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语文积累(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锲(qi)而不舍秀颀(q1)B.顷(qing)刻之间蹴(cu)尔而与之 宿(su)营地描摹(m0)D.大为称(chen)赞对称(chen)美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农谚怅然蛛丝马绩抑扬顿挫B.寒噤霹雳涣然一新腐草为莹 C.苍桑褪色拈轻怕重杳无消息D.迁徙坠毁绵延幽长深恶痛疾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为了人民的事业,流血 不惜,更别说流这点儿汗了 ②上海地方那么大, 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③山洪 全县有三十多个村庄被毁坏。 ④1919年 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学生运动。 A.尚且况且暴发爆发B.况且尚且暴发爆发 C.尚且况且爆发暴发D.况且尚且爆发暴发 4.下列句子可以用不同标点标示出不同的意思。(2分) 九(2)班足球队打败了九(6)班足球队获得了冠军
2010 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 76 分,第Ⅱ卷为 66 分;卷面书写 8 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 76 分) 一、语文积累(20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锲(qì)而不舍秀颀(qí) B.顷(qīng)刻之间 蹴(cù)尔而与之 C.宿(sù)营地 描摹(mó) D.大为称(chēn)赞 对称(chèn)美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农谚 怅然 蛛丝马绩 抑扬顿挫 B.寒噤 霹雳 涣然一新 腐草为莹 C.苍桑 褪色 拈轻怕重 杳无消息 D.迁徙 坠毁 绵延幽长 深恶痛疾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①为了人民的事业,流血 不惜,更别说流这点儿汗了! ②上海地方那么大, 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③山洪 ,全县有三十多个村庄被毁坏。 ④1919 年 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学生运动。 A.尚且 况且 暴发 爆发 B.况且 尚且 暴发 爆发 C.尚且 况且 爆发 暴发 D.况且 尚且 爆发 暴发 4.下列句子可以用不同标点标示出不同的意思。(2 分) 九(2)班足球队打败了九(6)班足球队获得了冠军 ① ②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 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 象就是 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6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子)二章》 (2)关关雎雎,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4)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6)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半亩方塘一鉴开, 朱熹《观书有感》 7.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饱含哲理的诗句是: (2)写出两句描绘边塞风光的古诗词 、(45分)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起钱就是生活品质。 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 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理直气壮一—“为了追求生活品质! 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生活?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 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 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 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 象就是 ,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 6 题)(6 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孟 子〉二章》 (2)关关雎雎,在河之洲。 , 。 《诗经 关雎》 (3)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4)仍怜故乡水, 。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6)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7)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8)半亩方塘一鉴开, 。 朱熹《观书有感》 7.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 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饱含哲理的诗句是: , 。 (2)写出两句描绘边塞风光的古诗词: , 。 二、(45 分)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 分) 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起钱就是生活品质。 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 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 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生活?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 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 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
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乃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 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 式 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了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 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 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 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整个社会都能摒弃了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 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乃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 失去求好的精神。 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 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继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 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 为什么现代社会品牌泛滥的原因。 有些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 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般人心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些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法去追 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了的从大贪官到小流氓,戴劳力 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 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 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 能居于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风格与求 好精神的表现 8.文中“生活品质”的含义是指:(不超过20字)(3分) 9.文中的三个“如果说”是从三方面来假设生活品质的,它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6分) 10.文中以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为例,意在说明什么?(4分) 11.文章说“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忧虑”什么?联系实际,说说你的
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乃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 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 式。 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了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 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 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 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整个社会都能摒弃了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 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乃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 失去求好的精神。 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 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继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 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 为什么现代社会品牌泛滥的原因。 有些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 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人心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些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法去追 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了的从大贪官到小流氓,戴劳力 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 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 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 能居于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风格与求 好精神的表现。 8.文中“生活品质”的含义是指:(不超过 20 字)(3 分) 9.文中的三个“如果说”是从三方面来假设生活品质的,它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6 分) 10.文中以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为例,意在说明什么?(4 分) 11.文章说“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忧虑”什么?联系实际,说说你的
看法。(6分) [二](21分)错过刘心武 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 从在商场所看中的一件很适合于自己,并且价钱也不算昂贵的衣衫,竟因不必要 的犹豫,放弃了购买,而再次去那商场,满眼都只是不如那件的样式,这类小小 的错过,到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不仅去了那里可以收入更丰,更重要的 是能与自己的兴趣更贴近,却只是因为决心下得迟点,因而痛失良机,那样大大 的贻误……总算起来,真是不少!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 多的错过? 然而细想,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 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从在偶然路过 的一家小小书店,意外地买到了久访不得的一本诗集,这类小小的收获,到自己 积极参与的一项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那样的精神物质双丰收……算起来, 也还不少,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 存活。 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 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 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 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 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 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晢理……你的生命, 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 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 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 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
看法。(6 分) [二](21 分)错过 刘心武 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 从在商场所看中的一件很适合于自己,并且价钱也不算昂贵的衣衫,竟因不必要 的犹豫,放弃了购买,而再次去那商场,满眼都只是不如那件的样式,这类小小 的错过,到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不仅去了那里可以收入更丰,更重要的 是能与自己的兴趣更贴近,却只是因为决心下得迟点,因而痛失良机,那样大大 的贻误……总算起来,真是不少!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 多的错过? 然而细想,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 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从在偶然路过 的一家小小书店,意外地买到了久访不得的一本诗集,这类小小的收获,到自己 积极参与的一项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那样的精神物质双丰收……算起来, 也还不少,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 存活。 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 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 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 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 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 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 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 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 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 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 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 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 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 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1995年 春) 12.填空:文章第二段可以缩成“从 算起来,真是不 少。”(2分) 13.文章句子的使用很有特色,有设问和反问并用,有长句和短句并用,还有整 句和散句并用等。围绕上述语言特色的某一方面,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说说 它的表达效果。(5分) 14.画线句子运用通俗的比喻讲出了令人深思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话直接说出它 的意思。(4分) 15.文章提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这个 问题后,是如何进行正反论证的?(4分) 16.从文章来看,“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也可能几近于“过错”。回想 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掌握”的情况,你从中悟出了什么?请 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6分) [三](15分)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 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 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 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 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 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称其气之小大 (2)动乎其言 (3)可登览以自广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2)而辙也未之见焉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 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 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 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1995 年 春) 12.填空:文章第二段可以缩成“从 到 算起来,真是不 少。”(2 分) 13.文章句子的使用很有特色,有设问和反问并用,有长句和短句并用,还有整 句和散句并用等。围绕上述语言特色的某一方面,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说说 它的表达效果。(5 分) 14.画线句子运用通俗的比喻讲出了令人深思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话直接说出它 的意思。(4 分) 15.文章提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这个 问题后,是如何进行正反论证的?(4 分) 16.从文章来看,“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也可能几近于“过错”。回想一 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掌握”的情况,你从中悟出了什么?请 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6 分) [三](15 分)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 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 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 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 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 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 分) (1)称其气之小大 (2)动乎其言 (3)可登览以自广 18.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2)而辙也未之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