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络合滴定习题 选择题 1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FeCl3溶液中的游离HCl时,Fe3将产生沉淀而引起干扰,可 消除其干扰的物质是()。 A Nahr B CaY C.柠檬酸三钠D.三乙醇胺 20025 mol .- Cu2+溶液10.00mL与0.30 mol L-INE3H2O10.00mL混合达到平衡后, 溶液中NH3的浓度为()mol·L A.0.30 B.0.20 C0.15 D.0.10 3.碳酸钙基准物质标定EDTA时,用()做指示剂 A.二甲酚橙B.铬黑TC.钙指示剂D.六亚甲基四胺 4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是在pH=()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5配位滴定终点呈现的是()的颜色 A.金属-指示剂配合物B.配位剂(滴定剂)-指示剂混合物 C.游离金属指示剂 D.指示剂-金属配合物 6以EDTA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错误的是() 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络合物 B.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络合物 C.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有利于滴定反应 D.不论溶液pH值的大小,只形成MY一种形式络合物 7在pH=12时,以00100 moULEDTA滴定2000moCa2+等当点时的pCa值为()。 A.5.3 B.6.6 C.8.0 D.2.0 8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10的NaOH溶液 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A.A溶液的Kany和B溶液相等 B.A溶液的KznY小于B溶液的KznY C.A溶液的Ky大于B溶液的Kzny D.无法确定 9在pH=57时,EDTA是以()形式存在的。 B. haY C. H,Y2
第7章 络合滴定习题 一、选择题 1.用 NaOH 标准溶液测定 FeCl3溶液中的游离 HCl 时,Fe 3+将产生沉淀而引起干扰,可 消除其干扰的物质是( )。 A. Na2H2Y B. CaY2- C. 柠檬酸三钠 D. 三乙醇胺 2.0.025mol·L-1Cu2+溶液10.00mL 与0.30mol·L-1NH3·H2O10.00mL 混合达到平衡后, 溶液中 NH3的浓度为( )mol·L-1。 A. 0.30 B.0.20 C.0.15 D.0.10 3.碳酸钙基准物质标定 EDTA 时,用( )做指示剂。 A. 二甲酚橙 B. 铬黑 T C. 钙指示剂 D. 六亚甲基四胺 4.EDTA 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是在 pH=(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A. 7 B. 8 C. 10 D. 12 5.配位滴定终点呈现的是( )的颜色。 A. 金属-指示剂配合物 B. 配位剂(滴定剂)-指示剂混合物 C. 游离金属指示剂 D. 指示剂-金属配合物 6.以 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错误的是( )。 A. 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 MHY 络合物 B. 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 MOHY 络合物 C. 不论形成 MHY 或 MOHY,均有利于滴定反应 D. 不论溶液 pH 值的大小,只形成 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7.在 pH=12 时,以 0.0100mol/LEDTA 滴定 20.00mol/LCa2+。等当点时的 pCa 值为( )。 A.5.3 B.6.6 C.8.0 D.2.0 8.今有 A,B 相同浓度的 Zn2+ — EDTA 溶液两份;A 为 PH = 10 的 NaOH 溶液; B 为 PH = 10 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 K ˊ Zn 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 A 溶液的 K ˊ Zn Y和 B 溶液相等 B. A 溶液的 K ˊ Zn Y小于 B 溶液的 K ˊ Zn Y C. A 溶液的 K ˊ Zn Y 大于 B 溶液的 K ˊ Zn Y D. 无法确定 9.在 pH=5.7 时,EDTA 是以( )形式存在的。 A.H6Y2+ B.H3Y- C.H2Y2- D.Y4-
10某退热止痛剂为咖啡因,盐酸喹啉和安替比林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咖啡因的含量, 称取试样0.5000移入50m容量瓶中,加入30ml水、10ml0.35molL四碘合汞酸 钾溶液和lml浓盐酸,此时喹啉的安替比林与四碘合汞酸根生成沉淀,以水稀至刻度, 摇匀将试样干过滤,移取2000ml滤液与干燥的锥形瓶中,准确加入500m0.3000 mol L- KBil4溶液,此时质子化的咖啡因与Bil;反应: C8H1oN4O2)H+ +Bil4-(C8H1oN4O2)HBill 干过滤,取1000m滤液在pH3~4的 HAc-NaAc缓冲液中,以0.0500 mol- EDTA滴 至Bi的黄色消失为终点用去600 mEDTA溶液。试样中咖啡因(CsH1oN4O2)的质量 分数(M咖=19416gmoh)为:() A.Wc8H0N402=72.82% B.WcH0N402=62.52% C.Wc8H0N402=82.82% DWc8H0N402=8228% 1l.为了测定水中Ca2+,Mg2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re,Al干扰的方法中 哪一种是正确的?() A.