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草乌、附子 ◼ 【来源】 ◼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的母根 (主根)--川乌 ◼ 北乌头A. kusnezoffii的块根--草乌 ◼ 乌头的侧根加工品 --盐附子 ◼ --黑顺片 ◼ --白附片
川乌、草乌、附子 ◼ 【来源】 ◼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的母根 (主根)--川乌 ◼ 北乌头A. kusnezoffii的块根--草乌 ◼ 乌头的侧根加工品 --盐附子 ◼ --黑顺片 ◼ --白附片
北乌头 乌头
北乌头 乌头
◼ 【性状鉴别】 ◼ 一、生川乌: ◼ 1、呈圆锥形,中部多 向一侧膨大,顶端有 残留的茎基。 ◼ 2、表面棕褐色,皱缩 不平,有侧根及去掉 侧根的痕迹
◼ 【性状鉴别】 ◼ 一、生川乌: ◼ 1、呈圆锥形,中部多 向一侧膨大,顶端有 残留的茎基。 ◼ 2、表面棕褐色,皱缩 不平,有侧根及去掉 侧根的痕迹
◼ 3、质地坚实,横切面粉白色,可见多角 形环纹(形成层)。 ◼ 4、味辛辣而麻舌
◼ 3、质地坚实,横切面粉白色,可见多角 形环纹(形成层)。 ◼ 4、味辛辣而麻舌
◼ 二、生草乌:(较川乌 瘦小) ◼ 1、圆锥形,形如乌鸦头, 顶端有残留的茎基。 ◼ 2、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 皱缩有纵皱纹,有的具 突起的支根(习称“钉 角”)
◼ 二、生草乌:(较川乌 瘦小) ◼ 1、圆锥形,形如乌鸦头, 顶端有残留的茎基。 ◼ 2、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 皱缩有纵皱纹,有的具 突起的支根(习称“钉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