国家民 族的历史都证明了的一个事实。” 教师提问:大家能结合我们之前所学过的历史,来谈谈你对“向海而兴,背 海而衰”的理解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中国的汉朝,不仅有路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它开辟了从 南海通往印度洋的航线,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远洋航线,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海外贸易路线。 到了明朝,郑成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次数之多, 规模之大,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向海而兴,中国自古就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中国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到 1433 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为什么要使它们停止……至今仍是个谜。但值得 注意的是,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 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 背海而衰,中国的近代史深深给我们上了一课。 中国虽然停止了远航探险,但是西方却没有。大家来对比一下“1420 年欧 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和“1620 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学生以前的学习内容,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可以建立 起知识间的联系。两段完全相反的观点,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讲述: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 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第15课《探寻新航 路》。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先来解决一个疑惑,何谓新航路?或者说,新航路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总结答案。 教师总结并提问:15一16世纪,西欧各因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 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只有定义,并不能解决老师的疑惑,西欧国家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航路 的“新”在什么地方?新航路如何开辟的?新航路开辟有何影响? 一、《向海洋出发一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教师展示PPT并提问:让我们从定义出发,开启第一章内容:《向海洋出发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新”就有“旧”,旧航路是什么情况呢?大家一起来 看这张“旧航路”地图 学生活动:观看PPT,完成提问。 教师总结:“旧商路”特点: 1、都经过地中海: 2、沟通欧亚两洲: 3、欧亚之间贸易要经过阿拉伯、意大利商人中转。 教师提问:用PPT展示史料参考,己有旧商路,为何还要再开新航路? 材料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 因。” 材料二:“14一15世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讲:东方 “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对此深信不疑。哥伦布说:“黄金是一个令人 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设计意图】回顾学生以前的学习内容,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可以建立 起知识间的联系。两段完全相反的观点,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讲述: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第 15 课《探寻新航 路》。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先来解决一个疑惑,何谓新航路?或者说,新航路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总结答案。 教师总结并提问:15—16 世纪,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 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只有定义,并不能解决老师的疑惑,西欧国家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航路 的“新”在什么地方?新航路如何开辟的?新航路开辟有何影响? 一、《向海洋出发——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教师展示 PPT 并提问:让我们从定义出发,开启第一章内容:《向海洋出发——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新”就有“旧”,旧航路是什么情况呢?大家一起来 看这张“旧航路”地图 学生活动:观看 PPT,完成提问。 教师总结:“旧商路”特点: 1、都经过地中海; 2、沟通欧亚两洲; 3、欧亚之间贸易要经过阿拉伯、意大利商人中转。 教师提问:用 PPT 展示史料参考,已有旧商路,为何还要再开新航路? 材料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 因。” 材料二:“14—15 世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讲:东方 “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对此深信不疑。哥伦布说:“黄金是一个令人 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材料三:“14世纪西欧人口在黑死病的锐减后开始步入急剧增长期,从而 加剧了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迫使各国向外扩张以争夺新的生存空间。” 材料四:“东西方贸易失衡引起的贵金属短缺是中世纪惯有的情况,与资本 主义无关,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种短缺可能变得更加严重了。” 材料五:“西班牙人佩着利刃,携着圣经,把那里土人的肉身残杀了,然后 又把他们的灵魂超送到他们向来不认识的救世主上帝处去。”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航路”与“新航路”的对比,和开辟新航路的原因的 提问,使同学们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加深了解。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香料黄金说”“土地扩张说”“东 西方贸易失衡说”“宗教扩张说”,其中“资本主义萌芽说”是其开辟的根本原 因。正是因为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所以西方的欧洲人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机遇。 二、《向海洋发展一一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师讲述:茫茫海洋,时代先锋,我们先来认识4位航海先锋人物 成也海角、亡也海角的探险家一一迪亚士 独枪然而涕下的发现者一一哥伦布 是大英雄,还是刽子手?一一达迦马 第一个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一一麦哲伦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不难发现,非洲大陆就像一个大楔子,深深地嵌入大西 洋和印度洋之间。这个“楔子”的最尖端,就是曾经令无数航海家望而生畏的“好 望角”。它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亚士于1488年发现,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 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在迪亚士心中,他一直梦想去的地方是东方的印度。 到了1500年5月12日,葡萄牙航海家在经过好望角附近,他们遇到了大风 暴,有4艘船被毁和打翻,船上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迪亚士,迪亚士曾闯过 了印度航线的最艰险的道路,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到达真正的印度。 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了他认为的他自己没 有到过的“新大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
