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2022-2-21 三宏观经济学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1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GDP的产生 ●GDP(SN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 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是历史需要的产物。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 况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二战期 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 体系进一步发展 ●库兹涅斯受命开发国民经济账户,1937年提交 《国民收入1929-1935》——标志 40-80年代不断完善、推广,90年代前用GNP, 之后用GDP。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2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2 GDP的产生 l GDP(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 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是历史需要的产物。 l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 况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二战期 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 体系进一步发展。 l 库兹涅斯受命开发国民经济账户,1937年提交 《国民收入1929-1935》——标志 l 40-80年代不断完善、推广,90年代前用GNP, 之后用GDP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 品平衡表系统(MPS: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工业、 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 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 髙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 值的核算制度。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3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l 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 品平衡表系统(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l 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工业、 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 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二 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 高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l 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 值的核算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掌握SNA体系中的其他总量指标及其换算关系 ●了解GDP的局限性 2022-2-21 三宏观经济学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4 学习目的与要求 l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l 掌握SNA体系中的其他总量指标及其换算关系 l 了解GDP的局限性
内容与结构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第三节GDP的局限性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2022-2-21 宏观经济学 5 内容与结构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第三节 GDP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