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 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 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12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同浓度的Zn2至化学计量点时, 下列关系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Zn2+]=[ B [Zn =[Y ZnY C. [ Zn2+]2=KZnY [ZnY2-] K 13EDTA与Zm2形成的配合物在pH=10时的条件稳定常数1gKy=()。 A.16.50 B.0.45 C.16.05 D.16.95 14.一般情况下,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 A.1:2 B.2:1C.1:1 15在EDTA配位滴定中,如果滴定时溶液的pH值变小,则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 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将() A.不存在 B.变 大 C.变小 D.无变化 16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
10.某退热止痛剂为咖啡因,盐酸喹啉和安替比林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咖啡因的含量, 称取试样 0.5000g,移入 50ml 容量瓶中,加入 30ml 水、10ml 0.35 mol·L-1 四碘合汞酸 钾溶液和 1ml 浓盐酸,此时喹啉的安替比林与四碘合汞酸根生成沉淀,以水稀至刻度, 摇匀.将试样干过滤,移取 20.00ml 滤液与干燥的锥形瓶中,准确加入 5.00ml 0.3000 mol·L-1KBiI4溶液,此时质子化的咖啡因与 BiI4 -反应: (C8H10N4O2)H+ +BiI4 -====(C8H10N4O2)HBiI↓ 干过滤,取 10.00ml 滤液,在 pH3~4 的 HAc-NaAc 缓冲液中,以 0.0500 mol·L-1EDTA 滴 至 BiI4 -的黄色消失为终点,用去 6.00mlEDTA 溶液。试样中咖啡因(C8H10N4O2)的质量 分数(M 咖啡因=194.16g·mol -1)为:( )。 A.WC8H10N4O2=72.82% B.WC8H10N4O2=62.52% C.WC8H10N4O2=82.82% D.WC8H10N4O2=82.28% 11.为了测定水中 Ca2 + , Mg2+ 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 Fe3+ , Al3+ 干扰的方法中, 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于 pH =10 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B.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 KCN,然后调至 pH =10 C.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 pH =10 的氨性溶液 D. 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12.在 pH = 10 的氨性缓冲溶液中, 用 EDTA 滴定同浓度的 Zn2+ 至化学计量点时, 下列关系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 Zn2+ ] = [ Y4 - ] B.[Zn2+ ] = [ Y4 -ˊ ] [ZnY2 -] C. [ Zn2+ ˊ ] 2 = K ˊ Zn Y [ZnY2 - ] D. [ Zn2+ ] 2 = K ˊ Zn Y 13.EDTA 与 Zn2+形成的配合物在 pH=10 时的条件稳定常数 ' lg K ZnY =( )。 A.16.50 B.0.45 C.16.05 D.16.95 14.一般情况下,金属离子与 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 )。 A. 1 : 2 B. 2 : 1 C. 1 : 1 D. 1 : 3 15.在 EDTA 配位滴定中,如果滴定时溶液的 pH 值变小,则金属离子与 EDTA 形成 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将( )。 A. 不存在 B. 变大 C. 变小 D. 无变化 16.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 )
A.酸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有利于反应完全 B.配位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不利于反应完全 C.所有副反应都不利于滴定反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今欲配制pH=50,pCa=3.8的溶液,所需EDIA与Ca2物质的量之比,即 n( EDTA): n(Ca)为() A.1:3 B.3:2 C.2:3 D.3:1 18.15mL0020 molL- EDTA与10mL0.020 mol-L- Zn2溶液相混合,若pH为4.0, Zn2浓度为()。 A.p[Zn2]=56B.p[Zn2]=66C.p[Zn2+]=76D.p{Zn2}=86 19.下面两种情况下的 lgK ' niy值分别为() (1)pH=9.0, CNH3=0.2 mol-L- (2)pH=9.0, CNH3=0. 2 mol L-, CcN"=0.01 mol-L- A.13.5,4.1B.4.1,13.5C.56,11.5 D.11.5,5.6 20.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不剧1=7.8×10-3E不82=14×103 K 33×10K不稳4=74×10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3)42+的浓度为Cu(NH3)2的10倍,溶液[NH为 A0.77mol L-1 B 0.077mol L-1 C 0.67mol L -1 D.0.47mol L-1 21以2×10-m. L EDTA滴定同浓度的P溶液,若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10,酒 石酸的分析浓度为02molL,化学计量点时的lgK'rY,[Pb]和酒石酸铅络合物 的浓度(酒石酸铅络合物的lgK为38)分别为()。 AIgK PbY=13.5,[ PbL]=10-3 B IgK, Pby=14.4,[PbL]=10-85 C. IgK'Pby=12.6, [PbL]=10-5.2 D IgK PbY=14.4 [PbLI= 22由计算得知pH=55时EDTA溶液的lgq(H)值为()
