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马克思致恩格斯 曼 彻 斯 特 1868年1月11日 [于伦敦] 亲爱的弗雷德: “花花公子”①在伦敦这儿转了好久。他也去找过波克罕,跟他 谈的完全和跟你谈的一个样,不过成效较大,因为他善于迎合我 们这位波克罕的虚荣心。然而,在他从波克罕身上榨取到十股股 金的钱,并把他的各种酒喝个够之后,就不再上他那儿去了。 为了了解他今后在伦敦的活动,我现在告诉你以下的情况:如 你所知,克里默早被解除了国际委员会②书记的职务,他在一气之 下也早就不干委员会委员了。在最近的代表大会③上他也没有被 选进委员会。奥哲尔先生又当选了。但是,根据我的建议,取消 了(年度)主席的职务,而代之以每次会议选出的执行主席。29奥 哲尔对此很生气,同我们在原则上疏远了。好极了!“花花公子” 先生通过勒·吕贝哄骗了奥哲尔 (奥哲尔把他推荐给工联伦敦理 事会30)和克里默。他们成立了伦敦委员会,比耳斯当主席,等等。 一句话,图谋反对国际工人协会。(“花花公子”还带着高尚的布 林德参加了成立大会。)这些家伙竟恬不知耻地邀请我参加他们上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68年1月11日) 17 ① ② ③ 国际洛桑代表大会。—— 编者注 总委员会。—— 编者注 指 阿曼特·戈克。双关语:“戈克” 这个姓的原文是《Gogg》,同 “花花公 子”、“白痴”(《Geck》)发音相近。—— 编者注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曼 彻 斯 特 1868年1月11日 [于伦敦] 亲爱的弗雷德: “花花公子”①在伦敦这儿转了好久。他也去找过波克罕,跟他 谈的完全和跟你谈的一个样,不过成效较大,因为他善于迎合我 们这位波克罕的虚荣心。然而,在他从波克罕身上榨取到十股股 金的钱,并把他的各种酒喝个够之后,就不再上他那儿去了。 为了了解他今后在伦敦的活动,我现在告诉你以下的情况:如 你所知,克里默早被解除了国际委员会②书记的职务,他在一气之 下也早就不干委员会委员了。在最近的代表大会③上他也没有被 选进委员会。奥哲尔先生又当选了。但是,根据我的建议,取消 了(年度)主席的职务,而代之以每次会议选出的执行主席。29奥 哲尔对此很生气,同我们在原则上疏远了。好极了!“花花公子” 先生通过勒·吕贝哄骗了奥哲尔 (奥哲尔把他推荐给工联伦敦理 事会30)和克里默。他们成立了伦敦委员会,比耳斯当主席,等等。 一句话,图谋反对国际工人协会。(“花花公子”还带着高尚的布 林德参加了成立大会。)这些家伙竟恬不知耻地邀请我参加他们上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68年1月11日) 17 ① ② ③ 国际洛桑代表大会。—— 编者注 总委员会。—— 编者注 指 阿曼特·戈克。双关语:“戈克” 这个姓的原文是《Gogg》,同 “花花公 子”、“白痴”(《Geck》)发音相近。—— 编者注
星期举行的第二次大会。埃卡留斯 (在上星期六《蜂房》上发表 的一篇写得很糟的文章中)揭露了戈克之流。31 我是脱了衣服裹着酒精压布给你写信的。前天我第一次重新 外出,也就是到英国博物馆去了一趟,不过我还不能写东西。但 是,昨天在左乳头下面又长了一些疖子。酒精疗法—— 讷拉通在 巴黎甚至用此法治最大的痈——,根据我的亲身体验 (除割治或 用柳叶刀切开外,这要视情况而定),无疑是对患者最迅速最痛快 的疗法。缺点仅在于酒精蒸发快,必须勤换。 在博物馆里,我只翻了翻目录,就这样我也发现杜林是个伟 大的哲学家。譬如,他写了一本《自然辩证法》来反对黑格尔的 “非自然”辩证法。“原来这就是痛哭流涕的原因”①。德国的先生 们(反动的神学家们除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条“死狗”32。 就这方面说,费尔巴哈是颇为问心有愧的。 法国政府指控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委员会(为非法社团②)。