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3万余人。与此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缺吃少穿、生活艰难,在小 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影响下思想上也发生动摇,罢工不时发生。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情况,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复杂 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解决。 编入本卷卷首的列宁在莫斯科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1920年11月6日)以及列宁1920年11月21日在俄 共(布)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发表的题为《我国的国内外形势和党 的任务》的讲话,论证了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建设上来的必要性。列宁在前一篇讲话中指出,苏维埃政权成立三 年来,依靠红军战士和工农群众的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和坚韧 不拔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现在全国上下必须满怀劳动热情 和顽强精神来最迅速地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比以前在一切血战中 获得的更巩固更可靠的胜利。在后一篇讲话中,列宁认为,苏维埃 俄国经过三年残酷而激烈的战争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 了能够同资本主义列强并存的条件,即使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 推迟爆发,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因此,现在应当把从事 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位。列宁指出:“为了彻底战胜资本主义,第 一,必须战胜剥削者和捍卫住被剥削者的政权,这是用革命力量来 推翻剥削者的任务;第二,担负起建设任务,就是建立新的经济关 系,树立怎样做这件事的榜样。实现社会主义变革任务的这两个方 面是分不开的,这使我们的革命不同于以往的革命,以往的革命有 破坏这一面就够了。”(本卷第28页)列宁号召全国党政干部把全 部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方面去。他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 加电气化,苏维埃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方面的保证,而全国 电气化则是经济方面的保证。他希望改造党的全部工作,使党能够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卷
达3万余人。与此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缺吃少穿、生活艰难,在小 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影响下思想上也发生动摇,罢工不时发生。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情况,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复杂 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解决。 编入本卷卷首的列宁在莫斯科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1920年11月6日)以及列宁1920年11月21日在俄 共(布)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发表的题为《我国的国内外形势和党 的任务》的讲话,论证了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建设上来的必要性。列宁在前一篇讲话中指出,苏维埃政权成立三 年来,依靠红军战士和工农群众的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和坚韧 不拔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现在全国上下必须满怀劳动热情 和顽强精神来最迅速地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比以前在一切血战中 获得的更巩固更可靠的胜利。在后一篇讲话中,列宁认为,苏维埃 俄国经过三年残酷而激烈的战争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 了能够同资本主义列强并存的条件,即使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 推迟爆发,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因此,现在应当把从事 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位。列宁指出:“为了彻底战胜资本主义,第 一,必须战胜剥削者和捍卫住被剥削者的政权,这是用革命力量来 推翻剥削者的任务;第二,担负起建设任务,就是建立新的经济关 系,树立怎样做这件事的榜样。实现社会主义变革任务的这两个方 面是分不开的,这使我们的革命不同于以往的革命,以往的革命有 破坏这一面就够了。”(本卷第28页)列宁号召全国党政干部把全 部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方面去。他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 加电气化,苏维埃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方面的保证,而全国 电气化则是经济方面的保证。他希望改造党的全部工作,使党能够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卷
