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染色质 chromatin)和染色体( chromosome) 染色质(包括常染色质和异豢染色体: 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均具有稳定的、特定的形态 匀的网状、丝状的物质。结构和数目; 染色体:细胞分裂期,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内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数目与 叠盘曲而成的杆状小体。结构呈连续而有规律性的变 其形态结构相对稳定。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 不同的形态表现
4. 染色质(chromatin)和染色体(chromosome) 染色质(包括常染色质和异 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 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均 匀的网状、丝状的物质。 染色体:细胞分裂期,核 内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 叠盘曲而成的杆状小体。 其形态结构相对稳定。 染色体: ✓ 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 具有稳定的、特定的形态 结构和数目; ✓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数目与 结构呈连续而有规律性的变 化。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 不同的形态表现
细菌、动物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细菌、动物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第二节染色质和染色体 (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蛋白质+DNA >组蛋白:H12H2A2H2B2H32H 高度保守 进行乙酰化、磷酸化及甲基化等修饰而改变基因 的转录活性 >非组蛋白: 种类多 ˇ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ˇ为转录调控因子
第二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蛋白质+DNA ➢组蛋白: H1 2H2A 2H2B 2H3 2H4 ✓ 高度保守 ✓ 进行乙酰化、磷酸化及甲基化等修饰而改变基因 的转录活性 ➢非组蛋白: ✓ 种类多 ✓ 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 为转录调控因子 (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2)染色质的结构 染色质的结构:“串珠结构” 组蛋白八聚体(2H24+2H3+2H-3+2H4)构成核心。 核心外缠绕约146bp的DNA片段构成核心颗粒。 核心颗粒与DNA连接部(约60bp的DNA片段和H) 构成核小体。 核小体( nucleosome)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2)染色质的结构 染色质的结构: “串珠结构”: 组蛋白八聚体(2H2A+ 2H2B+2H3+2H4)构成核心。 核心外缠绕约146bp的DNA片段构成核心颗粒。 核心颗粒与DNA连接部(约60bp的DNA片段和H1) 构成核小体。 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3)染色质的类型 间期核中的染色质,根据其螺旋化程度及染色程度 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类。 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间期染色程度染色浅 染色深 分布 核中央 核膜附近 螺旋化程度 低 呈疏松状态 呈凝集状态 DNA序列单一序列和 高度重复序列 部分重复序列 功能状态活跃的DNA分子部分不活跃的DNA分子部分 进行转录和翻译不能转录和翻译
(3)染色质的类型 间期核中的染色质,根据其螺旋化程度及染色程度 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类。 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间期染色程度 染色浅 染色深 分布 核中央 核膜附近 螺旋化程度 低 高 呈疏松状态 呈凝集状态 DNA序列 单一序列和 高度重复序列 部分重复序列 功能状态 活跃的DNA分子部分 不活跃的DNA分子部分 进行转录和翻译 不能转录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