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之阅读 1.(2011·浙江省宁波市) 应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 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 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 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 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 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 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 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 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 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 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 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 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 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 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 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 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 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 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 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 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 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 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 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 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 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 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 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 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 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第1页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之阅读 1.(2011•浙江省宁波市) 应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 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 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 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 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 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 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 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 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 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 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 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 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 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 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 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 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 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 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 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 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 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 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 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 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 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 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 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 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 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第2页 7.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8.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2)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9.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 说理由。(3分) A.被录取的是母亲B.儿子没被录取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10.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3分) 【答案】 7.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 ⑥替儿子回答问题(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8.(1)“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 感到不满的心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2)“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 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 印象的心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 9.选择A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着手,也可以从既出 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着手。选择B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 (3分,选择A项得1分,理由2分;选择B项得1分,理由1分;选择C项 能自圆其说得1分) 10.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 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育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 责任心。(3分,观点1分,理由阐述2分,意思符合即可) 3.(2011·山东省营市) (三)(8分)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 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 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 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 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 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 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 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
第2页 7.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 分) 8.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 ⑴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⑵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9.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 说理由。(3 分) 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10.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3 分) 【答案】 7.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 ⑥替儿子回答问题(3 分,每点 1 分,答出三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8.⑴“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 感到不满的心理。 (2 分,意思符合即可) ⑵ “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 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 印象的心理。(2 分,意思符合即可) 9.选择 A 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着手,也可以从既出 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着手。选择 B 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 (3 分, 选择 A 项得 1 分,理由 2 分;选择 B 项得 1 分,理由 1 分;选择 C 项, 能自圆其说得 1 分) 10. 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 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育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 责任心。(3 分,观点 1 分,理由阐述 2 分,意思符合即可) 3.(2011•山东省营市) (三)(8 分)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 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 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 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 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 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 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 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
第3页 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郑振铎《猫》 13.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2分) 无奈 14.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15.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3分) 【答案】 13.答案:愤怒悔恨悲痛 评分:答对一空得1分,答对两空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根据,它常常对鸟笼望着。原因,①“我”的主观臆断。②猫自 身存在的弱点、缺陷 评分:根据1分;原因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本题共3 分 15.答案:①凭表明现象判断是非,不可取。②惩戒邪恶,表明其正义感。 ③发现冤屈无辜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评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4.(2011·四川省乐山市) 大医仁心周大新 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市的街头看 见他们,可能会投去惊喜或羡慕的一瞥:嗬,老寿星! 我猜,你可能也见过年近90仍能劳作的老人,他们或在田头薅草,或在家 中做饭,你看见后会很意外:天呐,90岁了还能干活?多精神的老人! 可我估计,我若是告诉你,有一个近90岁的外科医生,仍能上手术台为病 人做肝胆外科手术,有时一天还能做3台时,你一定会皱起眉头对这话表示怀疑: 太夸张了吧?给我讲神话? 我当初和你一样:不相信!因为谁都知道,外科医生要能做到术前准确诊断, 术中做得精致,术后治疗得当,并不容易,其最佳年龄是36-60岁。开腹做肝 胆手术是大手术,一个近90岁的老人怎么可能还去做这样的手术 今年2月下旬,我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之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去东方 肝胆外科医院看吴孟超做手术。我心中想的是:我一定要看出个真假来! 那一天早饭后,我在一位医生的带领下,到医院手术准备处领取了一套消过 毒的隔离服。随后,走进了手术医生的换衣间。这时,我看见了吴孟超。和照片 上的他相比,他失去了伟岸和威武,真实的他原来就是一个身材不高、体态偏瘦 的普通老人。 我朝他点头致意,他也朝我点头笑笑,他一定已经知道我们的来意。 我注意他换衣服的动作,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但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 的那种“慢 换好衣服的他向手术室走去,我急忙跟上。他走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 两脚迈得很快捷 进了手术室,他一边跟大家打招呼一边掏出手术专用的眼镜戴上,又麻利地 戴上手术手套,然后走到墙前去查看病人的CT片子。这片子他已经看过多次, 昨天他还亲自去B超室为病人做过B超检查。 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
第3页 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郑振铎《猫》 13.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2 分) 无奈 14.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 分) 15.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3 分) 【答案】 13.答案:愤怒 悔恨 悲痛 评分:答对一空得 1 分,答对两空得 2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根据,它常常对鸟笼望着。原因,①“我”的主观臆断。②猫自 身存在的弱点、缺陷。 评分:根据 1 分;原因答对一个得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本题共 3 分。 15.答案:①凭表明现象判断是非,不可取。②惩戒邪恶,表明其正义感。 ③发现冤屈无辜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评分:答对一个方面得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4.(2011•四川省乐山市) 大医仁心 周大新 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 90 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市的街头看 见他们,可能会投去惊喜或羡慕的一瞥:嗬,老寿星! 我猜,你可能也见过年近 90 仍能劳作的老人,他们或在田头薅草,或在家 中做饭,你看见后会很意外:天呐,90 岁了还能干活?多精神的老人! 可我估计,我若是告诉你,有一个近 90 岁的外科医生,仍能上手术台为病 人做肝胆外科手术,有时一天还能做 3 台时,你一定会皱起眉头对这话表示怀疑: 太夸张了吧?给我讲神话? 我当初和你一样:不相信!因为谁都知道,外科医生要能做到术前准确诊断, 术中做得精致,术后治疗得当,并不容易,其最佳年龄是 36—60 岁。开腹做肝 胆手术是大手术,一个近 90 岁的老人怎么可能还去做这样的手术? 今年 2 月下旬,我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之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去东方 肝胆外科医院看吴孟超做手术。我心中想的是:我一定要看出个真假来! 那一天早饭后,我在一位医生的带领下,到医院手术准备处领取了一套消过 毒的隔离服。随后,走进了手术医生的换衣间。这时,我看见了吴孟超。和照片 上的他相比,他失去了伟岸和威武,真实的他原来就是一个身材不高、体态偏瘦 的普通老人。 我朝他点头致意,他也朝我点头笑笑,他一定已经知道我们的来意。 我注意他换衣服的动作,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但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 的那种“慢”。 换好衣服的他向手术室走去,我急忙跟上。他走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 两脚迈得很快捷。 进了手术室,他一边跟大家打招呼一边掏出手术专用的眼镜戴上,又麻利地 戴上手术手套,然后走到墙前去查看病人的 CT 片子。这片子他已经看过多次, 昨天他还亲自去 B 超室为病人做过 B 超检查。 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
第4页 20厘米高的木台。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是为 他特制的。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 副昂然冷峻之状。随着他的眼神改变,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变:一股紧张 弥漫开来。 他站的是主刀的位置,看来他是真的要亲自为病人做手术。 他双手伸进病人的腹腔进行探摸,他的眼睛并未看触摸部位,好像全凭手的 感觉…… 他的一只手朝器械护士这儿一伸,一把手术刀已准确地放到了他手中 有血喷出来,他威严地说了句什么,喷血骤然停了 他把一块血乎乎的东西放到了托盘里。陪我的医生低声告诉我:已切下病人 病变的胆。 吴孟超继续探手在病人的腹腔里忙,他的动作纯熟而有把握。他下命令的样 子像极了战场上掩蔽部里的指挥员,简短、清楚、有力。他的全程表现和全部动 作,像极了一个50多岁的外科医生。一个人一下子显得年轻了几十岁,这真是 神了! 又一个病人被推了进来。吴孟超走近前去,亲切地摸了一下病人的脸,轻声 说:“别害怕!”那病人微微一笑,回答说:“有你在,我啥都不怕。”十几分钟以 后,第二台手术又开始了…… 眼见为实。一个近90岁的老人在这天上午为两个病人做了肝胆手术,耗时 3个多小时,而且都非常成功 我不能不信。我查了一下有关吴老的统计资料,仅2010年,他就主刀完成 手术196台。他主攻肝脏外科以来,已主刀完成14000多台肝脏手术。按每天平 均两台算,他得连续工作700多天。换算一下,是得连续工作20年呀! 接下来,我就特别想弄明白:他,吴孟超,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过 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为何还要让自己如此辛苦?为何不歇息 歇息,享享晚年之乐? 他说:我是一个外科医生,我的岗位是手术台,只有在手术台上,我的心里 才踏实,才舒服,才痛快;再说,做手术时,和年轻人在一起,有时说说话,聊 聊天,我很开心;还有一条,我们外科医生要想多带出好学生,必须上手术台 最后,是有好多病人希望我亲自给他们主刀,他们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了他们 只要我还能干,就坚持做到最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室里,倒在工作岗 位上,那我会感到幸福 个90高龄的老人! 个罕见的老人! 16.文章题目《大医仁心》该如何理解?(3分) 17.文章开头3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这3个段落的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4分) 18.文中说吴孟超“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的那种‘慢'”,又说“他走 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两脚迈得很快捷”,这互相矛盾吗?为什么?(4分) 19.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 的作用是什么?(4分) 20.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吴孟超是一个怎样的人。(5人)
