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保险基金的存在形式 8.4保险投资 第9章保险市畅(4学时) 教学目标:本章让学生了解保险市场的结构与运作,保险营销方式,保险经 营风险及其防范。 重点、难点:保险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以及它们是 如何影响保险需求的, 91保险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92保险市场的供求及其影响因素 第10章保险监管(4学时) 教学目标:本章让学生了解保险监管的基本理论,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各 国的保险监管模式比较以及保险监管的国际化。(注:本章包括教材保险监管篇 的内容) 重点、难点: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各国的保险监管模式比较, 101保险监管的基本理论 10.2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 10.3各国的保险监管模式比较 10.4保险监管的国际化 七、实险内容及学时安排 无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孙蓉、兰虹主编:《保验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日 [1]当虹主编.保险学基瑞[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孙蓉主编.保险法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琼丝米特,海伦多平豪斯,难姆斯艾瑟林主 编.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吴小平主编.保险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胞出版杜,2002 [)孙蓉主编.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M】成
8 8.3 保险基金的存在形式 8.4 保险投资 第 9 章 保险市场(4 学时) 教学目标:本章让学生了解保险市场的结构与运作,保险营销方式,保险经 营风险及其防范。 重点、难点:保险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以及它们是 如何影响保险需求的。 9.1 保险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9.2 保险市场的供求及其影响因素 第 10 章 保险监管(4 学时) 教学目标:本章让学生了解保险监管的基本理论,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各 国的保险监管模式比较以及保险监管的国际化。(注:本章包括教材保险监管篇 的内容)。 重点、难点: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各国的保险监管模式比较。 10.1 保险监管的基本理论 10.2 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 10.3 各国的保险监管模式比较 10.4 保险监管的国际化 七、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 无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1]孙蓉、兰虹主编:《保险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兰虹主编. 保险学基础[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孙蓉主编.保险法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琼.丝米特,海伦.多平豪斯,詹姆斯.艾瑟林主 编.风险管理与保险[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吴小平主编.保险原理与实务[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5]孙蓉主编.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 [M]. 成
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P叶奔德等主编.中国保险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杜,1998 [刀各期《保险研究》 [8)各期《中国保险报》 例各保险网站及其它衫及保险的杂志、报纸 [10]其他资料:1SIS数据库、锐思数据库、中国保监会官网、中国经济网、 中国保险网网站、各种行情软件等多方数据
9 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叶弈德等主编.中国保险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7]各期《保险研究》. [8]各期《中国保险报》. [9]各保险网站及其它涉及保险的杂志、报纸. [10]其他资料:ISIS 数据库、锐思数据库、中国保监会官网、中国经济网、 中国保险网网站、各种行情软件等多方数据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玛:4081004000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 适用专业: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总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4 实验实践学时:0 自修:4 开课院系:经济学院 课程负责人:屈改柳 课程师资:屈政柳、曹正勇、王莫 二、课程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t0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己经成为经济学的标 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 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弃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 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竟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等学的 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 优化策略。 三、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博弈论的思维,会使用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 拿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在掌舞一定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 课程的数学,指导学生掌握经济博弈论的主要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 养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能初步理解现代企业及政府各项政 策的运用及效果预测、分析。 本课程以“经济人“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以静态、动态和重复博弈理论 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掌握博奔论的内容和理论结构等基础知识: (二》对经典博弈模型做出恰当的分析并应用于实际的经济解释: 10
1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4081004000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 适用专业: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总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4 实验/实践学时:0 自修:4 开课院系:经济学院 课程负责人:屈改柳 课程师资:屈改柳、曹正勇、王英 二、课程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 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 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 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 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 优化策略。 三、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博弈论的思维,会使用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 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在掌握一定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 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经济博弈论的主要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 养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能初步理解现代企业及政府各项政 策的运用及效果预测、分析。 本课程以“经济人”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以静态、动态和重复博弈理论 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掌握博弈论的内容和理论结构等基础知识; (二)对经典博弈模型做出恰当的分析并应用于实际的经济解释;
