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鲁斯卡极大的改善了电子显微镜,西门子 司开始批量生产并成功的将电子显微镜推向了 市场。1986年鲁斯卡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人 拜宁( Binning)等一起被授于诺贝尔物理奖。鲁斯 卡在80高龄得到这次殊荣,是为了奖励他在24岁 时发明的电子显微镜,他可能是历史上最老又最 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1939年鲁斯卡极大的改善了电子显微镜,西门子 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并成功的将电子显微镜推向了 市场。1986年鲁斯卡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人 拜宁(Binning)等一起被授于诺贝尔物理奖。鲁斯 卡在80高龄得到这次殊荣,是为了奖励他在24岁 时发明的电子显微镜,他可能是历史上最老又最 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作为照明的光源电子束 的波长远比光波的波长短 其次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电子透。光学透镜 由玻璃制成的可见物质透镜与此相反,电子 透镜不是肉眼可见的物质透镜,他是由磁或电所 行成的局部空间来起透镜的做用 那么电子束是怎么成的呢?它和光学象的形 成有何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中,成象的反差度, 即亮度差,是因被检物的不同结构吸收光线的强 弱程度不同造成的
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作为照明的光源.电子束 的波长远比光波的波长短. 其次,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电子透镜。光学透镜 是由玻璃制成的可见物质透镜.与此相反,电子 透镜不是肉眼可见的物质透镜,他是由磁或电所 行成的局部空间来起透镜的做用. 那么电子束是怎么成象的呢?它和光学象的形 成有何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中,成象的反差度, 即亮度差,是因被检物的不同结构吸收光线的强 弱程度不同造成的
那么电子束是怎么成象的呢?它和光学象的形成 有何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中,成象的反差度,即 亮度差,是因被检物的不同结构吸收光线的强弱 程度不同造成的。而电镜的成象原因是,入射电 子与物质原子碰撞后产生款航被检的不同部位 有不同的散射度这样就形成了电子象的浓淡电 子束的散射度是由物体的密度与厚之积,以及加 速电压的大小决定的
那么电子束是怎么成象的呢?它和光学象的形成 有何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中,成象的反差度,即 亮度差,是因被检物的不同结构吸收光线的强弱 程度不同造成的。而电镜的成象原因是,入射电 子与物质原子碰撞后产生散射,被检的不同部位 有不同的散射度,这样就形成了电子象的浓淡.电 子束的散射度是由物体的密度与厚之积,以及加 速电压的大小决定的
6.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简称STM) 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微观廿界的探索,在电子显 微镜发明大约半个世纪后,1981年拜宁( Binning) 等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它的成象原理完全不同 于光镜和电镜。。基量子力学原理,研究者们发 展出了一系列高分辨显微镜。这些发明为人类打开 了通向微观世界的一扇又一扇大门,使(类真正进 入了纳米世界
6.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简称 STM)。 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在电子显 微镜发明大约半个世纪后,1981年拜宁(Binning) 等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它的成象原理完全不同 于光镜和电镜。。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研究者们发 展出了一系列高分辨显微镜。这些发明为人类打开 了通向微观世界的一扇又一扇大门,使人类真正进 入了纳米世界
STM的探头有一根探针,针尖只有一个原子的大 小,探针的针尖接近但不接触观测样品的表面并 且同时进行扫描根据量子物理学原理,当针尖 上的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的距离小于1纳米时, 针尖和样品间会产生隧道效应,即产生隧道电流 通过记录隧道电流的变化就可以获得样品表面原 子排列的情况并把它转化为图像。 STM具有其他显微镜不可比拟的功能和特点: (1)具有高分辨能力。(2)具有搬移能力 STM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物质表面的原子排列情况, 而且还可以通过探针对物质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进 行搬移.从而人们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在原子水 平上进行重构或组建新的材料
STM的探头有一根探针,针尖只有一个原子的大 小,探针的针尖接近但不接触观测样品的表面并 且同时进行扫描.根据量子物理学原理,当针尖 上的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的距离小于1纳米时, 针尖和样品间会产生隧道效应,即产生隧道电流. 通过记录隧道电流的变化就可以获得样品表面原 子排列的情况并把它转化为图像。 STM具有其他显微镜不可比拟的功能和特点: (1)具有高分辨能力。 (2)具有搬移能力。 STM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物质表面的原子排列情况, 而且还可以通过探针对物质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进 行搬移.从而人们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在原子水 平上进行重构或组建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