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门头沟区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 生帥钟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 须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或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 题纸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脊梁(j1) 恐吓(he) 联袂(mei) 迥然 不同(jng) B.氛围(fen) 干涸(he) 处理(chu) 断壁残 垣(yuan) C.庇护(bi) 惩罚( cheng) 怠慢(dai) 跋山涉水 (ba) D.褴褛(16) 静谧(mi) 广袤(mdo) 毛遂 自荐(sui) 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壮举一一壮志未酬 解释:“壮”有“雄壮、大”的意思 判断:“壮举”指伟大的举动,“壮志未酬”指伟大的志向没有实现 B.强迫一一迫不得已 解释:“迫”有“逼”的意思。 判断:“强迫”是逼着服从的意思,“迫不得已”指被逼得没法,不得 不这样做。 C.弥漫一一漫不经心 解释:“漫”有“随便”的意思。 判断:“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随意飘散;“漫不经心”指 随便轻松的心态。 D.简陋一一言简意赅 解释:“简”有“简单”的意思。 判断:“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言简意赅”指用语 简单而意思完备。 3.下列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B.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儿子,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刻苦练习, 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本领,肯定会有施展才华的 地方
2013 年门头沟区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 文 试 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或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 题纸上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脊梁(jí) 恐吓(hè) 联袂(mèi) 迥然 不同(jiǒnɡ) B.氛围(fèn) 干涸(hé) 处理(chù) 断壁残 垣(yuán) C.庇护(bì) 惩罚(chénɡ) 怠慢(dài) 跋山涉水 (bá) D.褴褛(lǚ) 静谧(mì) 广袤(máo) 毛遂 自荐(suì) 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壮举——壮志未酬 解释:“壮”有“雄壮、大”的意思。 判断:“壮举”指伟大的举动,“壮志未酬”指伟大的志向没有实现。 B.强迫——迫不得已 解释:“迫”有“逼”的意思。 判断:“强迫”是逼着服从的意思,“迫不得已”指被逼得没法,不得 不这样做。 C.弥漫——漫不经心 解释:“漫”有“随便”的意思。 判断:“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随意飘散;“漫不经心”指 随便轻松的心态。 D.简陋——言简意赅 解释:“简”有“简单”的意思。 判断:“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言简意赅”指用语 简单而意思完备。 3. 下列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B. 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儿子,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刻苦练习, 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本领,肯定会有施展才华的 地方
D.他干的这些事情虽小,但一点点积累必将成就一番大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嘛。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 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茶文化糅合 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使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A.修改: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B.修改: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C.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奇葩一朵 D.修改:使它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我见过森林里参差不齐的各种树木。这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恃强凌弱,没有明 争暗斗; 。地上,统一的绿色着装,难辨彼此;地下,千万条 血脉相连,密不可分。 狂风来了,身材高大的树木手拉手筑 成一道道城墙,阻挡着狂风前进的脚步,竭尽全力保护着弱小;暴雨来了,一把 把大小不一的绿伞,各尽所能地阻挡着雨水的冲刷 ①森林里的树,体现着友善、互助、和平 ②它们言行一致,步调统 ③这里只有平等,只有团结,只有合作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 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 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 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 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 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 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 处容身?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 出了山雀顽皮可爱的特点 B.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 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 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 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D.他干的这些事情虽小,但一点点积累必将成就一番大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嘛。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 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茶文化糅合 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使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A. 修改: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B. 修改: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C. 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奇葩一朵。 D. 修改:使它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我见过森林里参差不齐的各种树木。这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恃强凌弱,没有明 争暗斗; 。地上,统一的绿色着装,难辨彼此;地下,千万条 血脉相连,密不可分。 。狂风来了,身材高大的树木手拉手筑 成一道道城墙,阻挡着狂风前进的脚步,竭尽全力保护着弱小;暴雨来了,一把 把大小不一的绿伞,各尽所能地阻挡着雨水的冲刷。 。 ①森林里的树,体现着友善、互助、和平 ②它们言行一致,步调统一 ③这里只有平等,只有团结,只有合作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 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 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 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 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 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 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 处容身?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 “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 出了山雀顽皮可爱的特点。 B.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 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 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 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5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8.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①_时期的诗歌30 篇,故也称“②_”,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蒹 葭》属于“风”“雅”“颂”中的“③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让更多的同 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宣传活动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4分) 80.00 70.00% 50.00% 口2009 40.00‰ 口2010 30.00 2011 20.00% 10.00% 0.00%综合阅该率图书阅该率报纸阅选率数字化阅该率 【注】(1)综合阅读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2)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 光盘阅读、 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主要信息: 阅读现状: 10.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数字化阅读方式备受国人青睐的三个相同原因。 (3分)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 字读物“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 因,比例达到40.0%。此外,有29.2%的数字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 们选择数字阅读方式的原因。另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36.7% 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 平均价格为2.76元。 【材料二】 数字阅读正以它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广阔的涉及面、低廉的成 本等显而易见的优势,促进数字阅读快速发展。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总能看到这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 , ”。 8.名著阅读(3 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 ① 时期的诗歌 305 篇,故也称“ ②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蒹 葭》属于“风”“雅”“颂”中的“ ③ ”。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让更多的同 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宣传活动,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9.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4 分) 【注】⑴ 综合阅读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⑵ 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 光盘阅读、PDA/MP4/MP5 阅读等形式。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数字化阅读方式备受国人青睐的三个相同原因。 (3 分)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 字读物“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 因,比例达到 40.0%。此外,有 29.2%的数字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 们选择数字阅读方式的原因。另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 36.7% 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 平均价格为 2.76 元。 【材料二】 数字阅读正以它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广阔的涉及面、低廉的成 本等显而易见的优势,促进数字阅读快速发展。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总能看到这
