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进程管理一、选择题:1、下面过于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A.程序执行的最终结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跟初始条件无关B.程序执行的最终结果跟速度有关C.程序是按前后次序相继地进行计算机操作序列集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D.程序只能通过顺序执行2、程序的顺序执行有以下特点()A.顺序性、封闭性、独立性B.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C.顺序性、封闭性、随机性D.顺序性、随机性、独立性3、程序A、B共享变量N,执行次A都要操作变量N,,N=N+1,每执行次B都要 print(N)N=0,初始值为N=0。若执行顺序为先A后B,其结果为()A.110B.010C.101D. 0014、如上题13所述,执行先B后A,其结果为()A.110B.010C.101D. 0015、如上题所述,执行为A在B中间,起结果为.()A.110B.010C.101D.0116、下面关于进程描述完全的是()A.进程是可以并发执行的计算部分;B.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调度活动C.进程是一个抽象实体D.进程是并发执行的过程中分配和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7、现代操作系统的特点()
1 第三章 进程管理 一、选择题: 1、下面过于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程序执行的最终结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跟初始条件无关 B. 程序执行的最终结果跟速度有关 C. 程序是按前后次序相继地进行计算机操作序列集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D. 程序只能通过顺序执行 2、程序的顺序执行有以下特点( ) A. 顺序性、封闭性、独立性 B. 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C. 顺序性、封闭性、随机性 D. 顺序性、随机性、独立性 3、程序 A、B 共享变量 N,执行次 A 都要操作变量 N, N=N+1,每执行次 B 都要 print(N), N=0,初始值为 N=0。若执行顺序为先 A 后 B,其结果为( ) A. 1 1 0 B. 0 1 0 C. 1 0 1 D. 0 0 1 4、如上题 13 所述,执行先 B 后 A,其结果为( ) A. 1 1 0 B. 0 1 0 C. 1 0 1 D. 0 0 1 5、如上题所述,执行为 A 在 B 中间,起结果为.( ) A. 1 1 0 B. 0 1 0 C. 1 0 1 D. 0 1 1 6、下面关于进程描述完全的是( ) A. 进程是可以并发执行的计算部分; B. 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调度活动. C. 进程是一个抽象实体. D. 进程是并发执行的过程中分配和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 7、现代操作系统的特点( )
A.程序的并发执行;B.系统所拥有的资源被共享;D以上三者都是。C.用户随机地使用系统资源;8、进程和程序的区别是()A.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程序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B.进程具有并发性而程序没有;C.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调度活动.D.A和B都正确。9、多道程序系统中的程序执行的特点为()A.独立性、随机性、资源共享性;B.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C.顺序性、封闭性、随机性;D.顺序性、随机性、独立性;10、描述信息所包括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进程名B.用户名C.家族关系D.用户资源11、现代oc的3个特点不包括()。A.程序并发执行B.进程优先级D.用户随即使用系统资源C.系统所拥有的资源共享12、与进程优先级有关的PCB表项不包括()。A.程序开始地址B.占有 CPU 的时间D.占据内存时间C.进程优先级偏移13、PCB所包含的信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描述信息B.控制信息C.资源信息D.CPU信息14、进程的静态描述不包括下列哪个?()A.进程控制块PCBB.有关程序段C.程序状态D.该程序段对其进行操作的数据结构集15、用户级上下文不是由进程的用户程序段部分编译而成的下列哪个组成的()。A.用户正文段B.用户数据C.用户下文D.用户栈2
2 A. 程序的并发执行; B. 系统所拥有的资源被共享; C. 用户随机地使用系统资源; D. 以上三者都是。 8、进程和程序的区别是( ) A. 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程序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B. 进程具有并发性而程序没有; C. 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调度活动. D. A 和 B 都正确。 9、多道程序系统中的程序执行的特点为( ) A. 独立性、随机性、资源共享性; B. 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C. 顺序性、封闭性、随机性; D. 顺序性、随机性、独立性; 10、描述信息所包括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进程名 B. 用户名 C. 家族关系 D. 用户资源 11、现代 oc 的 3 个特点不包括()。 A. 程序并发执行 B. 进程优先级 C. 系统所拥有的资源共享 D. 用户随即使用系统资源 12、与进程优先级有关的 PCB 表项不包括( )。 A. 程序开始地址 B. 占有 CPU 的时间 C. 进程优先级偏移 D. 占据内存时间 13、PCB 所包含的信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描述信息 B. 控制信息 C. 资源信息 D. CPU 信息 14、进程的静态描述不包括下列哪个?( ) A. 进程控制块 PCB B. 有关程序段 C. 程序状态 D. 该程序段对其进行操作的数据结构集 15、用户级上下文不是由进程的用户程序段部分编译而成的下列哪个组成的( )。 A. 用户正文段 B. 用户数据 C. 用户下文 D. 用户栈