第4页 20 厘米高的木台。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 1.62 米,那木台是为 他特制的。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 一副昂然冷峻之状。随着他的眼神改变,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变:一股紧张 弥漫开来。 他站的是主刀的位置,看来他是真的要亲自为病人做手术。 他双手伸进病人的腹腔进行探摸,他的眼睛并未看触摸部位,好像全凭手的 感觉…… 他的一只手朝器械护士这儿一伸,一把手术刀已准确地放到了他手中…… 有血喷出来,他威严地说了句什么,喷血骤然停了…… 他把一块血乎乎的东西放到了托盘里。陪我的医生低声告诉我:已切下病人 病变的胆。 吴孟超继续探手在病人的腹腔里忙,他的动作纯熟而有把握。他下命令的样 子像极了战场上掩蔽部里的指挥员,简短、清楚、有力。他的全程表现和全部动 作,像极了一个 50 多岁的外科医生。一个人一下子显得年轻了几十岁,这真是 神了! 又一个病人被推了进来。吴孟超走近前去,亲切地摸了一下病人的脸,轻声 说:“别害怕!”那病人微微一笑,回答说:“有你在,我啥都不怕。”十几分钟以 后,第二台手术又开始了…… 眼见为实。一个近 90 岁的老人在这天上午为两个病人做了肝胆手术,耗时 3 个多小时,而且都非常成功。 我不能不信。我查了一下有关吴老的统计资料,仅 2010 年,他就主刀完成 手术 196 台。他主攻肝脏外科以来,已主刀完成 14000 多台肝脏手术。按每天平 均两台算,他得连续工作 7000 多天。换算一下,是得连续工作 20 年呀! 接下来,我就特别想弄明白:他,吴孟超,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过 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为何还要让自己如此辛苦?为何不歇息 歇息,享享晚年之乐? 他说:我是一个外科医生,我的岗位是手术台,只有在手术台上,我的心里 才踏实,才舒服,才痛快;再说,做手术时,和年轻人在一起,有时说说话,聊 聊天,我很开心;还有一条,我们外科医生要想多带出好学生,必须上手术台; 最后,是有好多病人希望我亲自给他们主刀,他们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了他们。 只要我还能干,就坚持做到最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室里,倒在工作岗 位上,那我会感到幸福…… 一个 90 高龄的老人! 一个罕见的老人! 16.文章题目《大医仁心》该如何理解?(3 分) 17.文章开头 3 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这 3 个段落的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4 分) 18. 文中说吴孟超“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的那种‘慢’”,又说“他走 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两脚迈得很快捷”,这互相矛盾吗?为什么?(4 分) 19.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 的作用是什么?(4 分) 20.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吴孟超是一个怎样的人。(5 人)
第5页 【答案】 16.(3分) 答:意思是真正的名医不仅医术精湛,同时还应该具备一颗仁慈善良之心 (意思相近即可) 17.(4分) 答:递进关系(2分);这3段放在文章开头层层深入,逐步引出文章主人公 吴孟超,给读者以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分) 18.(4分) 答:不矛盾。(1分)“慢”是说吴孟超作为老人平时正常的动作特点,因为 毕竟他已近90高龄;(1分)而“快捷”是说他进入工作状态时的动作特点,表 现了他对工作极大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让他年轻了许多。(2分) 19.(4分,各2分,酌情给分) 答:神态描写:“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吴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擞、自信 沉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20.(5分) 答:从外表看,吴孟超是一个相貌平平的普通老人;(1分)但他更是一个 德艺双馨的著名医学专家。(1分)他医术高超,虽年事已高,仍热爱工作,热 爱病人,乐于培养后进,希望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毕生精力。(3 分) 5.(2011·四川省眉山市)《母亲的病友名单》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 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 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 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 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 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 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 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 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 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着 杨姨是12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 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 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 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
第5页 【答案】 16.(3 分) 答:意思是真正的名医不仅医术精湛,同时还应该具备一颗仁慈善良之心。 (意思相近即可) 17.(4 分) 答:递进关系(2 分);这 3 段放在文章开头层层深入,逐步引出文章主人公 吴孟超,给读者以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 分) 18.(4 分) 答:不矛盾。(1 分)“慢”是说吴孟超作为老人平时正常的动作特点,因为 毕竟他已近 90 高龄;(1 分)而“快捷”是说他进入工作状态时的动作特点,表 现了他对工作极大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让他年轻了许多。(2 分) 19.(4 分,各 2 分,酌情给分) 答:神态描写:“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吴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擞、自信 沉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20.(5 分) 答:从外表看,吴孟超是一个相貌平平的普通老人;(1 分)但他更是一个 德艺双馨的著名医学专家。(1 分)他医术高超,虽年事已高,仍热爱工作,热 爱病人,乐于培养后进,希望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毕生精力。(3 分) 5.(2011•四川省眉山市) 《母亲的病友名单》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 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 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 12 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 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 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 11 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 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 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 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 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 24 小时开着。 杨姨是 12 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 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 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 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