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早、抓得好的地区节能日光温室,每亩年产值平均已达15000元左右,绝大多数温室种植 户都非常满意,领导和群众积极性很高: 发展迟,抓得不好的地区每亩年产值仅6000元左右: 技术上真正入门的农户不到20%,农民怨声载道: 个别地方发展日光温室三起三落,还有的把建好的温室推倒拆掉: 全省约有15%的日光温室年亩产值不到5000元。 4.2、效率、效益不高 甘肃省目前处于传统设施农业向现代设 10 施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同工厂化农业相比差 距甚大:我省温室生产管理和劳动强度 500 7560 大,生产效率低。 05 鱼2 4,3、风险大 设施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都比较大,目 前有效对策不多,导致年际之间收入相差大:虽然,我省设施农业生产安全性较大,但受全国大市 场、大流通的影响,而各省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竞争十分激烈,面临风险是显而易见。 5、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加强特色产品开发与利用 注意甘肃独有的名优特品种选育,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原则,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 发展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特色品种。 充分利用设施园艺的节水功能 研究开发日光温室集水、蓄水工程及配套设施,进行节地、节水、节能、节肥等增效技术的研 究。 信息化建设 尽快建立能及时、准确地为生产者、经营者、决策者与科技人员提供服务网、市场信息网、科 技信息网,决策咨询系统和生产管理专家系统。 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装备现代化、大型化研究 要深化对本类温室特点的认识与开发,加强采光、保温、蓄热理论研究,着重研究开发如下内 容:①温室结构设施的标准化研究:②高效设施农业新型透明覆盖材料筛选与内外保温覆盖材料的 筛选与开发:③设施农业环境自动化控制的研究与开发:④设施农业小型新机械的研究与开发:⑤ 低成本优化普及类、连栋大型类及特殊用途的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研究与开发。 超高效优质无公害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展早、抓得好的地区节能日光温室,每亩年产值平均已达 15000 元左右,绝大多数温室种植 户都非常满意,领导和群众积极性很高; 发展迟,抓得不好的地区每亩年产值仅 6000 元左右; 技术上真正入门的农户不到 20%,农民怨声载道; 个别地方发展日光温室三起三落,还有的把建好的温室推倒拆掉; 全省约有 15%的日光温室年亩产值不到 5000 元。 4.2、效率、效益不高 甘肃省目前处于传统设施农业向现代设 施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同工厂化农业相比差 距甚大; 我省温室生产管理和劳动强度 大,生产效率低。 4.3、风险大 设施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都比较大,目 前有效对策不多,导致年际之间收入相差大;虽然,我省设施农业生产安全性较大,但受全国大市 场、大流通的影响,而各省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竞争十分激烈,面临风险是显而易见。 5、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加强特色产品开发与利用 注意甘肃独有的名优特品种选育,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原则,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 发展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特色品种。 充分利用设施园艺的节水功能 研究开发日光温室集水、蓄水工程及配套设施,进行节地、节水、节能、节肥等增效技术的研 究。 信息化建设 尽快建立能及时、准确地为生产者、经营者、决策者与科技人员提供服务网、市场信息网、科 技信息网,决策咨询系统和生产管理专家系统。 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装备现代化、大型化研究 要深化对本类温室特点的认识与开发,加强采光、保温、蓄热理论研究,着重研究开发如下内 容:①温室结构设施的标准化研究;②高效设施农业新型透明覆盖材料筛选与内外保温覆盖材料的 筛选与开发;③设施农业环境自动化控制的研究与开发;④设施农业小型新机械的研究与开发;⑤ 低成本优化普及类、连栋大型类及特殊用途的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研究与开发。 