我 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就使这些蠢驴们不能继续讨论他们已经为 1868年代表大会准备好的议程了。33杜邦确实在给他的驻巴黎通 讯员的信中漫不经心地写了一些有关芬尼亚社社员的情况25,而 现在正在奴颜婢膝地巴结英国政府的波拿巴,却把此信转给了唐 宁街34。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地利政府直接间接协助之下,普罗克希- 奥斯顿、根茨和明斯特伯爵的揭发性文章一篇接一篇发表出来③。 18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68年1月11日) ① ② ③ 安·普罗克希- 奥斯顿《一八二一年希腊人脱离土耳其帝国成立希腊王国的 经过》,冯·根茨《弗里德里希·冯·根茨遗著集》;格·明斯特《从维也纳会议 至今(1815—1867年)的欧洲局势的政治概论》。—— 编者注 见本卷第14页。—— 编者注 普卜利乌斯·忒伦底乌斯《安德罗斯岛的姑娘》第一幕第一场。—— 编者注
星期举行的第二次大会。埃卡留斯 (在上星期六《蜂房》上发表 的一篇写得很糟的文章中)揭露了戈克之流。31 我是脱了衣服裹着酒精压布给你写信的。前天我第一次重新 外出,也就是到英国博物馆去了一趟,不过我还不能写东西。但 是,昨天在左乳头下面又长了一些疖子。酒精疗法—— 讷拉通在 巴黎甚至用此法治最大的痈——,根据我的亲身体验 (除割治或 用柳叶刀切开外,这要视情况而定),无疑是对患者最迅速最痛快 的疗法。缺点仅在于酒精蒸发快,必须勤换。 在博物馆里,我只翻了翻目录,就这样我也发现杜林是个伟 大的哲学家。譬如,他写了一本《自然辩证法》来反对黑格尔的 “非自然”辩证法。“原来这就是痛哭流涕的原因”①。德国的先生 们(反动的神学家们除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条“死狗”32。 就这方面说,费尔巴哈是颇为问心有愧的。 法国政府指控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委员会(为非法社团②)。我 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就使这些蠢驴们不能继续讨论他们已经为 1868年代表大会准备好的议程了。33杜邦确实在给他的驻巴黎通 讯员的信中漫不经心地写了一些有关芬尼亚社社员的情况25,而 现在正在奴颜婢膝地巴结英国政府的波拿巴,却把此信转给了唐 宁街34。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地利政府直接间接协助之下,普罗克希- 奥斯顿、根茨和明斯特伯爵的揭发性文章一篇接一篇发表出来③。 18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68年1月11日) ① ② ③ 安·普罗克希- 奥斯顿《一八二一年希腊人脱离土耳其帝国成立希腊王国的 经过》,冯·根茨《弗里德里希·冯·根茨遗著集》;格·明斯特《从维也纳会议 至今(1815—1867年)的欧洲局势的政治概论》。—— 编者注 见本卷第14页。—— 编者注 普卜利乌斯·忒伦底乌斯《安德罗斯岛的姑娘》第一幕第一场。—— 编者注
乌尔卡尔特只知道前者,他的无知现在已成习惯了。他不知道毛 奇关于1828年土耳其战争一书,等等①(他本可以从那里找到非 常好的材料),是他“博学多能”的突出表现。其实,当我还在柏 林(在拉萨尔那儿35)的时候,毛奇就被认为是俄国人的头号敌人, 这当然是普鲁士王国范围以内的看法。 如果你写信给波克罕,就请他把我曾向你谈过的两本俄国小 册子送给你看看。我尤其希望你翻翻那本关于农奴解放的小册子, 并将要点告诉我。 从附上的《法兰西信使报》上你可以看到,法国政府跟克吕 泽烈将军直接交锋了。6 你若能在本月16日给杜西②寄一团棉线,我将非常感谢。这 一天是她的生日,而这个小骗子喜欢一切中国式的礼节。 英国政府对《爱尔兰人报》起诉,我很高兴。问题在于,实 际上这家报纸根本不是芬尼亚运动的,它只要求取消合并36。这些 约翰牛真笨! 问候莉希夫人③。 祝好。 你的 摩尔 附上《海尔曼》的 “新语言学” 标本。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68年1月11日) 19 ① ② ③ 莉希·白恩士。—— 编者注 爱琳娜·马克思。—— 编者注 赫·毛奇《1828年和1829年在土耳其欧洲部分的俄土战争》。—— 编者注
