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 习题集 海南大学农学院土化教研组 2010年2月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 一、形成土壤的主要矿物和岩石 1、成土的主要矿物 2、成土的主要岩石 二、岩石的风化与母质的形成 1、岩石风化的类型 2、风化产物的性质 3、母质的类型 三、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级及其性质 1、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级 2、各粒级的主要特性 四、土壤质地 1、土壤质地分类 2、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3、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改良 重点: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及土壤质地的改良
《土壤肥料学》 习题集 海南大学农学院土化教研组 2010年2月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 一、形成土壤的主要矿物和岩石 1、成土的主要矿物 2、成土的主要岩石 二、岩石的风化与母质的形成 1、岩石风化的类型 2、风化产物的性质 3、母质的类型 三、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级及其性质 1、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级 2、各粒级的主要特性 四、土壤质地 1、土壤质地分类 2、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3、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改良 重点: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及土壤质地的改良
难点:形成土壤主要矿物岩石的认别和母质类型的划分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 一、土辩有机质的来源和类型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类型 2、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3、影响士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三、土壤腐殖质 1、腐殖组分的分离 2、腐殖酸的性质 四、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调节 1、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重要作用 2、土壤有机质的圆节 重点: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和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难点: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一、土壤孔性 2、土壤容重 3、土壤孔隙状况 二、 土壤结构性 1、土罐结构的类型 2、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3、创造闭粒结构的措施 三、土壤耕性 1、衡量土壤耕性的标准 2、士壤耕性与粘结性、可塑性的关系 3、土壤宜耕性 重点:土壤孔性、结构性、耕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难点:土壤结构的形成 第四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 土壤水分 1、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 2、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及其土壤水分有效性 3、土壤水分的能量状况 4、土壤水分的运动 土壤空气
难点:形成土壤主要矿物岩石的认别和母质类型的划分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类型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类型 2、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3、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三、 土壤腐殖质 1、腐殖组分的分离 2、腐殖酸的性质 四、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调节 1、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重要作用 2、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重点: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和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难点: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一、 土壤孔性 1、土壤比重 2、土壤容重 3、土壤孔隙状况 二、 土壤结构性 1、土壤结构的类型 2、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3、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 三、 土壤耕性 1、衡量土壤耕性的标准 2、土壤耕性与粘结性、可塑性的关系 3、土壤宜耕性 重点:土壤孔性、结构性、耕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难点:土壤结构的形成 第四章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 一、 土壤水分 1、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 2、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及其土壤水分有效性 3、土壤水分的能量状况 4、土壤水分的运动 二、 土壤空气
1、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2、土壤通气性的机制 3、土壤通气性的指标 三、 土壤热量状况 1、土壤热量的来源 2、土壤的热性质 3、土壤温度的变化 重点: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的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难点:土壤水分的能量状态 第五章土壤胶体和土壤吸收性能 十增胶体 1、土壤胶体的种类 2、土城胶体的构情 3、土壤胶体的特性 一、 土壤吸收性能 1、土壤吸收性能的概念 2、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1、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2、土塞阳离子交换品 3、盐基饱和度 4、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 四、土壤的阴离子交换作用 1、阴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2、土壤中阴离子的类型 重点: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难点:土壤胶体的构造 第六章 土壤酸碱性 一、土壤酸碱性 1,土壤中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来源 2、土壤酸度 3、土壤碱度 4、土壤反应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5、土城酸诚性调节 二、土壤缓冲性能 1、土壤缓冲中性能的机削 2、土壤缓冲作用的重要性 重点:土壤酸度的类型和土壤反应与土壤中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难点:土壤酸度的类型与土壤缓冲作用机制 第七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1、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2、土壤通气性的机制 3、土壤通气性的指标 三、 土壤热量状况 1、土壤热量的来源 2、土壤的热性质 3、土壤温度的变化 重点: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的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难点:土壤水分的能量状态 第五章 土壤胶体和土壤吸收性能 一、 土壤胶体 1、土壤胶体的种类 2、土壤胶体的构造 3、土壤胶体的特性 二、 土壤吸收性能 1、土壤吸收性能的概念 2、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 三、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1、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3、盐基饱和度 