超高效优质无公害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力开发病虫害的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提出无公害栽培管理规范,使产品具有优 美的外观,优良的风味与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普遍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有的达到有机食品、功能 食品。制定出主要蔬菜、瓜类、花卉、食用菌、果树栽培技术规范。 采后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要研究科学采收,采后分级、清洗、包装、预冷、贮运等技术。逐步形成采后处理链,延长设 施农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技术创新,增加技术储备,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要建立一支呈金字塔型分布的不同层次的技术服务推广队伍,形成服务网络,加强对农民的技 术指导。要强化技术培训,形成省、地、县、乡、村的培训网络,健全技术信息网络,提高农民接 受新技术的能力。 每年省上要培训一定数量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地县培训更多的农民技术员与示范户
大力开发病虫害的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提出无公害栽培管理规范,使产品具有优 美的外观,优良的风味与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普遍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有的达到有机食品、功能 食品。制定出主要蔬菜、瓜类、花卉、食用菌、果树栽培技术规范。 采后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要研究科学采收,采后分级、清洗、包装、预冷、贮运等技术。逐步形成采后处理链,延长设 施农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技术创新,增加技术储备,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要建立一支呈金字塔型分布的不同层次的技术服务推广队伍,形成服务网络,加强对农民的技 术指导。要强化技术培训,形成省、地、县、乡、村的培训网络,健全技术信息网络,提高农民接 受新技术的能力。 每年省上要培训一定数量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地县培训更多的农民技术员与示范户
第一章园艺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4学时) 从设施条件的规模、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技术水平可将设施分为四个层次: 1.简易覆盖设施 主要包括各种风障、阳畦、温床、小拱棚、遮阳覆盖等简易设施。结构简单,建造方便, 造价低廉,多为临时性设施。主要用于园艺作物的育苗和矮秆作物的季节性生产。 2.普通保护设施 指塑料大中拱棚和日光温室。结构比较简单,环境调控能力差,栽培作物的产量和效益较 不稳定。一般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设施,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园艺栽培设施,在解决蔬菜周年 生产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现代温室 指能够进行温度、湿度、肥料、水分和气体等环境条件自动控制的大型单栋或连栋温室。 用玻璃或硬质塑料板和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配备,由计算机监测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 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调节环境因子,满足生长要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质量和经 济效益。 4.