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学校: 名: 基础(28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子曰:“其恕乎! (《论语》选录)(2分)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2分) (3)若夫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4)“诗以言志”,有许多古诗词名句展示了作者的个性,请写出李白在《行路难》中反映 他自信豪放、坚定执着个性的两句诗 (2分 (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阙默写完整。(4分) 沙场秋点兵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戍死者固十六七/顽固不化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命天涯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D.安陵君其许寡人/名副其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7分) 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 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 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 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 rongyi( 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 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功业、幸福、成就,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 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 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 zhiyi() 3、请根据上下文,按拼音写出合适的词语。(2分) rongyu zhiyi 4、请选取加点词语至少两个另写一段话。(2分) 5、请用对比的手法概括文段所述错过与把握的不同情形。(3分) 答 按要求完成第6——8题(7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综合性实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6、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分)
1 2010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学校: 班别: 姓名: 一、基础(28 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 分) (1)子曰:“其恕乎! , 。(《论语》选录)(2 分) (2)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2 分) (3)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 分) (4)“诗以言志”,有许多古诗词名句展示了作者的个性,请写出李白在《行路难》中反映 他自信豪放、坚定执着个性的两句诗: , 。(2 分) (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阙默写完整。(4 分) , 。 , 。沙场秋点兵。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 分) A.戍死者固.十六七/顽固.不化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命天涯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D.安陵君其.许寡人/名副其.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3-5 题。(7 分) 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 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 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 ... 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 róngyù( )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 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功业、幸福、成就,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 ....的平 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 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 zhìyí( )。 3、请根据上下文,按拼音写出合适的词语。(2 分) róngyù( ) zhìyí( ) 4、请选取加点词语至少两个另写一段话。(2 分) 答: 5、请用对比的手法概括文段所述错过与把握的不同情形。(3 分) 答: 按要求完成第 6——8 题( 7 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综合性实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6、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 分)
7、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3分) 答 8、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2分) 二、阅读题(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22题。 (一)(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2)从作者回忆的三 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4分) 11、结合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分) (1) 2
2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42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9——22 题。 (一)(8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9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选文第 2 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三 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4 分) 11、结合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 分) (1) ;(2)
(二)(11分) “狼”已经来了 ①目前,联合国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 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有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危机”的 问题 ②据我国国土资源部最新提供的消息显示,在我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 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日缺水1600万吨。“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 一个重大障碍。 ③我国水资源的前景更不容乐观。据预计,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2010年,全国缺水近1000亿立方米;到2050年,全国将缺水6000亿7000亿立方米 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形成,一是因为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 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 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 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 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水危机”将越来越成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⑤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形成,二是由于水污染和浪费情况严重。据专家测算,去年我国主 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70%,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七大水系均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中,30%监测断面属于工业用水和娱乐用水的水质, 40.9%的监测断面属农业用水质,辽河等地的农业用水占60%。 ⑥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 的问题。如果不能开发与保护水资源,“水危机”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 12、“‘狼’已经来了”一句中“狼”指什么?第③段画线句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13、第④段中,“人均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14、全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联系全文,简要谈谈我国水资源危机形成的原因。(3分)
3 (二)(11 分) “狼”已经来了 ①目前,联合国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 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有 2/3 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危机”的 问题。 ②据我国国土资源部最新提供的消息显示,在我国 640 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 300 多个, 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 114 个,日缺水 1600 万吨。“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 一个重大障碍。 ③我国水资源的前景更不容乐观。据预计,21 世纪我国水资源供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2010 年,全国缺水近 1000 亿立方米;到 2050 年,全国将缺水 6000 亿~7000 亿立方米。 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形成,一是因为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 均水平的 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 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3 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 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 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300 立方米,到 2030 年人口高峰将达到 16 亿,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1700 立方米,将接近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水危机”将越来越成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⑤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形成,二是由于水污染和浪费情况严重。据专家测算,去年我国主 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 70%,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七大水系均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的 741 个监测断面中,30%监测断面属于工业用水和娱乐用水的水质, 40.9%的监测断面属农业用水质,辽河等地的农业用水占 60%。 ⑥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 的问题。如果不能开发与保护水资源,“水危机”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 12、“‘狼’已经来了”一句中“狼”指什么?第③段画线句是为了说明什么?(2 分) 13、第④段中,“人均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2 分) 14、全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联系全文,简要谈谈我国水资源危机形成的原因。(3 分)
15、联系全文,分析下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至少写出两条探究结果)(4分) 资料1:从1985年到1997年,我国自然湖泊总数减少19%,总面积缩小11%:地下水超 量开采引起的地面下沉,正在危及华北、华东地区。 资料2:1952年至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82亩减少至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40% 资料3: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仅此一项,每年要消耗掉 森林200万立方米 资料4:近100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减少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130多个 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 探宄结果 探究结果 (三)(15分)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①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②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③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 新的醒来。 ④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⑤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为游子的归来而晃 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 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 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4 15、联系全文,分析下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至少写出两条探究结果)(4 分) 资料 1:从 1985 年到 1997 年,我国自然湖泊总数减少 19%,总面积缩小 11%;地下水超 量开采引起的地面下沉,正在危及华北、华东地区。 资料 2:1952 年至 2003 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 2.82 亩减少至 1.43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 40%。 资料 3: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 14%,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仅此一项,每年要消耗掉 森林 200 万立方米。 资料 4:近 100 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减少 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 33%。130 多个 林业局中,已有 36 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 探究结果 一: 探究结果 二: (三)(15 分)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①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②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③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 新的醒来。 ④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⑤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为游子的归来而晃 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 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 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⑥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 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⑦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结满冰凌,夏天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 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日子。时时刻刻 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⑧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 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髙,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 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 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 手 ⑨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 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 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 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⑩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 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①D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 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 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⑩D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③3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 掩盖了一切。 4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 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 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选自2007年第1期《读者》,作者朱成玉。有删节。) 16、显然,作者把落叶比喻成“疲倦了的蝴蝶”不仅仅是写落叶,你认为作者想借此表达什 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4分) 17、请你写出⑧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5 ⑥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 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⑦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结满冰凌,夏天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 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日子。时时刻刻 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⑧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 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 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 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 手。 ⑨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 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 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 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⑩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 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⑾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 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 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⑿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⒀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 掩盖了一切。 ⒁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 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 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选自 2007 年第 1 期《读者》,作者朱成玉。有删节。) 16、显然,作者把落叶比喻成“疲倦了的蝴蝶”不仅仅是写落叶,你认为作者想借此表达什 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请你写出⑧段画线句的含义。(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