材料三:“14 世纪西欧人口在黑死病的锐减后开始步入急剧增长期,从而 加剧了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迫使各国向外扩张以争夺新的生存空间。” 材料四:“东西方贸易失衡引起的贵金属短缺是中世纪惯有的情况,与资本 主义无关,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种短缺可能变得更加严重了。” 材料五:“西班牙人佩着利刃,携着圣经,把那里土人的肉身残杀了,然后 又把他们的灵魂超送到他们向来不认识的救世主上帝处去。”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航路”与“新航路”的对比,和开辟新航路的原因的 提问,使同学们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加深了解。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香料黄金说”“土地扩张说”“东 西方贸易失衡说”“宗教扩张说”,其中“资本主义萌芽说”是其开辟的根本原 因。正是因为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所以西方的欧洲人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机遇。 二、《向海洋发展——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师讲述:茫茫海洋,时代先锋,我们先来认识 4 位航海先锋人物。 成也海角、亡也海角的探险家——迪亚士 独怆然而涕下的发现者——哥伦布 是大英雄,还是刽子手?——达迦马 第一个环球航海的探险家——麦哲伦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不难发现,非洲大陆就像一个大楔子,深深地嵌入大西 洋和印度洋之间。这个“楔子”的最尖端,就是曾经令无数航海家望而生畏的“好 望角”。它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亚士于 1488 年发现,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 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在迪亚士心中,他一直梦想去的地方是东方的印度。 到了 1500 年 5 月 12 日,葡萄牙航海家在经过好望角附近,他们遇到了大风 暴,有 4 艘船被毁和打翻,船上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迪亚士,迪亚士曾闯过 了印度航线的最艰险的道路,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到达真正的印度。 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了他认为的他自己没 有到过的“新大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
“印第安人”,实际上他确实达到了“新大陆”,而这个“新大陆”是之前并未 被世界发现的美洲地区。 但这一切,哥伦布并不知道。 哥伦布的遗嘱中这样写道:“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在后来彻底明白了一种 思想…承万能的主宰,我在1492年登上了印度大陆…” 真正到达印度的是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他开辟了西欧直达印度的海路, 他开创的新航线,开辟了欧洲进行殖民掠夺扩张的新时代。 达伽马在第二次印度探险,他捕俘了一艘阿拉伯商船并将船上几百名乘客 包括妇女儿童全部烧死。据一名葡萄牙目击者叙述:“…在持续了长时间的战 斗之后,司令以残暴和最无人性的手段烧毁了那只船,烧死了船上所有的人。” 据说,达伽马此次航行掠夺而来的东方珍品:香料、丝绸、宝石等,其所得 纯利竞超过第二次航行总费用的60倍以上。 麦哲伦:葡萄牙人,为西班牙王室效力探险。1519年一1521年率领船队完 成环航地球,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的部族冲突中被当地居民砍死。船上的 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茫茫海洋,时代先锋,让我们再来重走这4位航海家的航线路线。(展示绘 制地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结合PPT,理清四位著名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过程。 教师提问:对比4位航海家,我们会发现支持他们的国家不是西班牙就是葡萄牙, 为什么呢?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晚期,两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专制体制在航海行动上具 有很大的政治、经济优势。(展示葡萄牙政府为纪念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建立 的发现者纪念碑并补充讲述亨利王子的航海故事) 得出结论:国家的支持 材料二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出发进行海上探险。 (展示西班牙、葡萄牙的地理地图) 得出结论:优越的地理位置,靠海而兴。 材料三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
“印第安人”,实际上他确实达到了“新大陆”,而这个“新大陆”是之前并未 被世界发现的美洲地区。 但这一切,哥伦布并不知道。 哥伦布的遗嘱中这样写道:“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在后来彻底明白了一种 思想……承万能的主宰,我在 1492 年登上了印度大陆……” 真正到达印度的是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他开辟了西欧直达印度的海路, 他开创的新航线,开辟了欧洲进行殖民掠夺扩张的新时代。 达伽马在第二次印度探险,他捕俘了一艘阿拉伯商船并将船上几百名乘客, 包括妇女儿童全部烧死。据一名葡萄牙目击者叙述:“……在持续了长时间的战 斗之后,司令以残暴和最无人性的手段烧毁了那只船,烧死了船上所有的人。” 据说,达伽马此次航行掠夺而来的东方珍品:香料、丝绸、宝石等,其所得 纯利竟超过第二次航行总费用的 60 倍以上。 麦哲伦:葡萄牙人,为西班牙王室效力探险。1519 年—1521 年率领船队完 成环航地球,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的部族冲突中被当地居民砍死。船上的 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茫茫海洋,时代先锋,让我们再来重走这 4 位航海家的航线路线。(展示绘 制地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结合 PPT,理清四位著名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过程。 教师提问:对比 4 位航海家,我们会发现支持他们的国家不是西班牙就是葡萄牙, 为什么呢?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15 世纪晚期,两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专制体制在航海行动上具 有很大的政治、经济优势。(展示葡萄牙政府为纪念亨利王子逝世 500 周年建立 的发现者纪念碑并补充讲述亨利王子的航海故事) 得出结论:国家的支持 材料二 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出发进行海上探险。 (展示西班牙、葡萄牙的地理地图) 得出结论:优越的地理位置,靠海而兴。 材料三 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而且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