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章 刑 法 概 说 章刑法概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性质 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 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 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 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包含两层性质:一是刑法的阶级性; 二是刑法的法律性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 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 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 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包含两层性质:一是刑法的阶级性; 二是刑法的法律性。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 刑法的创制 刑法的创制,就是刑法的制定过程。我国第 部刑法典经历了漫长的创制过程。表现为: 1、早在建国初,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单行刑 事法律,如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 为刑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2、1950年1954年9月,法制委员会起草了 两个草案: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 案》,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 案》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 一、刑法的创制 刑法的创制,就是刑法的制定过程。我国第一 部刑法典经历了漫长的创制过程。表现为: 1、早在建国初,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单行刑 事法律,如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 为刑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2、1950年——1954年9月,法制委员会起草了 两个草案: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 案》,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 案》
Q131:4年0月16年1月,法神共起 4、1957年6月28日,已写出22稿。 5、1961年10月—1963年10月9日,经过多次修 改,形成了33稿。 6、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从1978年10 月开始,对33稿进行修改、补充,于1979年7月1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7月6日 公布,1980年1月1日生效。 刑法的完善 1、刑法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刑法修改的阶段
3、1954年10月——1956年11月,法律室共起草 了13稿。 4、1957年6月28日,已写出22稿。 5、1961年10月——1963年10月9日,经过多次修 改,形成了33稿。 6、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从1978年10 月开始,对33稿进行修改、补充,于1979年7月1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7月6日 公布,1980年1月1日生效。 1、刑法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刑法修改的阶段。 二、刑法的完善
第一,酝酿准备阶19821988.2)。 第二,初步修改阶段(1988.3-1989.6)。列入 立法议程,并尝试性的拟定了修改稿。 第三,重点修改阶段(1991年),主要讨论反革 命罪的修改问题。 第四,全面修改阶段(1993—1996.12),刑法 的体系、罪名作了大面积的修改,组织有关部门及 专家、学者讨论,拟定出草案供立法机关通过。第 五,立法审议通过(1996.12—1997、3),第八 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日施行 2、刑法修改的原则
(1982—1988.2)。 第二,初步修改阶段(1988.3—1989.6)。列入 立法议程,并尝试性的拟定了修改稿。 第三,重点修改阶段(1991年),主要讨论反革 命罪的修改问题。 第四,全面修改阶段(1993——1996.12),刑法 的体系、罪名作了大面积的修改,组织有关部门及 专家、学者讨论,拟定出草案供立法机关通过。第 五,立法审议通过(1996.12——1997、3),第八 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日施行。 2、刑法修改的原则。 第一,酝酿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