(三)正确理解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静态和动态博弈论,能够分析相关的问 题: (四)了解合作傅弃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 别: (五)了解博弃论的发展历史和前沿研究项目。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课堂讨论、任务驱动和练习法 (一)讲授以启发式为主,从基本理论、基本体系的角度进行解释,启发学 生进行触类旁通的思考: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思想,完善学术结 构,提高学术水平, (二)任务驱动法一开误前两周布置经济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搜集 资料、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分小姐做PP可,课堂上进行交流并相互点评、总结, 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挥与展现自我的空间。 (三)强化案例教学,运用实例进行分析,以博弹论语言描述现实,以博弃 论工具分析参与人行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 (四)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加深他 们对专业知识的印象。 (五)推荐参考书和课程教学资源网站、课程学习论坛,鼓励学生多读书和 课程论文,并提交读书报告,以拓展其知识面,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与课堂练习,作 业相结合。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60%,共分为读书报告、课堂 讨论与汇报、课后练习几个部分。 六、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变排 第1章导论(6学时) 教学目标: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导言 重点、难点:重点草握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
11 (三)正确理解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静态和动态博弈论,能够分析相关的问 题; (四)了解合作博弈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 别; (五)了解博弈论的发展历史和前沿研究项目。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课堂讨论、任务驱动和练习法 (一)讲授以启发式为主,从基本理论、基本体系的角度进行解释,启发学 生进行触类旁通的思考;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思想,完善学术结 构,提高学术水平。 (二)任务驱动法——开课前两周布置经济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搜集 资料、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做 PPT,课堂上进行交流并相互点评、总结, 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挥与展现自我的空间。 (三)强化案例教学,运用实例进行分析,以博弈论语言描述现实,以博弈 论工具分析参与人行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 (四)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加深他 们对专业知识的印象。 (五)推荐参考书和课程教学资源网站、课程学习论坛,鼓励学生多读书和 课程论文,并提交读书报告,以拓展其知识面,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与课堂练习、作 业相结合。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 40%,平时成绩占 60%,共分为读书报告、课堂 讨论与汇报、课后练习几个部分。 六、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 1 章 导论(6 学时) 教学目标: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导言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博弈论的发展历史,博弈论的四大要素,难点是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信息经济学的 主要模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讲授 1.】什么是博穿论 1.1.1从游戏到博弈 112一个非技术的定义 12几类经典博奔模型 12.1囚四徒困境 1.2.2赌胜博弈 123古诺模型 13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 1.3.1博弈中的博弈方 1.32博弃中的策略 1.3.3博弹中的得益 134博弹过程 1,3.5博弃信息结构 13.6博弹方的能力和理性 13.7博弃的分类 第2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弃(10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弃解的基本概念—纳什均衡。掌握零和博 弈的纯策略求解方法和一般求解方法以及二人非合作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解法。 重点、难点:纳什定理、混合策略求解 教学方法:案例讨论、启发式讲授 21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 2.1.1上策均衡 2.1.2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1.3划线法 2.1.4箭头法 22纳什均衡侧 12
12 博弈论的发展历史、博弈论的四大要素,难点是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信息经济学的 主要模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讲授 1.1 什么是博弈论 1.1.1 从游戏到博弈 1.1.2 一个非技术的定义 1.2 几类经典博弈模型 1.2.1 囚徒困境 1.2.2 赌胜博弈 1.2.3 古诺模型 1.3 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 1.3.1 博弈中的博弈方 1.3.2 博弈中的策略 1.3.3 博弈中的得益 1.3.4 博弈过程 1.3.5 博弈信息结构 1.3.6 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1.3.7 博弈的分类 第 2 章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0 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解的基本概念——纳什均衡,掌握零和博 弈的纯策略求解方法和一般求解方法以及二人非合作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解法。 重点、难点:纳什定理、混合策略求解 教学方法:案例讨论、启发式讲授 2.1 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 2.1.1 上策均衡 2.1.2 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2.1.3 划线法 2.1.4 箭头法 2.2 纳什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