植物工厂 这是园艺栽培设施的最高层次,其管理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物在大型设施内进 行无土栽培和立体种植,所需要的温、湿、光、水、肥、气等均按植物生长的要求进行最优配 置,不仅全部采用电脑监测控制,而且采用机器人、机械手进行全封闭的生产管理,实现从播 种到收获的流水线作业,完全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但是植物工厂建造成本过高,能源消耗 过大,目前只有少数温室投入生产,其余正在研制之中或为宇航等超前研究提供技术储备。 第一节 简易保护设施 一、风障 1.结构 冬春季节设置在栽培畦北侧的挡风屏 障。风障由篱笆、披风草及土背组成,篱笆 由芦苇、高粱秆、竹子、玉米秆等夹制而 成,高2一2.5m:披风由稻草、谷草、塑料 薄膜围于篱笆的中下部:基部用土培成30cm 雷337达障的结构(单位:m) 《北有表新大学主,碳象载情学,) 高的土背。 2.性能 依靠其挡风作用来减弱风速,使风障前气流稳定,充分利用太阳热能,提高气温和地温
第一章 园艺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4 学时) 从设施条件的规模、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技术水平可将设施分为四个层次: 1.简易覆盖设施 主要包括各种风障、阳畦、温床、小拱棚、遮阳覆盖等简易设施。结构简单,建造方便, 造价低廉,多为临时性设施。主要用于园艺作物的育苗和矮秆作物的季节性生产。 2.普通保护设施 指塑料大中拱棚和日光温室。结构比较简单,环境调控能力差,栽培作物的产量和效益较 不稳定。一般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设施,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园艺栽培设施,在解决蔬菜周年 生产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现代温室 指能够进行温度、湿度、肥料、水分和气体等环境条件自动控制的大型单栋或连栋温室。 用玻璃或硬质塑料板和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配备,由计算机监测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 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调节环境因子,满足生长要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质量和经 济效益。 4.植物工厂 这是园艺栽培设施的最高层次,其管理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物在大型设施内进 行无土栽培和立体种植,所需要的温、湿、光、水、肥、气等均按植物生长的要求进行最优配 置,不仅全部采用电脑监测控制,而且采用机器人、机械手进行全封闭的生产管理,实现从播 种到收获的流水线作业,完全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但是植物工厂建造成本过高,能源消耗 过大,目前只有少数温室投入生产,其余正在研制之中或为宇航等超前研究提供技术储备。 第一节 简易保护设施 一、风障 1.结构 冬春季节设置在栽培畦北侧的挡风屏 障。风障由篱笆、披风草及土背组成,篱笆 由芦苇、高粱秆、竹子、玉米秆等夹制而 成,高 2-2.5m;披风由稻草、谷草、塑料 薄膜围于篱笆的中下部;基部用土培成 30cm 高的土背。 2.性能 依靠其挡风作用来减弱风速,使风障前气流稳定,充分利用太阳热能,提高气温和地温
降低蒸发量和相对湿度,造成适宜的小气候条件。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如幼苗的安全越冬, 春播蔬菜提前播种,提早果菜定植期,以提前上市。 二、阳畦 1.结构 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将风障畦的畦 埂增高,成为畦框,在畦框上覆盖塑料薄 膜,并在薄膜上加盖不透明覆盖物施即为阳 畦。透明 的覆盖物以前多用玻璃,现在 一般用塑料薄膜覆盖,不透明的覆盖物有草 图子邓彩鞋的结构 席、草苫、苇毛苫和纸被等。 2.性能 除具有风障的效应外,白天可以大量吸收太阳光热,夜间可以减少辐射强度,保持畦内较 高的畦温和土温。由于接受阳光热量的不同,致使局部存在着很大的温差,一般北框和中部的 温度较高,南框和西部的温度较低。北方地区主要用作耐寒蔬菜越冬栽培,春提前、秋延后喜 温果莱栽培以及蔬菜花木的育苗。 三、酿热温床与电热温床 (一)酿热温床 1.结构 在阳畦的基础上,在床下铺设酿热物来 提高床内的温度。温床的畦框结构和覆盖物 与阳畦一样,一般床长10一15m、宽1.5一 2m,并且在床底部挖成鱼脊形,以求温度均 匀。酿热物有新鲜的马粪、新鲜厩肥、各种 质多羽后然强体药结构 饼肥、牛粪、猪粪以及作物的秸秆等。 2.性能 同阳畦,还消除了阳哇不同部位的温度 差异。 (二)电热温床 1.结构 一般床宽1.3一1.5m,长度依需要而 定,床底深15一20cm。电热线铺设时,先在 77777777777777710 育苗床表土下铺设两层隔热层,阻止热量向 唐3如观线图钠民夏西 下传导