领导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实际的成就,并且多用事实少用 空话来宣传。 租让政策是列宁在本卷中反复论述的一个问题。1920年11 月,列宁签署了《关于实行租让的一般经济条件和法律条件》法令。 列宁针对广大工农群众对租让政策的不解和疑虑,在俄共(布)莫 斯科组织支部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 子大会上关于租让的报告、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俄共 (布)党团会议上关于租让问题的报告和关于这个报告的总结发言 以及在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关于 对外对内政策的报告中,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详细地论述了租让政 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列宁1920年12月6日在俄共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阐 明了租让法令的基本意义,强调要从政治上、从世界经济的观点来 观察租让问题。他指出,租让法令说明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 家实行和平的经济合作、和平共处的条件。苏维埃俄国实行租让政 策的政治考虑是利用帝国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他要求人们 从帝国主义者之间由最深刻的经济原因引起的深刻分歧来观察有 关租让的一切问题。他认为,租让的政治意义还在于它有可能创造 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恢复贸易联系,防止新的武装干涉。他详细 介绍了租让法令的颁布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引起的强烈反应和它 们之间的矛盾的加剧。同美国进行的关于租让堪察加的谈判使美 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国资产阶级声明它在俄国有取 得租让的优先权,英法两国因此很难结成反对俄国的军事同盟。德 国出自对俄国租让耕地的兴趣,急于同苏维埃俄国媾和。1921年 初苏维埃俄国同土耳其和波斯签订了贸易条约,3月同英国签订 前 言
领导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实际的成就,并且多用事实少用 空话来宣传。 租让政策是列宁在本卷中反复论述的一个问题。1920年11 月,列宁签署了《关于实行租让的一般经济条件和法律条件》法令。 列宁针对广大工农群众对租让政策的不解和疑虑,在俄共(布)莫 斯科组织支部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 子大会上关于租让的报告、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俄共 (布)党团会议上关于租让问题的报告和关于这个报告的总结发言 以及在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关于 对外对内政策的报告中,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详细地论述了租让政 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列宁1920年12月6日在俄共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阐 明了租让法令的基本意义,强调要从政治上、从世界经济的观点来 观察租让问题。他指出,租让法令说明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 家实行和平的经济合作、和平共处的条件。苏维埃俄国实行租让政 策的政治考虑是利用帝国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他要求人们 从帝国主义者之间由最深刻的经济原因引起的深刻分歧来观察有 关租让的一切问题。他认为,租让的政治意义还在于它有可能创造 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恢复贸易联系,防止新的武装干涉。他详细 介绍了租让法令的颁布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引起的强烈反应和它 们之间的矛盾的加剧。同美国进行的关于租让堪察加的谈判使美 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国资产阶级声明它在俄国有取 得租让的优先权,英法两国因此很难结成反对俄国的军事同盟。德 国出自对俄国租让耕地的兴趣,急于同苏维埃俄国媾和。1921年 初苏维埃俄国同土耳其和波斯签订了贸易条约,3月同英国签订 前 言
了贸易协定。列宁满意地说:“这就保证我们能够真正专心从事经 济建设事业,能够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安心地、坚决地和满怀信 心地进行工作。”(本卷第133页) 列宁在有关的报告和讲话中,还反复解释租让对迅速恢复俄 国经济的积极作用。他指出,把俄国无力开发的森林、土地、矿山租 让出去,就可以利用资产阶级的资金,可以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机 器、机车、电气器材等生产资料,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列宁 说:不实行租让,我们就不能实行我们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没有 租让,就不能在十年内恢复我国的经济。当时有些工农群众担心实 行租让后俄国会被出卖给外国资本家。列宁针对这种思想说:租让 同卖国毫无共同之处,租让是战争在经济范围内的继续,不同的是 租让不会破坏生产力,而只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租让可能带来的 损失同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千百万工人农民的伤亡相比是微不足道 的。 列宁在12月21日的报告中对租让政策的意义作了全面的概 括:“我们的任务是维持一个被资本主义敌人包围的孤立的社会主 义共和国的生存,捍卫一个比它周围的资本主义敌人弱得多的共 和国,从而使敌人无法建立反对我们的联盟,使他们难以实行自己 的政策,使他们不能取得胜利,我们的任务是保证俄国有恢复经济 所必需的工具和资金,因为我们一旦得到这些东西,我们就会牢牢 地站立起来,那时任何资本主义敌人对我们来说都是不足惧的。” (本卷第117—118页) 列宁在强调租让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清醒地预见到租让必 然带来的某些消极影响。他说,租让在经济上对俄国有很大好处, 但是也会带来资本主义习气的腐蚀,因此这也是一场战争,是共产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卷
