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振荡条件 1、起振条件: T>1 振幅起振条件:|T|=|A|·|F|>1 相位起振条件:qr(o)=qA+pr=2nπ(n=0,1,2,3.) 2、平衡条件: T=1 振幅平衡条件:|T|=|A|·|F|=1 相位平衡条件:qr(o)=A+pr=2nπ(n=0,1,2,3., 相位平衡条件的含义--建立正反馈 满足振荡平衡条件时,经过稳幅过程实现等幅输出
2、平衡条件: T=1 振幅平衡条件: |T|=|A|•|F| =1 相位平衡条件: T()=φA+φ F=2n (n=0,1,2,3…) 相位平衡条件的含义----建立正反馈 满足振荡平衡条件时,经过稳幅过程实现等幅输出。 1、 起振条件: T>1 振幅起振条件:|T|=|A|•|F| >1 相位起振条件: T()=φA+φ F=2n (n=0,1,2,3…) 二、振荡条件
3、振荡稳定条件 当振荡器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失去平衡后 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能够在原平衡 状态附近重建平衡的,称为稳定的平衡。 稳定条件分为振幅稳定条件和相位稳定条件, 振幅稳定条件是指当外界因素造成振荡幅度变化 后,振荡器能够自动恢复原来振荡幅度所需满足 的条件。相位稳定条件是指相位平衡条件被破坏 时,电路能够重新建立相位平衡的条件。相位稳 定条件同时也是频率稳定条件,因为相位的变化 必然引起频率的变化
3、 振荡稳定条件 当振荡器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失去平衡后, 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能够在原平衡 状态附近重建平衡的,称为稳定的平衡。 稳定条件分为振幅稳定条件和相位稳定条件, 振幅稳定条件是指当外界因素造成振荡幅度变化 后,振荡器能够自动恢复原来振荡幅度所需满足 的条件。相位稳定条件是指相位平衡条件被破坏 时,电路能够重新建立相位平衡的条件。相位稳 定条件同时也是频率稳定条件,因为相位的变化 必然引起频率的变化
(1)振幅稳定条件 图中A、B均为平衡点,其中A 点为稳定平衡点,当某中扰动使电 路离开A点(T≠1)时,电路会自动 回到A点;B点是非稳定平衡点,受 硬激励 到扰动时电路会停振(左移)或过 渡到A点(右移)。 上图的电路中起始扰动电压必须 大于U,称为硬激励;下图的电 A 路开机即可振荡,称为软激励。振 荡电路应避免硬激励状态。 软激励 综上所述 OT 振幅稳定条件:aU,14<0
0 U iA U i T 综上所述 振幅稳定条件: 图中A、B均为平衡点,其中A 点为稳定平衡点,当某中扰动使电 路离开A点(T≠1)时,电路会自动 回到A点;B点是非稳定平衡点,受 到扰动时电路会停振(左移)或过 渡到A点(右移)。 上图的电路中起始扰动电压必须 大于UiB,称为硬激励;下图的电 路开机即可振荡,称为软激励。振 荡电路应避免硬激励状态。 B A Ui T UiB UiA 1 硬激励 T 1 A UiA Ui 软激励 (1)振幅稳定条件
(2)相位稳定条件 p(O) (pt(O) 图中A点为稳 定平衡点,B点 B 0 为非稳定平衡点。 负载回路相频特性:ω增大,φr减小 相位条件的稳定是靠o增大,φ降低来实现的 相位稳定条件:p(o) <0 00\o=0 回路Q值越高稳定性越好
相位稳定条件: 0 ( ) A T 负载回路相频特性:增大 ,T 减小 相位条件的稳定是靠增大,T降低来实现的 回路Q值越高稳定性越好 A φT (ω) 0 A' B ω 0 φT (ω) (2)相位稳定条件 图中A点为稳 定平衡点,B点 为非稳定平衡点
53LC正弦波振荡器 53.1互感耦合振荡器 利用互感耦合实现反馈振荡 E 改变同名端的位置,则反馈极 C 性改变 振荡近似等于LC回路的谐振频率 E O。=0 互感耦合反馈式振荡电路 (L+MC
互感耦合反馈式振荡电路 利用互感耦合实现反馈振荡 5.3 LC正弦波振荡器 改变同名端的位置,则反馈极 性改变 L M C LC g ) 1 0 ( 振荡近似等于 回路的谐振频率 5.3.1 互感耦合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