16、进程上下文切换过程不包含下列哪个部分()?A.为保存被切换进程的正文部分B.操作系统中有关调度和资源分配程序执行,并选取新的进程C.将被选中的进程的原来被保存的正文部分从有关存储区中取出,并送至有关寄存器和堆栈中,激活被选中进程执行。D.为保存被切换进程的下文部分17、任一进程都有一个自己的地址空间,我们把该空间称为()。A.进程空间B.用户空间C.系统空间D.计算机空间18、为了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有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了()。A.多组寄存器技术B.批处理C.分页存储D.进程的调度19、上下文的动态部分是指()A.程序的执行B.进入和退出不同的上下文层次时,系统为各层上下文相关联的寄存器值所保存和恢复的记录C.进程执行过程中顺序关联的静态描述D.并发执行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分配和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20、下面哪项不属于进程的基本状态:()B、就绪状态A.初始状态C.挂起状态D.执行状态21、在单CPU系统中,任一时刻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有几个:()A. 1B. 2c. 3D.无法判断22、下面哪项不是等待状态的子状态:()A.内存等待B.外存等待C.文件等待D.数据等待23、就绪状态分为内存就绪和外存就绪,这种方式的好处是:()A明显提高内存的利用效率B.降低系统开销C. 降低系统复杂性D.降低系统参数和状态转换过程3
3 16、进程上下文切换过程不包含下列哪个部分( )? A. 为保存被切换进程的正文部分 B. 操作系统中有关调度和资源分配程序执行,并选取新的进程 C. 将被选中的进程的原来被保存的正文部分从有关存储区中取出,并送至有关寄存器 和堆栈中,激活被选中进程执行。 D. 为保存被切换进程的下文部分 17、任一进程都有一个自己的地址空间,我们把该空间称为( )。 A. 进程空间 B. 用户空间 C. 系统空间 D. 计算机空间 18、为了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有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了( )。 A. 多组寄存器技术 B. 批处理 C. 分页存储 D. 进程的调度 19、上下文的动态部分是指( ) A. 程序的执行 B. 进入和退出不同的上下文层次时,系统为各层上下文相关联的寄存器值所保存和恢 复的记录 C. 进程执行过程中顺序关联的静态描述 D. 并发执行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分配和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 20、下面哪项不属于进程的基本状态:( ) A. 初始状态 B. 就绪状态 C. 挂起状态 D. 执行状态 21、在单 CPU 系统中,任一时刻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有几个:( ) A.1 B.2 C.3 D.无法判断 22、下面哪项不是等待状态的子状态:( ) A.内存等待 B.外存等待 C.文件等待 D.数据等待 23、就绪状态分为内存就绪和外存就绪,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 A. 明显提高内存的利用效率 B. 降低系统开销 C. 降低系统复杂性 D. 降低系统参数和状态转换过程
2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就绪状态进程得到除CPU以外其他资源,只要调度得到处理机,便可立即执行 B.只有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经调度选中之后才可以进入执行状态 C.处于外存就绪状态的进程只有先成为内存就绪状态后,才可执行 D.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换只要使用不同的控制过程就可以实现 25、等待状态可等待事件的不同而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子状态,这样的好处是: A.系统控制简单,发现和唤醒相应的进程较为容易() B.降低系统参数 C。简化状态转换过程 D.提高内存利用效率 26、下列说法错误的:() A.进程的状态转换比较简单 B.。在有的系统中,从系统态到用户态的转换要借助于硬件触发器 C.系统根据PCB结构中的状态值控制进程 D.一个进程在并发执行中,由于资源共享与竞争,有时处于执行状态 27、关于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系统唤醒,进程由阻塞态进入就绪态 B.因为申请某资源忙或者O设备忙,进程由执行态进入阻塞态 C.因时间片用完,进程由执行态进入就绪态 D.进程经由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可以自动由就绪态到执行态 28、下面哪项是划分用户态和系统态的原因:() A.把用户程序和系统程序区分开,以利于程序的共享与保护 B.使进程的执行状态更加的清晰 C.降低系统复杂度 D.降低系统开销 29、进程的状态转换,除了要使用不同的控制过程,有时还要借助于:() A.其他程序 B.用户手动控制 C.硬件触发器 D.处理机 30、()就是系统使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来创建、撤销进程以及完成进程各状态间 的转换,从而达到多进程高效率并发执行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4