乌尔卡尔特只知道前者,他的无知现在已成习惯了。他不知道毛 奇关于1828年土耳其战争一书,等等①(他本可以从那里找到非 常好的材料),是他“博学多能”的突出表现。其实,当我还在柏 林(在拉萨尔那儿35)的时候,毛奇就被认为是俄国人的头号敌人, 这当然是普鲁士王国范围以内的看法。 如果你写信给波克罕,就请他把我曾向你谈过的两本俄国小 册子送给你看看。我尤其希望你翻翻那本关于农奴解放的小册子, 并将要点告诉我。 从附上的《法兰西信使报》上你可以看到,法国政府跟克吕 泽烈将军直接交锋了。6 你若能在本月16日给杜西②寄一团棉线,我将非常感谢。这 一天是她的生日,而这个小骗子喜欢一切中国式的礼节。 英国政府对《爱尔兰人报》起诉,我很高兴。问题在于,实 际上这家报纸根本不是芬尼亚运动的,它只要求取消合并36。这些 约翰牛真笨! 问候莉希夫人③。 祝好。 你的 摩尔 附上《海尔曼》的 “新语言学” 标本。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68年1月11日) 19 ① ② ③ 莉希·白恩士。—— 编者注 爱琳娜·马克思。—— 编者注 赫·毛奇《1828年和1829年在土耳其欧洲部分的俄土战争》。—— 编者注
8 恩格斯致马克思 伦 敦 1868年1月16日于曼彻斯特 亲爱的摩尔: 我刚发觉我把你的所有来信都放在家里另一件上衣的口袋里 了 (你的可尊敬的秘书①最近一封来信也在内,对此信我特别感 谢),所以我不得不凭记忆写回信。 《法兰西信使报》你昨天收到了,《维也纳日报》也收到了。 给你寄去附有专门说明的普鲁士报告9。实际上,只要研究一 下报告里7月28日傍晚的兵力配置略图,就可确信:贝奈德克曾 在两平方英里的地区内集中了六个军(不包括骑兵),而王储②却 只有第五军和第六军的一个旅与之对峙。如果贝奈德克在29日攻 击斯坦美兹(第五军),那末后者就可能被击退到山那边而奔向第 六军,贝奈德克在30日则可以至少用四个军放心大胆地去攻击和 赶走近卫军与第一军;在这以后,谨慎的弗里德里希- 卡尔当然 不敢贸然行动。弗里德里希- 卡尔有五个军,而与他对峙的至少 有六个军。如果王储的三个独立的纵队被击溃,弗里德里希- 卡 尔一定会接到撤退命令,那时整个战局也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当然,只要普鲁士人谨慎一些,奥地利人终究会被击败,这从兵 力对比上已经看得出来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的无赖们 20 8 恩格斯致马克思 (1868年1月16日) ① ② 弗里德里希- 威廉。—— 编者注 劳拉·马克思。—— 编者注
8 恩格斯致马克思 伦 敦 1868年1月16日于曼彻斯特 亲爱的摩尔: 我刚发觉我把你的所有来信都放在家里另一件上衣的口袋里 了 (你的可尊敬的秘书①最近一封来信也在内,对此信我特别感 谢),所以我不得不凭记忆写回信。 《法兰西信使报》你昨天收到了,《维也纳日报》也收到了。 给你寄去附有专门说明的普鲁士报告9。实际上,只要研究一 下报告里7月28日傍晚的兵力配置略图,就可确信:贝奈德克曾 在两平方英里的地区内集中了六个军(不包括骑兵),而王储②却 只有第五军和第六军的一个旅与之对峙。如果贝奈德克在29日攻 击斯坦美兹(第五军),那末后者就可能被击退到山那边而奔向第 六军,贝奈德克在30日则可以至少用四个军放心大胆地去攻击和 赶走近卫军与第一军;在这以后,谨慎的弗里德里希- 卡尔当然 不敢贸然行动。弗里德里希- 卡尔有五个军,而与他对峙的至少 有六个军。如果王储的三个独立的纵队被击溃,弗里德里希- 卡 尔一定会接到撤退命令,那时整个战局也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当然,只要普鲁士人谨慎一些,奥地利人终究会被击败,这从兵 力对比上已经看得出来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的无赖们 20 8 恩格斯致马克思 (1868年1月16日) ① ② 弗里德里希- 威廉。—— 编者注 劳拉·马克思。—— 编者注
