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5)、离子强度概念及其与电解质活度系数的关系,离子强度定律45分钟(6)、结合例题讲解,理解概念和计算方法;布置作业、讨论题、思考题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讨论题:为什么要引入活度概念?思考题:什么是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布置作业:教材p22-23页,习题1习题3-5-
- 5 - ⑸、离子强度概念及其与电解质活度系数的关系,离子强度定律 5 分钟 ⑹、结合例题讲解,理解概念和计算方法;布置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45 分钟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讨论题:为什么要引入活度概念? 思考题:什么是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教材 p22-23 页,习题 1 习题 3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案课次3授课时间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2学时授课方式其他口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2.1相间电位和电极电位1、相间电位定义、相间电位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式2、外电位、内电位定义、物理含义以及内电位差、外电位差3、金属接触电位4、电极电位定义及形成原因5、绝对电位、相对电位、液接电位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各种电位的概念、理解电极电位的形成原因2、熟练应用绝对电位和相对电位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各种电位的概念,电极电位的成因,理解外电位和内电位物理含义,相对电位的应用难点:各种电位的概念,电极电位的成因教学基本内容及方法手段2.1相间电位和电极电位1、相间电位A、相间电位定义、形成原因15分钟15分钟B、外电位、内电位、外电位电位差和内电位电位差的物理意义C、金属接触电位10分钟2、电极电位15分钟A、电极电位定义,结合例子解释形成过程B、绝对电位、相对电位20分钟-6-
- 6 - 《理论电化学》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课次 3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电化学热力学 2.1 相间电位和电极电位 1、相间电位定义、相间电位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式 2、外电位、内电位定义、物理含义以及内电位差、外电位差 3、金属接触电位 4、电极电位定义及形成原因 5、绝对电位、相对电位、液接电位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各种电位的概念、理解电极电位的形成原因 2、熟练应用绝对电位和相对电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各种电位的概念,电极电位的成因,理解外电位和内电位物理含义,相对电 位的应用 难点:各种电位的概念,电极电位的成因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及 方 法 手 段 2.1 相间电位和电极电位 1、相间电位 A、相间电位定义、形成原因 15 分钟 B、外电位、内电位、外电位电位差和内电位电位差的物理意义 15 分钟 C、金属接触电位 10 分钟 2、电极电位 A、电极电位定义,结合例子解释形成过程 15 分钟 B、绝对电位、相对电位 20 分钟
15分钟C、液体接界电位定义、成因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一个电化学体系中通常包括哪些相间电位?2、为什么不能测出电极的绝对电位3、如何消除液接电位-7-
- 7 - C、液体接界电位定义、成因 15 分钟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一个电化学体系中通常包括哪些相间电位? 2、为什么不能测出电极的绝对电位 3、如何消除液接电位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案课次4授课时间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授课方式2学时其他口安排授课题目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2.2、电化学体系1、原电池2、电解池、腐蚀电池3、浓差电池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熟悉电化学体系的种类2、掌握电池的正确写法3、掌握电池的可逆性、电池电动势、电池热力学计算4、了解电解池和腐蚀电池的特点,熟悉浓差电池的原理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原电池的热力学计算难点: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原电池热力学计算-8-
- 8 - 《理论电化学》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课次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 2.2、电化学体系 1、原电池 2、电解池、腐蚀电池 3、浓差电池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熟悉电化学体系的种类 2、掌握电池的正确写法 3、掌握电池的可逆性、电池电动势、电池热力学计算 4、了解电解池和腐蚀电池的特点,熟悉浓差电池的原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原电池的热力学计算 难点: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原电池热力学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及方法手段回顾上节课内容5分钟2.2、电化学体系1、原电池5分钟A、定义;原电池反应和普通化学反应的区别B、电池的可逆性,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可逆10分钟15分钟C、电池电动势的物理意义以及电动势的构成D、原电池的电动势测量方法10分钟15分钟E、电动势的热力学计算、举例讲解2、电解池、腐蚀电池、浓差电池10分钟A、电解池的特点,和原电池的区别10分钟B、腐蚀电池的特点及与原电池的区别C、浓差电池的定义,电动势的计算10分钟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电化学反应和普通化学反应的区别?2、如何判断可逆电池?3、如何测量电池电动势-9-
- 9 -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及 方 法 手 段 回顾上节课内容 5 分钟 2.2、电化学体系 1、原电池 A、定义;原电池反应和普通化学反应的区别 5 分钟 B、电池的可逆性,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可逆 10 分钟 C、电池电动势的物理意义以及电动势的构成 15 分钟 D、原电池的电动势测量方法 10 分钟 E、电动势的热力学计算、举例讲解 15 分钟 2、电解池、腐蚀电池、浓差电池 A、电解池的特点,和原电池的区别 10 分钟 B、腐蚀电池的特点及与原电池的区别 10 分钟 C、浓差电池的定义,电动势的计算 10 分钟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电化学反应和普通化学反应的区别? 2、如何判断可逆电池? 3、如何测量电池电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