4 2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就绪状态进程得到除 CPU 以外其他资源,只要调度得到处理机,便可立即执行 B.只有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经调度选中之后才可以进入执行状态 C.处于外存就绪状态的进程只有先成为内存就绪状态后,才可执行 D.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 转换只要使用不同的控制过程就可以实现 25、等待状态可等待事件的不同而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子状态,这样的好处是: A.系统控制简单,发现和唤醒相应的进程较为容易( ) B.降低系统参数 C.简化状态转换过程 D.提高内存利用效率 26、下列说法错误的:( ) A.进程的状态转换比较简单 B.在有的系统中,从系统态到用户态的转换要借助于硬件触发器 C.系统根据 PCB 结构中的状态值控制进程 D.一个进程在并发执行中,由于资源共享与竞争,有时处于执行状态 27、关于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系统唤醒,进程由阻塞态进入就绪态 B.因为申请某资源忙或者 I/O 设备忙,进程由执行态进入阻塞态 C.因时间片用完,进程由执行态进入就绪态 D.进程经由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可以自动由就绪态到执行态 28、下面哪项是划分用户态和系统态的原因:( ) A.把用户程序和系统程序区分开,以利于程序的共享与保护 B.使进程的执行状态更加的清晰 C.降低系统复杂度 D.降低系统开销 29、进程的状态转换,除了要使用不同的控制过程,有时还要借助于:( ) A.其他程序 B.用户手动控制 C.硬件触发器 D.处理机 30、( )就是系统使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来创建、撤销进程以及完成进程各状态间 的转换,从而达到多进程高效率并发执行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
A进程调度 B.进程通信 C.进程同步 D.进程控制 31、一般地,把系统态下执行的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称为()。 A进程 B.线程 C,原语 D.命令 32、执行期间不允许中断地原语是()。 A.机器指令集原语 B.功能集原语 CA、B均是 D.A、B均不是 33、作为原语的程序段不允许并发执行的是()。 A.机器指令集原语 B.功能集原语 C.A、B均是 D.A、B均不是 34、由系统统一创建的进程之间的关系是()的。 A继承 B.隶属 C.平等 D.不平等 35、无论是系统创建方式还是父进程创建方式,都必须调用()来实现。 A.创建原语 B.撒销原语 C.阻塞原语 D.唤醒原语 36、导致进程被撒销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个()。 A.该进程己完成所要求的功能而正常终止B.由于某种错误导致非正常终止 C,子孙进程出现错误 D.祖先进程要求撤销某个子进程 37、()是在一个进程期待某一事件(例如键盘输入数据、写盘、其他进程发来的数据等) 发生,但发生条件尚不具备时,被该进程自己调用用来阻塞自己。 A创建原语 B.撤销原语 C.阻塞原语 D.唤醒原语 38、唤醒原语首先将被唤醒进程从相应的等待队列中摘下,将被唤醒进程置为()状态后, 送入就绪队列 A阻塞 B.就绪 C.等待 D.执行 39、当等待队列中的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时,等待该事件的()进程将被唤醒, A队列首 B.队列尾
5 A. 进程调度 B. 进程通信 C. 进程同步 D. 进程控制 31、一般地,把系统态下执行的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段称为( )。 A. 进程 B. 线程 C. 原语 D. 命令 32、执行期间不允许中断地原语是( )。 A. 机器指令集原语 B. 功能集原语 C. A、B 均是 D. A、B 均不是 33、作为原语的程序段不允许并发执行的是( )。 A. 机器指令集原语 B. 功能集原语 C. A、B 均是 D. A、B 均不是 34、由系统统一创建的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的。 A. 继承 B. 隶属 C. 平等 D. 不平等 35、无论是系统创建方式还是父进程创建方式,都必须调用( )来实现。 A. 创建原语 B. 撤销原语 C. 阻塞原语 D. 唤醒原语 36、导致进程被撤销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个( )。 A. 该进程已完成所要求的功能而正常终止 B. 由于某种错误导致非正常终止 C. 子孙进程出现错误 D. 祖先进程要求撤销某个子进程 37、( )是在一个进程期待某一事件(例如键盘输入数据、写盘、其他进程发来的数据等) 发生,但发生条件尚不具备时,被该进程自己调用用来阻塞自己。 A. 创建原语 B. 撤销原语 C. 阻塞原语 D. 唤醒原语 38、唤醒原语首先将被唤醒进程从相应的等待队列中摘下,将被唤醒进程置为( )状态后, 送入就绪队列。 A. 阻塞 B. 就绪 C. 等待 D. 执行 39、当等待队列中的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时,等待该事件的( )进程将被唤醒。 A. 队列首 B. 队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