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页第1页西安邮电学院20072008学年第学期试题卷标准答案类型:专业、年级: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卷总分题号五六七八九四100得分20153035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I答案TD题号I答案D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并发12.程序接口3. 进程、线程4.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PCB)5.推进顺序6.申请、释放7. 28.程序运行9.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主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用户作业,使它们都处于执行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之间。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2.进程有就绪、运行、就绪三种基本状态。三种状态之间转换过程为:(1)从运行态到阻塞态的转换,缺少除CPU以外的其他资源,迫使进程放弃CPU和其他资源(2)从阻塞态到就绪态的转换,其他进程放弃某些资源,本进程除CPU以外获得所有的资源说明:1。标准答案务必要正确无误
共 2 页 第 1 页 说 明 :1。 标 准答案 务必 要正确 无误。 - - 上- 装- 订- 线- 西安邮电学院试题卷标准答案专用纸 - - 密- 封- 装- 订- 线- 西安邮电学院 2007 -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试题卷 标准答案 课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类型: A 卷 专业、年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20 15 30 35 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D D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A B C D A C B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并发 2.程序接口 3.进程、线程 4.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PCB) 5.推进顺序 6.申请、释放 7.2 8.程序运行 9.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主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用户作业,使它们都处于执行的开始点 和结束点之间。 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2.进程有就绪、运行、就绪三种基本状态。三种状态之间转换过程为: (1)从运行态到阻塞态的转换,缺少除 CPU 以外的其他资源,迫使进程放弃 CPU 和其他资源 (2)从阻塞态到就绪态的转换,其他进程放弃某些资源,本进程除 CPU 以外获得所有的资源
3)从就绪态到运行态的转换,由操作系统CPU调度程序调度,分配给CPU给本进程,使它所获得的全部资源处于运作推进状态(4)由运行态到就绪态的转换,由操作系统CPU调度程序调度,如时间片结束,放弃CPU返回就绪等待。3.区别(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2)页的大小固定目由系统确定: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一个系统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空间,程序员只须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文件的物理结构指文件在外存物理存储介质上的结构,它可分为连续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 3 种。连续结构:优点:简单、支持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缺点:文件不能动态增长;不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存在外部碎片问题。链接结构:优点:有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有利于文件动态扩充缺点:只能按队列中得指针顺序搜索,存取速度慢:不适于随机存取索引结构:优点:满足了文件动态增长、插入删除的要求,也能充分利用外存空间缺点:索引表本身带来了系统开销;存取文件至少访问文件存储器两次以上,降低了存取速度。5.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相同点:改变指令流程、重复执行和公用、要返回原处。不同点一般过程调用:调用程序和被调用程序都运行在相同状态(系统态或用户态),调用时不涉及系统状态转换。·系统调用:调用程序在用户态,被调用程序在系统态,调用时涉及系统状态的转换,不允许由调用过程直接转向被调用过程,先通过软中断机制由用户态转换为系统态,在OS核心分析后,再转向相应的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2.将每道大题得分和总分填入得分栏中
(3)从就绪态到运行态的转换,由操作系统 CPU 调度程序调度,分配给 CPU 给本进程, 使它所获得的全部资源处于运作推进状态 (4)由运行态到就绪态的转换,由操作系统 CPU 调度程序调度,如时间片结束,放弃 CPU 返回就绪等待。 3.区别: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 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段是信息的 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 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 硬件实现的,因而一个系统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 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空间,程序员只须利用一个记忆符,即 可表示一个地址。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 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4.