了贸易协定。列宁满意地说:“这就保证我们能够真正专心从事经 济建设事业,能够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安心地、坚决地和满怀信 心地进行工作。”(本卷第133页) 列宁在有关的报告和讲话中,还反复解释租让对迅速恢复俄 国经济的积极作用。他指出,把俄国无力开发的森林、土地、矿山租 让出去,就可以利用资产阶级的资金,可以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机 器、机车、电气器材等生产资料,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列宁 说:不实行租让,我们就不能实行我们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没有 租让,就不能在十年内恢复我国的经济。当时有些工农群众担心实 行租让后俄国会被出卖给外国资本家。列宁针对这种思想说:租让 同卖国毫无共同之处,租让是战争在经济范围内的继续,不同的是 租让不会破坏生产力,而只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租让可能带来的 损失同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千百万工人农民的伤亡相比是微不足道 的。 列宁在12月21日的报告中对租让政策的意义作了全面的概 括:“我们的任务是维持一个被资本主义敌人包围的孤立的社会主 义共和国的生存,捍卫一个比它周围的资本主义敌人弱得多的共 和国,从而使敌人无法建立反对我们的联盟,使他们难以实行自己 的政策,使他们不能取得胜利,我们的任务是保证俄国有恢复经济 所必需的工具和资金,因为我们一旦得到这些东西,我们就会牢牢 地站立起来,那时任何资本主义敌人对我们来说都是不足惧的。” (本卷第117—118页) 列宁在强调租让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清醒地预见到租让必 然带来的某些消极影响。他说,租让在经济上对俄国有很大好处, 但是也会带来资本主义习气的腐蚀,因此这也是一场战争,是共产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卷
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方式、两种形态、两种经济的战争。他指出, 必须监视敌人的每一个行动,要用各种管理、监督、诱导的办法防 止资本主义的腐蚀,应该处处用共产主义的影响加以抵制。 在本卷的文献中,国家电气化计划即统一的经济计划问题是 列宁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1920年底,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 制定了国家电气化计划,把它提交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讨 论,并得到大会的一致赞成。这个计划是苏维埃俄国第一个国民经 济远景计划,体现了列宁关于统一的经济计划的思想。 列宁1920年12月22日在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作的关 于对外对内政策的报告指出,俄国电气化远景计划是一个表明怎 样把俄国转到共产主义所必需的真正经济基础上去的伟大的经济 计划。他把这个计划称为第二个党纲,指出党的政治纲领应当用第 二个党纲即恢复整个国民经济并使它达到现代技术水平的工作计 划来补充。他阐释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 思想,强调指出:“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 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 利”。他还说:“如果俄国布满了由电站和强大的技术设备组成的密 网,那么,我们的共产主义经济建设就会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欧 洲和亚洲的榜样。”(本卷第156、158页) 与国家电气化计划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建立领导实施计划的统 一的经济中心和探索其最合适的组织形式的问题。本卷收载的《人 民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的决定草案》、《劳动国防委员会关于计划委 员会的决定中一个主要条款的草案》、《论统一的经济计划》等文献 反映了列宁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列宁要求各个生产部门的计划严密地协调一致,相互联系,共 前 言
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方式、两种形态、两种经济的战争。他指出, 必须监视敌人的每一个行动,要用各种管理、监督、诱导的办法防 止资本主义的腐蚀,应该处处用共产主义的影响加以抵制。 在本卷的文献中,国家电气化计划即统一的经济计划问题是 列宁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1920年底,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 制定了国家电气化计划,把它提交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讨 论,并得到大会的一致赞成。这个计划是苏维埃俄国第一个国民经 济远景计划,体现了列宁关于统一的经济计划的思想。 列宁1920年12月22日在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作的关 于对外对内政策的报告指出,俄国电气化远景计划是一个表明怎 样把俄国转到共产主义所必需的真正经济基础上去的伟大的经济 计划。