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2、煤层露头 煤层如果有或曾经有过露头长时间与大气相通,瓦斯含 量就不会很大。 m 3、煤层的埋藏深度 在近代开采深度范围内,瓦斯带内煤层的瓦斯含量随深 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2、煤层露头 煤层如果有或曾经有过露头长时间与大气相通,瓦斯含 量就不会很大。 3、煤层的埋藏深度 在近代开采深度范围内,瓦斯带内煤层的瓦斯含量随深 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4、围岩透气性 煤层围岩:是指煤层直接顶、老顶和直接底板等在内 的一定厚度范围的层段。煤层围岩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决定 于它的隔气、透气性能。 5、煤层倾角 埋藏深度相同时,煤层倾角越小,瓦斯含量越大。 .K垂<K 平行 煤层倾角愈大,煤层瓦斯含量愈低 Exp:芙蓉矿,北翼:40°~80°,go4=20m2/t 南翼:6°~12° ,1CH4 150m3/t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4、围岩透气性 煤层围岩:是指煤层直接顶、老顶和直接底板等在内 的一定厚度范围的层段。煤层围岩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决定 于它的隔气、透气性能。 5、煤层倾角 埋藏深度相同时,煤层倾角越小,瓦斯含量越大。 ∵ ∴煤层倾角愈大,煤层瓦斯含量愈低。 Exp:芙蓉矿,北翼:40°~ 80 ° , 南翼:6°~ 12 ° , K垂直<K 平行 q m t CH 20 / 3 4 = q m t CH 150 / 3 4 =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6、地质构造 在围岩属低透气性的条件下,封闭型地质构造有利于瓦 斯的储存,而开放型地质构造有利于排放瓦斯。 (1)褶皱构造 (2)断层 7、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6、地质构造 在围岩属低透气性的条件下,封闭型地质构造有利于瓦 斯的储存,而开放型地质构造有利于排放瓦斯。 (1) 褶皱构造 (2)断层 7、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四、煤层内的瓦斯压力 煤层的瓦斯压力是处于煤的裂隙和孔隙中的游离瓦斯 分子热运动撞击所产生的作用力。 煤层瓦斯压力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流动动力高 低以及瓦斯动力现象的基本参数。 瓦斯压力测定:打钻、封孔、测压 瓦斯带内瓦斯压力变化规律: 末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内的瓦斯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 有规律地增加,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静水压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四、煤层内的瓦斯压力 煤层的瓦斯压力是处于煤的裂隙和孔隙中的游离瓦斯 分子热运动撞击所产生的作用力。 煤层瓦斯压力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流动动力高 低以及瓦斯动力现象的基本参数。 瓦斯压力测定:打钻、封孔、测压 瓦斯带内瓦斯压力变化规律: 末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内的瓦斯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 有规律地增加,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静水压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瓦斯压力梯度: 2-P P(MPa) pH-H P 8p(H-H0)+ P 或 8(H-H1+ H1P1) 式中 H(m) 尸预测的甲烷带内深Hm处的瓦斯压力,MPa 瓦斯压力梯度,MPa/n P1,P2甲烷带内深度为H1、Hm)处的瓦斯压力,MPa。 Po-甲烷带上部边界处瓦斯压力,取0.2MPa。 H-甲烷带上部边界深度,m
第二节、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瓦斯压力梯度: 则 或 式中 : P—预测的甲烷带内深H(m)处的瓦斯压力,MPa gp—瓦斯压力梯度,MPa/m P1,P2—甲烷带内深度为H1、H2 (m)处的瓦斯压力,MPa。 P0 --甲烷带上部边界处瓦斯压力,取0.2MPa 。 H0 ---甲烷带上部边界深度,m。 2 1 2 1 H H P P g p − − = 1 1 P = g p (H − H ) + P 0 0 P = g p (H − H ) + P (H1 ,P1) (H2 ,P2 ) (H,P) H(m) P(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