就会被迫抛弃自己坏透了的制度,而那时胜利的就不是改组和俾 斯麦,而是人民。 克吕泽烈 (他在伦敦也扮演过芬尼亚社社员)搞了一个民军 计划,他比德国人还要疯狂。双方都有民军的美国战争37只证明, 民军制度之所以空前耗费金钱和人力,正是因为这种组织只是一 纸空文。如果北方佬所面临的不是南部民军,而是几十万人的常 备军,那他们的情形会怎样呢?在北部组织起来之前,这些常备 军可能已进入纽约和波士顿,并靠民主党人的帮助迫使媾和,接 着西部就可能玩弄分离把戏。这个家伙有一点讲得好:最主要的 是要有优秀的军官和人们对军官的信任,—— 而在民军制度下, 这两者都是完全办不到的!至于民军制度通常受人赞扬,那是由 于能够一下子弄到一大批人,并且比较易于训练,特别是在面临 敌人的时候。不过,后一种情况并不新奇;老拿破仑也曾把经过 三个月训练的新兵编为团队拉去打仗,但这只有在具备优秀的基 干人员时才能做到,为此,也要有某种不同于瑞士和美国民军制 度的东西。直至内战末期,北方佬的基干人员仍处于非常不能令 人满意的状况。自从采用了后装枪,纯粹的民军便真的完了。这 就是说,任何一种合理的军事组织不能不是介乎普鲁士制度和瑞 士制度之间的东西,—— 但究竟是什么呢?这取决于每个具体场 合的种种情况。只有以共产主义方式建立起来的有教养的社会,才 能十分接近民军制度,但即使这样也还不能完全达到。 关于维也纳报纸,我正碰到一些困难①,虽然我偶尔也翻翻 《新自由报》,但整个这方面对我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对此以及 8 恩格斯致马克思 (1868年1月16日) 21 ① 见本卷第8、12—14页。—— 编者注
就会被迫抛弃自己坏透了的制度,而那时胜利的就不是改组和俾 斯麦,而是人民。 克吕泽烈 (他在伦敦也扮演过芬尼亚社社员)搞了一个民军 计划,他比德国人还要疯狂。双方都有民军的美国战争37只证明, 民军制度之所以空前耗费金钱和人力,正是因为这种组织只是一 纸空文。如果北方佬所面临的不是南部民军,而是几十万人的常 备军,那他们的情形会怎样呢?在北部组织起来之前,这些常备 军可能已进入纽约和波士顿,并靠民主党人的帮助迫使媾和,接 着西部就可能玩弄分离把戏。这个家伙有一点讲得好:最主要的 是要有优秀的军官和人们对军官的信任,—— 而在民军制度下, 这两者都是完全办不到的!至于民军制度通常受人赞扬,那是由 于能够一下子弄到一大批人,并且比较易于训练,特别是在面临 敌人的时候。不过,后一种情况并不新奇;老拿破仑也曾把经过 三个月训练的新兵编为团队拉去打仗,但这只有在具备优秀的基 干人员时才能做到,为此,也要有某种不同于瑞士和美国民军制 度的东西。直至内战末期,北方佬的基干人员仍处于非常不能令 人满意的状况。自从采用了后装枪,纯粹的民军便真的完了。这 就是说,任何一种合理的军事组织不能不是介乎普鲁士制度和瑞 士制度之间的东西,—— 但究竟是什么呢?这取决于每个具体场 合的种种情况。只有以共产主义方式建立起来的有教养的社会,才 能十分接近民军制度,但即使这样也还不能完全达到。 关于维也纳报纸,我正碰到一些困难①,虽然我偶尔也翻翻 《新自由报》,但整个这方面对我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对此以及 8 恩格斯致马克思 (1868年1月16日) 21 ① 见本卷第8、12—14页。—— 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