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5.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 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 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 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 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5. 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 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 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 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 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
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展示课题) 新课教学 1.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 响很有限。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2011年已突破 70亿。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 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 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 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 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晩婚晚育,少生优生 2.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1)请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行为? 学生畅所欲言,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师总结引导: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 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归纳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为这几个 方面
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展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 响很有限。19 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 10 亿;2011 年已突破 70 亿。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 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 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 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 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1)请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行为? 学生畅所欲言,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师总结引导: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 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归纳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为这几个 方面:
①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及一些牧民肆意的 在我国的植被上放牧。 ②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地捕杀野生动物。 ③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人们自身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 垃圾的随意丢弃 (2)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4~105图文,就人类的破坏行为 加以分析,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严重的后果及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哪些 灾难? 学生分组充分讨论:每组围绕一个方面的问题。(10分钟) 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肯定性地评价学生,并适当补 充 ①乱砍滥伐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水土 流失,土地沙漠化、引起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沙尘暴,, ②(展示沙尘暴图片)列举沙尘暴的危害。沙尘暴可以说是自然 界对于我们人类这些破坏行为给予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就警示我们 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③展示人类残害动物的一些手段,分析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让 学生反思自己有无这种行为。 ④播放太湖风光背景图片,配以柔美的《太湖美》乐曲,让学生 感受到太湖昔日与今天的差别,体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激发了 学生的环保意识
①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及一些牧民肆意的 在我国的植被上放牧。 ②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地捕杀野生动物。 ③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人们自身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 垃圾的随意丢弃。 (2)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 P104~105 图文,就人类的破坏行为 加以分析,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严重的后果及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哪些 灾难? 学生分组充分讨论:每组围绕一个方面的问题。(10 分钟) 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肯定性地评价学生,并适当补 充。 ①乱砍滥伐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水土 流失,土地沙漠化、引起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沙尘暴„„ ②(展示沙尘暴图片)列举沙尘暴的危害。沙尘暴可以说是自然 界对于我们人类这些破坏行为给予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就警示我们 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③展示人类残害动物的一些手段,分析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让 学生反思自己有无这种行为。 ④播放太湖风光背景图片,配以柔美的《太湖美》乐曲,让学生 感受到太湖昔日与今天的差别,体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激发了 学生的环保意识
3.认真阅读教材P106~107“科学·技术·社会”,思考什么是生 物入侵?生物入侵会带来怎样的危害?举出你所知道的生物入侵 的实例。 4.活动:这一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搭建一个可以充分展现 自我才智的平台。 ①即兴演讲:假如你来当太湖管理局的局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②面对以上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是无能为力,还 是可以有所作为呢?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关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对环境所造 成的干扰和破坏是触目惊心的,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生活, 也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这样的后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 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 护生物圈的行列中去。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设想: 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 对生物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模拟探究中有相
3. 认真阅读教材 P106~107“科学·技术·社会”,思考什么是生 物入侵?生物入侵会带来怎样的危害?举出你所知道的生物入侵 的实例。 4. 活动:这一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搭建一个可以充分展现 自我才智的平台。 ①即兴演讲:假如你来当太湖管理局的局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②面对以上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是无能为力,还 是可以有所作为呢?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关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对环境所造 成的干扰和破坏是触目惊心的,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生活, 也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这样的后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 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 护生物圈的行列中去。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设想: 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 对生物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模拟探究中有相
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 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 危害。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 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 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 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
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 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 危害。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 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 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 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