样的景象:人们低着头,专心摆弄手机、电子书或平板电脑。对于工作压力比较 大的人群,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短暂时间,看手机新闻,刷微博,浏览小说…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11.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 世界,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发起“好书大家读,书香 溢校园”的倡议,其中阐明读书作用的内容需要你来填写。(要求:用“读书 可以让…”的排比句式来表达)(4分) 答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12-14题。(共9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緹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2)不敢出一言以 复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略无慕艳意。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4.作者在学习从师过程中,除有“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还遇到哪些困 难?(请用原文回答)(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善良的心》,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善良的心 王 建兰 ①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 无奈只能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 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谁能相信他,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 ②秋天,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 散。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
样的景象:人们低着头,专心摆弄手机、电子书或平板电脑。对于工作压力比较 大的人群,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短暂时间,看手机新闻,刷微博,浏览小说…… 原因一: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原因三:_______________ 11.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 世界,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发起“好书大家读,书香 溢校园”的倡议,其中阐明读书作用的内容需要你来填写。(要求:用“读书, 可以让……”的排比句式来表达)(4 分) 答: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 12—14 题。(共 9 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不敢出一言以 复 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略无慕艳意。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4.作者在学习从师过程中,除有“长途跋涉从师的困苦”之外,还遇到哪些困 难?(请用原文回答)(3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 善良的心》,完成第 15~17 题。(共 15 分) 善良的心 王 建兰 ①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 无奈只能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 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谁能相信他,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 ②秋天,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 散。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
部。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根草。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 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母亲的命,他自当竭尽全力为老板打 工抵债。出乎意料,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他怀揣着这 份温暖,一刻也不敢停留,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临上火车,他对驱车来送他 的老板递上欠条,不料被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善良的 心。他听了,心动如潮。他把那张欠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 份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③半年过去了,再也没见到他的踪影。年终工友们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 言语里除了对他的不屑,更多的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直到这时,老板才恍 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电话了。 ④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不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 的弟弟,背着半身不遂的母亲。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 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他一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子里, 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棚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损失。 ⑤就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四十年 一遇的风暴潮轻而易举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天刚放 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 大池,老板不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保住海岸边的育苗 大棚。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⑥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强地站立的大棚, 仔细辨认,那分明就是自己的大棚啊。他狂奔过去,近看才明白:不是老天保佑 他,而是人在助他。加固在大棚上的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 是那兄弟俩所为。那价值几十万的财产,硬是被兄弟俩舍命保护下来了。他想象 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更不敢想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出再多 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守候加固? ⑦老板急于找到那兄弟俩。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许多人在奔跑着,整 篮子地捡拾被浪卷上来的海参。想到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也算是 对他们冒死守住大棚的一种补偿吧,老板心里稍感宽慰。转身走进大棚,老板惊 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怎么不去捡海参?别人都捡发了。” ⑧他说:“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 失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菌……”老 板诧异地看着他: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 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⑨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老板逢 人便夸他的仁义和忠厚,称他是少见的好人,是难得的人才。那棚里的参苗成了 抢手货,早已被髙价预订一空。还有养殖户打他的主意,悄悄地“递髙价”想挖 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了。他说,不是自己有多么高尚,只不过是“人心 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啊。 ⑩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 身说法告诚我要与人为善,他说:“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唯有善举 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 是逢凶化吉。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和心安。 15.本文既写了一个年轻大学生在工作之初经历的几件事,也写了他当时的心理。 阅读第
部。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根草。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 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母亲的命,他自当竭尽全力为老板打 工抵债。出乎意料,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他怀揣着这 份温暖,一刻也不敢停留,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临上火车,他对驱车来送他 的老板递上欠条,不料被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善良的 心。他听了,心动如潮。他把那张欠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 份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③半年过去了,再也没见到他的踪影。年终工友们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 言语里除了对他的不屑,更多的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直到这时,老板才恍 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电话了。 ④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不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 的弟弟,背着半身不遂的母亲。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 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他一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子里, 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棚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损失。 ⑤就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四十年 一遇的风暴潮轻而易举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天刚放 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 大池,老板不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保住海岸边的育苗 大棚。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⑥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强地站立的大棚, 仔细辨认,那分明就是自己的大棚啊。他狂奔过去,近看才明白:不是老天保佑 他,而是人在助他。加固在大棚上的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 是那兄弟俩所为。那价值几十万的财产,硬是被兄弟俩舍命保护下来了。他想象 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更不敢想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出再多 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守候加固? ⑦老板急于找到那兄弟俩。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许多人在奔跑着,整 篮子地捡拾被浪卷上来的海参。想到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也算是 对他们冒死守住大棚的一种补偿吧,老板心里稍感宽慰。转身走进大棚,老板惊 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怎么不去捡海参?别人都捡发了。” ⑧他说:“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 失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菌……”老 板诧异地看着他: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 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⑨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老板逢 人便夸他的仁义和忠厚,称他是少见的好人,是难得的人才。那棚里的参苗成了 抢手货,早已被高价预订一空。还有养殖户打他的主意,悄悄地“递高价”想挖 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了。他说,不是自己有多么高尚,只不过是“人心 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啊。 ⑩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 身说法告诫我要与人为善,他说:“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唯有善举 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 是逢凶化吉。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和心安。” 15.本文既写了一个年轻大学生在工作之初经历的几件事,也写了他当时的心理。 阅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