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译】孟懿子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不违背[周 礼]。”樊迟为孔子赶马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问 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不违背[周礼]。’”樊迟 “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按周 侍奉他们;去世了,要按周礼为他们办丧事,按周礼祭 祀他们
【今译】孟懿子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不违背[周 礼]。”樊迟为孔子赶马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问我 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不违背[周礼]。’”樊迟说: “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按周礼 侍奉他们;去世了,要按周礼为他们办丧事,按周礼祭 祀他们
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①孟武伯:姓仲孙,名彘(zhi志)。是前 章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②其:代词, 指父母。此句意思是:唯忧父母疾。一说,“其”,指子 女。“疾”,指品德行为上的毛病。意思是:父母唯忧其 疾。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孝顺父 母,就要自己品德好,不要使父母担忧。另说,“其”指 子女,“疾”指疾病。“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 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 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朱熹《四书集 注》) 【今译】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 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① 孟武伯:姓仲孙,名彘(zhì志)。是前 一章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②其:代词, 指父母。此句意思是:唯忧父母疾。一说,“其”,指子 女。“疾”,指品德行为上的毛病。意思是:父母唯忧其 疾。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孝顺父 母,就要自己品德好,不要使父母担忧。另说,“其”指 子女,“疾”指疾病。“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 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 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朱熹《四书集 注》) 【今译】 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 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①子游:姓言,名偃(yan演),字子游吴国 人。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比 孔子小四十五岁。 【今译】子游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 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却是很不够的,因 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 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 呢?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①子游:姓言,名偃(yǎn演),字子游吴国 人。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比 孔子小四十五岁。 【今译】子游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 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却是很不够的,因 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 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