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20173) (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学校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年级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包庇(bi) 恪守不渝(ge)作茧自缚(fu) 班级B.蜷缩(qumn)同仇敌忾(kxi)百舸争流(g) C.桎梏(gu)风驰电掣(che)连篇累牍(lei) 姓名 D.倔强(jue)恬不知耻(tan)怙恶不悛(qun)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考号 A.不要时时用自己来和美人比较,那不但是自卑的发源地,闹得心情沮丧,而且暴殄天物, 蹉跎了一段心旷神怡的好时光 B.天空中的各种云块,正在不断地堆集着,分裂着,舒展着,飘散着,变换莫测 C.唐代“长沙窑”的釉色有青、黄、白等色,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装饰技法, 可谓匠心独运 D.我将这寸寸绵柔的心绪,轻轻的融入多情的六月,葱茏的江南,柔情的大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边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来了,我的母 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③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A.荒僻总算炉火纯青 B.偏僻还是融会贯通 C.荒僻总算融会贯通 D.偏僻还是炉火纯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山散步 B.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C.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 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有了“互联网+”,“一带一路”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 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1)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私《无题》)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2017.3) (考试时量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 29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 ...的一组是( ) A. 包庇.(bì) 恪.守不渝(gè) 作茧自缚.(fù) B. 蜷.缩(quán) 同仇敌忾.(kài) 百舸.争流(gě) C. 桎梏.(gù) 风驰电掣.(chè) 连篇累.牍(lěi) D. 倔.强(juè) 恬.不知耻(tián) 怙恶不悛.(quān) 2. 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A. 不要时时用自己来和美人比较,那不但是自卑的发源地,闹得心情沮丧,而且暴殄天物, 蹉跎了一段心旷神怡的好时光。 B. 天空中的各种云块,正在不断地堆集着,分裂着,舒展着,飘散着,变换莫测。 C. 唐代“长沙窑”的釉色有青、黄、白等色,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装饰技法, 可谓匠心独运。 D. 我将这寸寸绵柔的心绪,轻轻的融入多情的六月,葱茏的江南,柔情的大山。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边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 来了,我的母 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③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A. 荒僻 总算 炉火纯青 B. 偏僻 还是 融会贯通 C. 荒僻 总算 融会贯通 D. 偏僻 还是 炉火纯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山散步。 B.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C. 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 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 有了“互联网+”,“一带一路”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 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 (二)按原文默写(共 8 分,每空 1 分) 5.⑴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李商隐私《无题》)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3)《渔家傲》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 (三)按要求答题(共9分) 6.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今年的4月23日,是世界第22个读书日。学校号召提倡大家静下心来,认真读读书 小明却说:“我老爸当初没读什么书,还不是照样当老板。”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将怎 样劝说他?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某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 这个任务: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査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某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目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年级 1.1% 4.5% 八年级 90.6% 5.2% 九年级 88.8% 7.3% 二、阅读下面的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7分) (一)奇妙的唾液(10分)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內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是由遍布口腔黏 膜深处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岀来的。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 夜间可以分泌出唾液1000~1500毫升。我国古代养生学家称唾液为“玉泉”、“甘露 金浆”,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 ②唾液的用途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了唾液的话,那么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 就是我们的嘴巴恐怕也张不开了。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⑵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⑶《渔家傲》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⑷《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 , 。 (三)按要求答题(共 9 分) 6.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今年的 4 月 23 日,是世界第 22 个读书日。学校号召提倡大家静下心来,认真读读书。 小明却说:“我老爸当初没读什么书,还不是照样当老板。”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将怎 样劝说他?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某中学将开展 “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 这个任务: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某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 目 年 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1% 4.5% 八年级 90.6% 5.2% 4.2% 九年级 88.8% 7.3% 3.9% 二、阅读下面的白话文,回答问题(共 37 分) (一)奇妙的唾液(10 分)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是由遍布口腔黏 膜深处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 夜间可以分泌出唾液 1000~1500 毫升。我国古代养生学家称唾液为“玉泉”、“甘露”、 “金浆”,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用途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了唾液的话,那么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 就是我们的嘴巴恐怕也张不开了。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
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腭 或者下腭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异物,保持口腔的清洁。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 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其主要原 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的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 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 以止血,还能保持皮肤的弹性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食物污染带来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 家硏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 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 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他 们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唾液混合后,再作用于动物体细胞,结果原来具有较 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此后,又发现唾液具有灭活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质 的作用。唾液的这种灭毒作用,在于它能够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目前认为,癌 肿、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衰老等的发生,均与超氧自由基有关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唾液),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 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发现,唾液中确实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 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 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増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 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 就能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岀“唾液化妆品 -抗皱霜、洗面奶等。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腭 或者下腭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异物,保持口腔的清洁。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 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其主要原 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的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 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 以止血,还能保持皮肤的弹性。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食物污染带来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 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 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 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他 们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唾液混合后,再作用于动物体细胞,结果原来具有较 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此后,又发现唾液具有灭活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质 的作用。唾液的这种灭毒作用,在于它能够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目前认为,癌 肿、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衰老等的发生,均与超氧自由基有关。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唾液),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 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发现,唾液中确实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 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 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 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 就能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 ——抗皱霜、洗面奶等
8.联系全文,说说唾液的“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三点。(3分) 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 (2分) 10.第④段“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不 能删去?为什么?(3分) 11.第⑤段中引用古代中医的话“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有什么作用?(2分) (二)对一只蝴蝶的关怀(18分)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 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 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λ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 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 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 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 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 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 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 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沚它-边晒太阳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 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 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舂夭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 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 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8. 联系全文,说说唾液的“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三点。(3 分) 9. 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0. 第④段“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不 能删去?为什么?(3 分) 11. 第⑤段中引用古代中医的话“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有什么作用?(2 分) (二)对一只蝴蝶的关怀(18 分)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 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 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 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 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 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 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 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 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 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 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 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 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 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
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 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 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 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 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 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 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 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 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 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 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 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 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 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2.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分) ② 13.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15.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 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4分) 16.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 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 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 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 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 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 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 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 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 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 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 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 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 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 年第 3 期,有删改) 12.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 分) ① →② →③ 13.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4.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 分) 15.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 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4 分) 16.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