4、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 四、土壤的阴离子交换作用 1、阴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2、土壤中阴离子的类型 重点: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难点:土壤胶体的构造 第六章 土壤酸碱性 一、土壤酸碱性 1,土壤中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来源 2、土壤酸度 3、土壤碱度 4、土壤反应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5、土壤酸碱性调节 二、土壤缓冲性能 1、土壤缓冲性能的机制 2、土壤缓冲作用的重要性 重点:土壤酸度的类型和土壤反应与土壤中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难点:土壤酸度的类型与土壤缓冲作用机制 第七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植物体的元素组成 2、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条件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分组 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根部对养分的吸假 2、叶部对养分的吸收 2、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三、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 2、限制因子律 4、报递诚律与米采利希学说 重点: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与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和施肥原理 难点:植物吸收养分机理 第八章氮肥 作物的氮素营养 1、作物体内氨的含量和分布 2、作物的铵态氨和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3、作物的氮素缺乏症状 二、十塘氛素 1、土壤中氮的含量和形态 2、土壤氮素平衡 三、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1、铵态氮肥 2、硝态氮肥 3、酰胺态氮肥 四、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1、氮肥的合理分配 2、提高氮巴利用率的措恤 重点:氮肥的性质和施用技术 难点:作物氮素营养特点及土壤中氨的转化 第九章磷肥 一、作物的磷素营养 1、作物体内磷的含量与分布 2,作物对磷的吸收 3、作物缺磷症状 二、土壤磷素 1、土壤磷素的含量和形态 2、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植物体的元素组成 2、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条件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分组 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2、叶部对养分的吸收 2、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三、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 2、限制因子律 4、报酬递减律与米采利希学说 重点: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与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和施肥原理 难点:植物吸收养分机理 第八章 氮肥 一、作物的氮素营养 1、作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 2、作物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3、作物的氮素缺乏症状 二、土壤氮素 1、土壤中氮的含量和形态 2、土壤氮素平衡 三、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1、铵态氮肥 2、硝态氮肥 3、酰胺态氮肥 四、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1、氮肥的合理分配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重点:氮肥的性质和施用技术 难点:作物氮素营养特点及土壤中氮的转化 第九章磷肥 一、作物的磷素营养 1、作物体内磷的含量与分布 2,作物对磷的吸收 3、作物缺磷症状 二、土壤磷素 1、土壤磷素的含量和形态 2、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
三、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1、水溶性磷肥 2、弱酸溶性磷肥 3、难溶性磷肥 四、磺把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1、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 2、根据作物需磷特性和轮作制度合理分配施用 3、根据磷肥特性合理分配施用 4、氮、磷配合施用 重点:常用磷肥的性质和施用技术 难点:土壤中磷素的固定机制 第十章钾肥 一、作物的钾素营养 1、作物体内钾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2、作物缺钾的症状 土壤钾素 1、土壤中钾素的含量,和形态 2、土壤钾素的平衡 三、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1、氯化钾 2、硫酸钾 3、草木灰 四、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1、钾肥的合理分配 2、钾肥的施用技术 重点:常用钾肥的性质和施用 难点:土壤钾素的固定 第十一章 微量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 一、微量元素肥料 1、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 2、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形态及有效性 3、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技术 二、复合肥料 1、复合即料的概念 2、复合肥料的优缺点 3、复合肥料的施用 重点:复合肥料的优缺点与施用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难点: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及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第十二章粪尿肥和堆沤肥
三、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1、水溶性磷肥 2、弱酸溶性磷肥 3、难溶性磷肥 四、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1、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 2、根据作物需磷特性和轮作制度合理分配施用 3、根据磷肥特性合理分配施用 4、氮、磷配合施用 重点:常用磷肥的性质和施用技术 难点:土壤中磷素的固定机制 第十章 钾肥 一、作物的钾素营养 1、作物体内钾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2、作物缺钾的症状 二、土壤钾素 1、土壤中钾素的含量.和形态 2、土壤钾素的平衡 三、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1、氯化钾 2、硫酸钾 3、草木灰 四、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1、钾肥的合理分配 2、钾肥的施用技术 重点:常用钾肥的性质和施用 难点:土壤钾素的固定 第十一章 微量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 一、微量元素肥料 1、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 2、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形态及有效性 3、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技术 二、复合肥料 1、复合肥料的概念 2、复合肥料的优缺点 3、复合肥料的施用 重点:复合肥料的优缺点与施用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难点: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及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第十二章 粪尿肥和堆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