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2009/10/30 [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相关文学文化知识 2、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小说主题思想及写作特点等 、文学知识 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又名 小说以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 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 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 绘画等,有 之称。作者 名 代家。全书共120回,后四十回为 所续。据说此书 批阅十载, ”,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 。都云作者 痴, 2、《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长篇历史小说_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 体历 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 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 作者以 编写的史书《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 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 亮、曹操、孙权、张飞、周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文不甚深, 是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 清代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杨慎《临江仙》一词放在卷首,使之成为提挈全 书的卷首词,对全书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词与书相得益彰,并流传于世。“滚 滚长江东逝水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白发渔 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金圣叹 称之为“ 之一。作者是 元末明初小说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描写了林冲由 变化过程,也是封 建社会 的最典型的例子。 4、香菱学诗的过程,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悬想”:昨夜西风凋 碧树, 第二境界——“苦索”:衣带渐宽终不悔, 第三境界一—“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
1 《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2009/10/30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相关文学文化知识。 2、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小说主题思想及写作特点等。 一、文学知识 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又名 。小说以 、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 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 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 绘画等,有“ ”之称。作者 ,名 ,字 , 号 , 代 家。全书共 120 回, 后四十回为 所续。据说此书 “批阅十载, ”,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 。都云作者 痴, 。” 2、《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长篇历史小说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 体历 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 100 年间的历史变 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 ,号 。作者以 编写的史书《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 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 亮、曹操、孙权、张飞、周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文不甚深, ” 是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 清代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杨慎《临江仙》一词放在卷首,使之成为提挈全 书的卷首词,对全书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词与书相得益彰,并流传于世。“ 滚 滚长江东逝水, 。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 白发渔 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金圣叹 称之为“ ”之一。作者是 ,元末明初小说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描写了林冲由 到 变化过程,也是封 建社会 的最典型的例子。 4、香菱学诗的过程,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悬想”:昨夜西风凋 碧树, 。第二境界——“苦索”:衣带渐宽终不悔, 。 第三境界——“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
名著人物 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 雄( 4、《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 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一一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排八阵 6、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7、《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8、“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 “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 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 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10、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默写文中涉及的诗句及作者
2 二、名著人物 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 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 雄( )。 4、《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_______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 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_______ 东和:_______ 收二川:_______ 七擒:_______ 北拒:_______ 排八阵:_______ 6、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7、《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___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_______ 8、“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 “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 口。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 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 ” 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10、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 ,_______ 。 三、 默写文中涉及的诗句及作者
(1)大漠孤烟直, (3)暧暧远人村, ((( 古砚微凹聚墨多。() )(4)渡头余落日, (5)日落江湖白 )(6) 万户捣衣声。() 四、课文研究 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先是 其次 其三是 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3、分析品评香菱三首诗的优劣 第一首: 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睛彩辉煌映画栏。 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彩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4、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 何作用?
3 (1)大漠孤烟直,_______ 。( )(2)_______ ,古砚微凹聚墨多。( ) (3)暧暧远人村,_______ 。( )(4)渡头余落日,_______ 。( ) (5)日落江湖白,_______ 。( )(6)_______ ,万户捣衣声。( ) 四、课文研究 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先是 其次 其三是 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品评香菱三首诗的优劣 第一首: 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彩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 何作用?
5、本文通过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成功刻画了周瑜这一形象,请体会周瑜“笑”的含义, 并说说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6、曹操看信后杀掉了蔡瑁、张允,明知“中计”,却称二人是“怠慢了军法”,从中我们可 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7、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哪些地方描写了风雪?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阅读白居易的《夜雪》,完成(1)、(2)题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风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此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对“夜雪”的描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夜雪的?
4 5、本文通过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成功刻画了周瑜这一形象,请体会周瑜“笑”的含义, 并说说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6、曹操看信后杀掉了蔡瑁、张允,明知“中计”,却称二人是“怠慢了军法”,从中我们可 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7、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哪些地方描写了风雪?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阅读白居易的《夜雪》,完成(1)、(2)题。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风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此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对“夜雪”的描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夜雪的?
《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复习学案 答案 文学知识 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小说以贾宝玉 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兴衰史,反映了 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 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 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 雪芹,清代小说家。全书共120回,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据说此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 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 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作者以陈寿编写的史书《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 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 孙权、张飞、周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这 部小说的语言风格 清代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杨慎《临江仙》一词放在卷首,使之成为提挈全 书的卷首词,对全书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词与书相得益彰,并流传于世。“滚 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 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施耐 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了林冲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 毅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4、香菱学诗的过程,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悬想”:昨夜西风凋 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苦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一——“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名著人物 1、赤壁之战失街亭2、吴用智取生辰纲3、武松4、关羽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5、六出祁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图 6、大闹天宫7、示例:(1)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 善于偷盗。8、曹操9、林黛玉、贾宝玉 10、(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2)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3)多愁善感,黛玉悲 葬花。(4)嫉贤妒能,公瑾暗设计
5 《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复习学案 答 案 一、文学知识 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小说以贾宝玉、 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兴衰史,反映了 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 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 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 雪芹,清代小说家。全书共 120 回,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据说此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 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 100 年间的历史变 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作者以陈寿编写的史书《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 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 孙权、张飞、周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这 部小说的语言风格。 清代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杨慎《临江仙》一词放在卷首,使之成为提挈全 书的卷首词,对全书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词与书相得益彰,并流传于世。“ 滚 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 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施耐 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了林冲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 毅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4、香菱学诗的过程,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悬想”:昨夜西风凋 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苦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名著人物 1、赤壁之战 失街亭 2、吴用 智取生辰纲 3、武松 4、关羽 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5、六出祁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图。 6、大闹天宫 7、示例:(1)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 善于偷盗。 8、曹操 9、林黛玉、贾宝玉 10、(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2)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3)多愁善感,黛玉悲 葬花。 (4)嫉贤妒能, 公瑾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