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采用“工作组”模式的特点 ①工作组中的所有计算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没有主从之分。 ②工作组模式下资源和账户的管理是分散的。每个 计算机上的管理员能够完全实现对自己计算机上的资源与 账户的管理。 ③“人机不分开”,每台计算机上都有一套目录数 据库,用以验证在自己计算机上所创建的本地用户,一个 用户只能在为他创建了账户的计算机上登录,并由该计算 机上的目录数据库来对他的身份进行验证
2. 采用“工作组”模式的特点 ① 工作组中的所有计算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没有主从之分。 ② 工作组模式下资源和账户的管理是分散的。每个 计算机上的管理员能够完全实现对自己计算机上的资源与 账户的管理。 ③ “人机不分开”,每台计算机上都有一套目录数 据库,用以验证在自己计算机上所创建的本地用户,一个 用户只能在为他创建了账户的计算机上登录,并由该计算 机上的目录数据库来对他的身份进行验证
④“配置( Profile)文件不跟随用户走”,因此,工 作组模式下,计算机的管理员不能给用户分配一个基 于服务器的配置( Profile文件,而只能在该用户第一次 登录到系统时,给他分配一个用户缺省的配置文件, 该文件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并对该用户的工作环境 进行配置。如果用户到另一台计算机上登录,则在该 计算机上生成一个新的本地配置( profile)文件。因此, 不经用户的特殊设置,不会拥有相同的工作环境。 ⑤在工作组模式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资源 的互相访问。 工作组的模式的缺点是,当用户账户数量较大时, 管理工作量较大、管理不方便。并且不能进行资源和 账户的集中管理
④ “配置(Profile)文件不跟随用户走”,因此,工 作组模式下,计算机的管理员不能给用户分配一个基 于服务器的配置(Profile)文件,而只能在该用户第一次 登录到系统时,给他分配一个用户缺省的配置文件, 该文件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并对该用户的工作环境 进行配置。如果用户到另一台计算机上登录,则在该 计算机上生成一个新的本地配置(profile)文件。因此, 不经用户的特殊设置,不会拥有相同的工作环境。 ⑤ 在工作组模式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资源 的互相访问。 工作组的模式的缺点是,当用户账户数量较大时, 管理工作量较大、管理不方便。并且不能进行资源和 账户的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