降低蒸发量和相对湿度,造成适宜的小气候条件。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如幼苗的安全越冬, 春播蔬菜提前播种,提早果菜定植期,以提前上市。 二、阳畦 1.结构 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将风障畦的畦 埂增高,成为畦框,在畦框上覆盖塑料薄 膜,并在薄膜上加盖不透明覆盖物施即为阳 畦。透明 的覆盖物以前多用玻璃,现在 一般用塑料薄膜覆盖,不透明的覆盖物有草 席、草苫、苇毛苫和纸被等。 2.性能 除具有风障的效应外,白天可以大量吸收太阳光热,夜间可以减少辐射强度,保持畦内较 高的畦温和土温。由于接受阳光热量的不同,致使局部存在着很大的温差,一般北框和中部的 温度较高,南框和西部的温度较低。北方地区主要用作耐寒蔬菜越冬栽培,春提前、秋延后喜 温果莱栽培以及蔬菜花木的育苗。 三、酿热温床与电热温床 (一)酿热温床 1.结构 在阳畦的基础上,在床下铺设酿热物来 提高床内的温度。温床的畦框结构和覆盖物 与阳畦一样,一般床长 10-15m、宽 1.5- 2m,并且在床底部挖成鱼脊形,以求温度均 匀。酿热物有新鲜的马粪、新鲜厩肥、各种 饼肥、牛粪、猪粪以及作物的秸秆等。 2.性能 同阳畦,还消除了阳畦不同部位的温度 差异。 (二)电热温床 1.结构 一般床宽 1.3-1.5m,长度依需要而 定,床底深 15—20cm。电热线铺设时,先在 育苗床表土下铺设两层隔热层,阻止热量向 下传导
2.性能 利用电热线把电能转变为热能进行土壤 加温,可自动调节温度,且能保持温度均 匀,可进行空气加温和土壤加温。 第二节 塑料拱棚 一、塑料大棚 (一)大棚的构形 大棚应用比较普遍,多数为334一667m的竹木骨架和水泥骨架,钢管和钢骨架在一些经济 发达的地区逐步被采用。目前,我国大棚的主要构形有以下几种: 1.竹木结构大棚 一般跨度为12一14m,矢高2.6-2.7m, 以3一6cm粗的竹竿为拱杆,拱杆间距1一 2011 1.1m,每一拱杆由6根立柱支撑,立柱用木 杆或水泥预制柱。优点是建筑简单,拱杆有 多柱支撑,比较牢固,建筑成本底:缺点是 立柱多造成遮光严重,且作业不方便。 2。悬梁吊柱竹木拱架大棚 在竹木大棚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中柱 由原来的1一1.1m一排改为3-3.3m一排, 横向每排4一6根。用木杆或竹竿做纵向拉梁 把立柱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拉梁上每个拱架 10-13 下设一立柱,下端固定在拉梁上,上端支撑 图西是梁屑桂竹本耕来大模(单做:台 1:立柱2:就杆3.钢花料4.吊鞋5:压候根香、地明 (集次。1) 拱架,通称“吊柱”。优点是减少了部分支 柱,大大改善了棚内的光环境。 3。拉筋吊柱大棚 一般跨度12m左右,长40一60m,矢高 2.2m,肩高1.5m。水泥柱间距2.5-3m,水 泥柱用6号钢筋纵向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拉 筋上穿设2.Ocm长吊柱支撑拱杆,拱杆用 图326拉筋屑柱大 3cm左右的竹竿,间距1m,是一种钢竹混合 1,米视柱2.吊桂3.模杆4,柱著 结构,夜间可在棚上面盖草帘。优点是建筑
2.性能 利用电热线把电能转变为热能进行土壤 加温,可自动调节温度,且能保持温度均 匀,可进行空气加温和土壤加温。 第二节 塑料拱棚 一、塑料大棚 (一)大棚的构形 大棚应用比较普遍,多数为 334-667m2 的竹木骨架和水泥骨架,钢管和钢骨架在一些经济 发达的地区逐步被采用。目前,我国大棚的主要构形有以下几种: 1.竹木结构大棚 一般跨度为 12—14m,矢高 2.6-2.7m, 以 3-6cm 粗的竹竿为拱杆,拱杆间距 1- 1.1m,每一拱杆由 6 根立柱支撑,立柱用木 杆或水泥预制柱。优点是建筑简单,拱杆有 多柱支撑,比较牢固,建筑成本底;缺点是 立柱多造成遮光严重,且作业不方便。 2.悬梁吊柱竹木拱架大棚 在竹木大棚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中柱 由原来的 1-1.1m 一排改为 3-3.3m 一排, 横向每排 4-6 根。用木杆或竹竿做纵向拉梁 把立柱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拉梁上每个拱架 下设一立柱,下端固定在拉梁上,上端支撑 拱架,通称“吊柱”。优点是减少了部分支 柱,大大改善了棚内的光环境。 3.拉筋吊柱大棚 一般跨度 12m 左右,长 40-60m,矢高 2.2m,肩高 1.5m。水泥柱间距 2.5-3m,水 泥柱用 6 号钢筋纵向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拉 筋上穿设 2.Ocm 长吊柱支撑拱杆,拱杆用 3cm 左右的竹竿,间距 lm,是一种钢竹混合 结构,夜间可在棚上面盖草帘。优点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