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二)手部保护 进行有危险性的化学操作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 手套。应根据实际进行的操作选择对于能起到防腐、 防渗或防烫等作用的手套,所用手套应是未老化、无 裂口的,必要时可戴两双手套以确保外层手套破裂时 手不受伤。不同成分的橡胶手套抗腐蚀的对象也不同, 例如:接触氢氧化钠、高氯酸、浓硝酸时应佩戴乙烯 树脂手套或氯丁橡胶手套:接触氯仿、四氯化碳时应 佩戴丁腈橡胶手套或天然橡胶手套:接触过氧化氢、 乙酸、氨水时可佩戴各种橡胶手套:接触浓硫酸时应 佩戴天然橡胶手套或氯丁橡胶手套。另外,为避免有 毒有害物质污染扩散,应注意佩戴防护手套,操作过 程中接触日常品(电话、门、把手、笔等)时应脱下 手套。 (三)防护服 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皮肤接触任何化学试 剂,同时应避免日常的着装不受污染,因此必须穿实 验服,不可穿着已有污染的实验服进入办公室、会议 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实验服应经常洗。 任何人不得在实验室穿裙子和拖鞋。实验过程中 长发应当束起 (四)通风柜 为了防止直接吸入有毒气体,所有涉及挥发性、 刺激性物质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这样既可 5
5 措施。 (二) 手部保护 进行有危险性的化学操作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 手套。应根据实际进行的操作选择对于能起到防腐、 防渗或防烫等作用的手套,所用手套应是未老化、无 裂口的,必要时可戴两双手套以确保外层手套破裂时 手不受伤。不同成分的橡胶手套抗腐蚀的对象也不同, 例如:接触氢氧化钠、高氯酸、浓硝酸时应佩戴乙烯 树脂手套或氯丁橡胶手套;接触氯仿、四氯化碳时应 佩戴丁腈橡胶手套或天然橡胶手套;接触过氧化氢、 乙酸、氨水时可佩戴各种橡胶手套;接触浓硫酸时应 佩戴天然橡胶手套或氯丁橡胶手套。另外,为避免有 毒有害物质污染扩散,应注意佩戴防护手套,操作过 程中接触日常品(电话、门、把手、笔等)时应脱下 手套。 (三) 防护服 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皮肤接触任何化学试 剂,同时应避免日常的着装不受污染,因此必须穿实 验服,不可穿着已有污染的实验服进入办公室、会议 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实验服应经常洗。 任何人不得在实验室穿裙子和拖鞋。实验过程中 长发应当束起。 (四) 通风柜 为了防止直接吸入有毒气体,所有涉及挥发性、 刺激性物质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这样既可
避免实验者受害,也可防止污染周围环境,有利于保 障楼内他人的健康。 实验室通风柜的改造须报系办公室审批,并由专 业厂家实施。 为了保障排风不受阻碍,一般情况下通风柜内不 应放置大件设备,不可堆放试剂或其他杂物,只放当 前使用的物品,而且化学危险品及玻璃仪器不宜离柜 门太近。 操作过程中不可将头伸进通风柜,为了保持足够 的风速将有毒有害气体排走,化学反应过程中应尽量 使柜门放得较低。 (五)紧急洗眼器 化学实验室应安装紧急洗眼器,实验室主任和教 师有责任对新进实验室的学生讲解这些设施的用途和 使用方法。管理人员应认真维护并保持这些设施的清 洁和有效,人人都有义务爱护这些设施并不做它用。 四、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涉及玻璃仪器组装,试剂移 取,加热或冷却,温度或压力控制等多个环节,危险 因素较多,必须注意安全操作。 1、蒸馏和回流实验中往往用自来水进行冷却,橡 胶管必须接牢,而且应时常检查是否老化或容易脱落, 6
6 避免实验者受害,也可防止污染周围环境,有利于保 障楼内他人的健康。 实验室通风柜的改造须报系办公室审批,并由专 业厂家实施。 为了保障排风不受阻碍,一般情况下通风柜内不 应放置大件设备,不可堆放试剂或其他杂物,只放当 前使用的物品,而且化学危险品及玻璃仪器不宜离柜 门太近。 操作过程中不可将头伸进通风柜,为了保持足够 的风速将有毒有害气体排走,化学反应过程中应尽量 使柜门放得较低。 (五) 紧急洗眼器 化学实验室应安装紧急洗眼器,实验室主任和教 师有责任对新进实验室的学生讲解这些设施的用途和 使用方法。管理人员应认真维护并保持这些设施的清 洁和有效,人人都有义务爱护这些设施并不做它用。 四、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涉及玻璃仪器组装,试剂移 取,加热或冷却,温度或压力控制等多个环节,危险 因素较多,必须注意安全操作。 1、蒸馏和回流实验中往往用自来水进行冷却,橡 胶管必须接牢,而且应时常检查是否老化或容易脱落
一旦脱开不仅造成跑水,还可能因停止冷却而发生事 故。 2、不同的溶剂体系应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例如 加热沸点在80℃以下的乙醚,二氧化碳,丙酮,石油 醚,乙醇,氯仿等必须用水浴加热:而且只能从冷水 加热开始:加热沸点在80℃以上的液体可采用调温度 的电热套,油浴等。加热的低沸点易燃溶剂应避免, 加热设备应远离易燃物。禁止使用敞口容器加热有机 溶剂。 3、加热过程必须注意防止局部过热和爆沸。 4、在蒸馏和回流溶液时应先加入沸石,再开始加 热(不宜向热溶液加沸石)。 5、进行易燃溶液热过滤时,倾倒溶液前应关闭加 热器。 6、进行蒸馏或回流操作时,务必防止形成封闭体 系,否则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7、不可随意徒手拾取灼热的玻璃器皿,要防止烫 伤手或感觉烫手时将器皿仍开而发生事故。应选择合 适方法拾取(专用夹子,钳子或佩戴手套等)。 8、加热反应或蒸发过程中,操作者不可长时间离 开,暂时离开应委托他人照看,以便防止发生意外事 故。 7
7 一旦脱开不仅造成跑水,还可能因停止冷却而发生事 故。 2、不同的溶剂体系应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例如 加热沸点在 80℃以下的乙醚,二氧化碳,丙酮,石油 醚,乙醇,氯仿等必须用水浴加热;而且只能从冷水 加热开始;加热沸点在 80℃以上的液体可采用调温度 的电热套,油浴等。加热的低沸点易燃溶剂应避免, 加热设备应远离易燃物。禁止使用敞口容器加热有机 溶剂。 3、加热过程必须注意防止局部过热和爆沸。 4、在蒸馏和回流溶液时应先加入沸石,再开始加 热(不宜向热溶液加沸石)。 5、进行易燃溶液热过滤时,倾倒溶液前应关闭加 热器。 6、进行蒸馏或回流操作时,务必防止形成封闭体 系,否则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7、不可随意徒手拾取灼热的玻璃器皿,要防止烫 伤手或感觉烫手时将器皿仍开而发生事故。应选择合 适方法拾取(专用夹子,钳子或佩戴手套等)。 8、加热反应或蒸发过程中,操作者不可长时间离 开,暂时离开应委托他人照看,以便防止发生意外事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