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模式(3) 混合式模式( Mixed model)之特征 混合式模式之代表国 参考书: 《对抗式刑事审判的起源》, John H. Langbein,复 目大学出版社2010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汪海燕,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4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陈瑞华,法律出版社, 2010
11 刑事诉讼模式 (3) ◼ 混合式模式 ( Mixed model ) 之特征 ◼ 混合式模式之代表国 参考书: - 《对抗式刑事审判的起源》,John H.Langbein,复 旦大学出版社2010 -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汪海燕,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4 -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陈瑞华,法律出版社, 2010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法律原则:法律的基本原理或规则;作为其他原 理或规则的基础和源泉的综合性原理或规则;关 于行为、程序或法律决定的永恒的原理。……原 则是某一门学科的核心部分。《布莱克法律字典》 定义:是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 参与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 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争议的问题:立法或司法原则?理念与原则的区 别?原则与规则的区别? 特征:没有绝对的体系,但是主要的原则是具有 全球性的。 ■范围:一般原则和阶段性原贝
12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 法律原则:法律的基本原理或规则;作为其他原 理或规则的基础和源泉的综合性原理或规则;关 于行为、程序或法律决定的永恒的原理。……原 则是某一门学科的核心部分。《布莱克法律字典》 ◼ 定义:是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 参与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 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 争议的问题:立法或司法原则?理念与原则的区 别?原则与规则的区别? ◼ 特征:没有绝对的体系,但是主要的原则是具有 全球性的。 ◼ 范围:一般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国际人权法中涉及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利 (1) 国际人权法的渊源 《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12月10日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 12月16日通过,1976年3月23日生效 ■区域性人权法的渊源 《欧洲人权公约》(《保护人权和基本自 由公约》1950年11月4日,1953年9月3日 生效 《美洲人权公约》1969年11月22日通过 《非洲人杈和民族权宪章》1981年通过
13 国际人权法中涉及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利 (1) ◼ 国际人权法的渊源 -《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12月10日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 12月16日通过,1976年3月23日生效 ◼ 区域性人权法的渊源 -《欧洲人权公约》(《保护人权和基本自 由公约》1950年11月4日,1953年9月3日 生效 -《美洲人权公约》1969年11月22日通过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1981年通过
参考书 岳礼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与中国刑事司法》,法律出版社,207年 版。 林钰雄《刑事程序与国际人权》,元照出 版社,2007年 ■颜厥安、林钰雄主编,《人权之跨国性司 法实践》,元照出版社,2010 a林钰雄《刑事程序与国际人权》(二), 元照出版社,2012
参考书 ◼ 岳礼玲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与中国刑事司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 版。 ◼ 林钰雄《刑事程序与国际人权》,元照出 版社,2007年 ◼ 颜厥安、 林钰雄主编,《人权之跨国性司 法实践》,元照出版社,2010 ◼ 林钰雄《刑事程序与国际人权》(二), 元照出版社,2012. 14
国际人权法中涉及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利(2) 生命权 不被无故拖延受审的权利 禁止酷开 与证人对质的权利 人身自由权 获得免费翻译的权利 刑事指控一公正审判权的■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 前提 诉权利 享有受合格法庭审判的权■就同一罪名不被重复审判 的权利 公开审判权 ■刑事误审的赔偿权 无罪推定 少年享有的特殊权利 刑事辩护权 被告知指控的权利
15 国际人权法中涉及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利(2) ◼ 生命权 ◼ 禁止酷刑 ◼ 人身自由权 ◼ 刑事指控-公正审判权的 前提 ◼ 享有受合格法庭审判的权 利 ◼ 公开审判权 ◼ 无罪推定 ◼ 刑事辩护权 ◼ 被告知指控的权利 ◼ 不被无故拖延受审的权利 ◼ 与证人对质的权利 ◼ 获得免费翻译的权利 ◼ 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 ◼ 上诉权利 ◼ 就同一罪名不被重复审判 的权利 ◼ 刑事误审的赔偿权 ◼ 少年享有的特殊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