他把这个计划称为第二个党纲,指出党的政治纲领应当用第 二个党纲即恢复整个国民经济并使它达到现代技术水平的工作计 划来补充。他阐释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 思想,强调指出:“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 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 利”。他还说:“如果俄国布满了由电站和强大的技术设备组成的密 网,那么,我们的共产主义经济建设就会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欧 洲和亚洲的榜样。”(本卷第156、158页) 与国家电气化计划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建立领导实施计划的统 一的经济中心和探索其最合适的组织形式的问题。本卷收载的《人 民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的决定草案》、《劳动国防委员会关于计划委 员会的决定中一个主要条款的草案》、《论统一的经济计划》等文献 反映了列宁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列宁要求各个生产部门的计划严密地协调一致,相互联系,共 前 言
同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计划。为了保证劳动国防委员会对统一的 经济计划工作的全面领导,列宁考虑建立一个实施计划的专门机 构。1920年10月底,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建立了经济委员 会,以协调所有经济部门的计划。在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列 宁建议由劳动国防委员会对统一的经济计划实行总的领导。1921 年2月,列宁又提出在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隶 属于劳动国防委员会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由它根据统一的经济计 划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实行领导。列宁主张科学技术专家和学者应 在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占绝对优势,并据此原则提出了计划委员会 成员的初步名单。列宁审定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条例》和他提出的 委员会名单遭到了弗·巴·米柳亭、尤·拉林、恩·奥新斯基和阿 ·伊·李可夫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计划是由 技术专家而不是经济专家制定的,单靠技术专家是不行的,只有经 济专家才能完成;国家计划委员会中“技术班子”占优势,而共产党 员经济专家太少。列宁针对这些观点,在2月21日写了《论统一的 经济计划》一文,批评这些“共产党员著作家”和“共产党员行政管 理人员”不宣传不实施已经制定的计划,却一味对怎样着手制定计 划的问题发表空洞的议论。文章说明国家计委组成的重要意义和 广泛吸收非党专家参加国家计委工作的必要性,指出国家计委内 的党组织应该努力“防止热中于发号施令”,“学会谦虚,学会尊重 那些‘科学和技术专家’的切实工作”,“屏弃门外汉和官僚主义者 的‘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本卷第353、354、350页)列宁教导 说,要对科学和技术专家采取异常慎重和灵活的态度,要向他们学 习,要帮助他们扩大眼界,要以相应的科学的成果和材料为根据, “工程师为了接受共产主义而经历的途径将不同于过去的地下宣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卷
同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计划。为了保证劳动国防委员会对统一的 经济计划工作的全面领导,列宁考虑建立一个实施计划的专门机 构。1920年10月底,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建立了经济委员 会,以协调所有经济部门的计划。在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列 宁建议由劳动国防委员会对统一的经济计划实行总的领导。1921 年2月,列宁又提出在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隶 属于劳动国防委员会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由它根据统一的经济计 划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实行领导。列宁主张科学技术专家和学者应 在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占绝对优势,并据此原则提出了计划委员会 成员的初步名单。列宁审定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条例》和他提出的 委员会名单遭到了弗·巴·米柳亭、尤·拉林、恩·奥新斯基和阿 ·伊·李可夫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计划是由 技术专家而不是经济专家制定的,单靠技术专家是不行的,只有经 济专家才能完成;国家计划委员会中“技术班子”占优势,而共产党 员经济专家太少。列宁针对这些观点,在2月21日写了《论统一的 经济计划》一文,批评这些“共产党员著作家”和“共产党员行政管 理人员”不宣传不实施已经制定的计划,却一味对怎样着手制定计 划的问题发表空洞的议论。文章说明国家计委组成的重要意义和 广泛吸收非党专家参加国家计委工作的必要性,指出国家计委内 的党组织应该努力“防止热中于发号施令”,“学会谦虚,学会尊重 那些‘科学和技术专家’的切实工作”,“屏弃门外汉和官僚主义者 的‘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本卷第353、354、350页)列宁教导 说,要对科学和技术专家采取异常慎重和灵活的态度,要向他们学 习,要帮助他们扩大眼界,要以相应的科学的成果和材料为根据, “工程师为了接受共产主义而经历的途径将不同于过去的地下宣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