文件的物理结构指文件在外存物理存储介质上的结构,它可分为连续结构、链接结构 和索引结构 3 种。 连续结构: 优点: 简单 、支持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 缺点: 文件不能动态增长;不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存在外部碎片问题。 链接结构: 优点:有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有利于文件动态扩充 缺点:只能按队列中得指针顺序搜索,存取速度慢;不适于随机存取。 索引结构: 优点:满足了文件动态增长、插入删除的要求,也能充分利用外存空间 缺点:索引表本身带来了系统开销;存取文件至少访问文件存储器两次以上,降低了存取 速度。 5.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 相同点: 改变指令流程、重复执行和公用、要返回原处。 不同点: • 一般过程调用:调用程序和被调用程序都运行在相同状态(系统态或用户态), 调用时不 涉及系统状态转换。 • 系统调用: 调用程序在用户态,被调用程序在系统态,调用时涉及系统状态的转换, 不 允许由调用过程直接转向被调用过程, 先通过软中断机制由用户态转换为系统态, 在 OS 核心分析后, 再转向相应的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 2. 将 每 道大 题 得分 和 总分 填 入得 分 栏中
共2页第2页6.进程是指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执行过程。程序与进程之间的区别:(1)进程更能真实地描述并发,而程序不能(2)进程是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的(3)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4)进程有生命周期,有诞生有消亡,短暂的:而程序是相对长久的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反之亦然(5)(6)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而程序没有四、综合应用题(共35分)X14*1024+604=4700B2.FIFO缺页次数:10缺页率:10/12LRU缺页次数:8缺页率:8/12先来先服务:柱面移动顺序190->10->160->80->90->125->30->20->140->25总寻道时间(90+180+150+80+10+35+95+10+110+115)*6=765*6=4590m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柱面移动顺序90->80->125->140->160->190->30->25->20->10专审源总寻道时间(10+10+45+15+20+30+160+5+10+10)*6=315*6=1890ms电梯扫描:柱面移动顺序90->80->30->25->20->10->125->140->160->19(总寻道时间(10+10+50+5+10+10+115+15+20+30)*6=275*6-1650ms
共 2 页 第 2 页 -上-装-订-线- 西安邮电学院试题卷标准答案专用纸 -密-封-装-订-线- 6 .进程是指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执行过程。 程序与进程之间的区别: (1) 进程更能真实地描述并发,而程序不能 (2) 进程是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的 (3) 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 (4) 进程有生命周期,有诞生有消亡,短暂的;而程序是相对长久的 (5) 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反之亦然 (6) 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而程序没有 四、综合应用题(共 35 分) 1.4*1024+604=4700B 2. FIFO 缺页次数:10 缺页率:10/12 LRU 缺页次数:8 缺页率:8/12 3. 先来先服务: 柱面移动顺序 190 ->10 ->160 ->80 ->90 ->125 ->30 ->20 ->140 ->25 总寻道时间 (90+180+150+80+10+35+95+10+110+115 )*6=765*6=4590ms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 柱面移动顺序 90 ->80 ->125 ->140 ->160 ->190 ->30 ->25 ->20 ->10 总寻道时间 (10+10+45+15+20+30+160+5+10+10 )*6=315*6=1890ms 电梯扫描: 柱面移动顺序 90 ->80 - >30 ->25 ->20 ->10 ->125 ->140 ->160 ->190 总寻道时间 (10+10+50+5+10+10+115+15+20+30)*6=275*6=1650ms
(1)利用安全性算法对该时刻得资源分配情况进行分析ProcessWorkAllocationNeedWork+AllocationFinish0012Po132200321354truePi1354100012302354truePs2354031201122666nPA26782666001220162678132023363998true可以找到一个安全序列PoPiPP4P2,因此该状态安全。(2)不能。因为若将资源(1,2,2,2)分配给进程P之后,剩余资源可用向量为Available(0,1,0,0)不能满足任何进程的请求,故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此时系统不能分配资源
4.(1)利用安全性算法对该时刻得资源分配情况进行分析: Process Work Allocation Need Work+Allocation Finish P0 1 3 2 2 0 0 3 2 0 0 1 2 1 3 5 4 true P1 1 3 5 4 1 0 0 0 1 2 3 0 2 3 5 4 true P3 2 3 5 4 0 3 1 2 0 1 1 2 2 6 6 6 true P4 2 6 6 6 0 0 1 2 2 0 1 6 2 6 7 8 true P2 2 6 7 8 1 3 2 0 2 3 3 6 3 9 9 8 true 可以找到一个安全序列 P0P1P3P4P2,因此该状态安全。 (2)不能。因为若将资源(1,2,2,2)分配给进程 P2之后,剩余资源可用向量为 Available(0,1,0,0)不能满足任何进程的请求,故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此时系统不能分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