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 阶段特征 任务二:列表整理并识记(1927一1949)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期 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较快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②“改订新约”运动;③币制改革 抗日战净 (1937-1945) 日趋萎缩 ①官僚资本的掠夺;②日军的毁坏和吞并;③国民政府战时体制 解放战争 (1945-1949) 陷入绝境 ①美国独占中国市场;②国民政府掠夺 任务三:梳理、识记(1927-1949)中共的土地政策 (1)1927-1937: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2)1937-1945:“双减双交”;(3)1947.9:“耕者有其田” 据此,提炼和概括(1927一1949)经济领域的阶段特征 ①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后遭到严重破坏;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②革命根据地:中共结合革命实际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废除
02 任务二:列表整理并识记(1927—1949)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据此,提炼和概括(1927—1949)经济领域的阶段特征 时期 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较快发展 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②“改订新约”运动;③币制改革 抗日战争 (1937-1945) 日趋萎缩 ①官僚资本的掠夺;②日军的毁坏和吞并;③国民政府战时体制 解放战争 (1945-1949) 陷入绝境 ①美国独占中国市场;②国民政府掠夺 任务三:梳理、识记(1927-1949)中共的土地政策 (1)1927-1937: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2)1937-1945:“双减双交”; (3)1947.9:“耕者有其田” ①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后遭到严重破坏;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②革命根据地:中共结合革命实际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废除
02 阶段特征 任务四:列表整理并识记(1927一1949)思想领域的重要史实 时期 阶段 文章、著作 思想理论 国共十年对峙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7-1937) 形成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抗日战争 (1937-1945) 成熟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 解放战净 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人民民 (1945-1949 发展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主专政的理论 据此,提炼和概括(1927一1949)思想领域的阶段特征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指导中国革命 走向胜利
02 任务四:列表整理并识记(1927—1949)思想领域的重要史实 时期 阶段 文章、著作 思想理论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抗日战争 (1937-1945) 成熟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 解放战争 (1945-1949) 发展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人民民 主专政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指导中国革命 走向胜利。 据此,提炼和概括(1927—1949)思想领域的阶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