A. 酸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有利于反应完全 B. 配位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不利于反应完全 C. 所有副反应都不利于滴定反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7.今欲配制 pH=5.0, pCa=3.8 的溶液,所需 EDTA 与 Ca 2+ 物质的量之比,即 n(EDTA):n(Ca)为( )。 A. 1:3 B. 3:2 C. 2:3 D. 3:1 18.15 mL 0.020 mol·L-1 EDTA 与 10 mL 0.020 mol·L-1 Zn2+溶液相混合,若 pH 为 4.0, Zn2+浓度为( )。 A. p[Zn2+ ]=5.6 B. p[Zn2+ ]=6.6 C. p[Zn2+ ]=7.6 D. p[Zn2+ ]=8.6 19.下面两种情况下的 lgK’NiY 值分别为( )。 (1)pH =9.0 , CNH3=0.2 mol·L-1 ; (2)pH =9.0 ,CNH3=0.2 mol·L-1 , CCN - =0.01 mol·L-1 。 A. 13.5, 4.1 B. 4.1,13.5 C. 5.6,11.5 D. 11.5,5.6 20.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 , , ,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 Cu(NH3)4 2+ 的浓度为 Cu(NH3)3 2+的 10 倍,溶液[NH3]为 ( )。 A. 0.77mol.L-1 B. 0.077mol.L-1 C. 0.67mol.L-1 D. 0.47mol.L-1 21.以 EDTA 滴定同浓度的 溶液,若滴定开始时溶液的 pH=10,酒 石酸的分析浓度为 0.2 mol·L-1 ,化学计量点时的 lgK’PbY,[Pb’]和酒石酸铅络合物 的浓度(酒石酸铅络合物的 lgK 为 3.8)分别为( )。 A. lgK’PbY=13.5,[PbL]=10-11.3 B. lgK’PbY=14.4,[PbL]=10-8.5 C. lgK’PbY=12.6, [PbL]=10-5.2 D. lgK’PbY=14.4 [PbL]=10-11.3 22.由计算得知 pH=5.5 时 EDTA 溶液的 lgɑ(H)值为( )
A.4.6 B.6.6 C.56 D.3.6 23铬黑T(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它的lgKH=116,lgK2=6.3, Mg-EBT的lgK Mgn=7.0,在pH=100时的 lgK meIn值为() A.5.4 B.64 C.44 D.3.4 24从不同资料上查得Cu(Ⅱ)络合物的常数如下 Cu-柠檬酸 K不稳=63×1015 Cu-乙酰丙酮 β1=1.86×108β=2.19×1016 Cu-乙二胺逐级稳定常数为:K1=4.7×1010,K2=2.1×109 Cu-磺基水杨酸lgβ Cu-酒石酸lgK1=3.2,lgK2=1.9,lgK=0.33lgK4=173 Cu-EDTA lgK e=18.80 Cu-EDTA 总稳定常数(lgKa)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A.乙二胶>EDTA>柠檬酸>酒石酸>磺基水杨酸>乙酰丙酮>EDTP B.乙二胶>BD>磺基水杨酸>乙酰丙酮>E>柠檬酸>酒石酸 C.磺基水杨酸>乙酰丙酮>ETP>柠檬酸>酒石酸>乙二胶>ETA D乙酰丙酮>EDTP>柠檬酸>酒石酸>乙二胺>EDTA>磺基水杨酸 25用EDTA测定SO42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滴定B.间接滴定C.返滴定D.连续滴定 26乙酰丙酮(L)与Fe3络合物的lgβ1~lgB3分别为114,22.1,267。pL=22时 Fe(II)的主要存在形体为() B. FeL C FeL? D. FeL 27浓度均为0.100molL的Zn2,Cd2混合溶液,加入过量KI,使终点时游离I 浓度为1molL,在pH=50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等浓度的Zn2,滴定其 中的EDTA,滴定的终点误差为()。 B.0.22% C.-0.022%D.0022% 28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用0002 mol L- EDTA滴定00020 mol.- Pb2+,以二 甲酚橙做指示剂,使用HAc-NaAc缓冲溶液,终点时,缓冲剂总浓度为0.3lmol·L, 终点误差为()。 A.-0.26% B.0.26% C.-26% D.26% 29某溶液中含Ca2、Mg2及少量Al3'、Fe,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10, 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A.Ca2的含量 BCa2、Mg2总量
A. 4.6 B. 6.6 C. 5.6 D. 3.6 23.铬黑 T(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它的 lgK1H=11.6,lgK2H=6.3,Mg-EBT 的 lgK MgIn=7.0,在 pH=10.0 时的 lgK’MgIn 值为( )。 A. 5.4 B. 6.4 C. 4.4 D. 3.4 24.从不同资料上查得 Cu(Ⅱ)络合物的常数如下 Cu-柠檬酸 K 不稳=6.3×10-15 Cu-乙酰丙酮 β1=1.86×10 8 β=2.19×1016 Cu-乙二胺 逐级稳定常数为:K1=4.7×1010,K2=2.1×109 Cu-磺基水杨酸 lgβ2=16.45 Cu-酒石酸 lgK1=3.2,lgK2=1.9,lgK3=-0.33 lgK4=1.73 Cu-EDTA lgK 稳=18.80 Cu-EDTA pK 不稳=15.4 总稳定常数(lgK 稳)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 A. B. C. D 25.用EDTA测定SO42-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 直接滴定 B. 间接滴定 C. 返滴定 D. 连续滴定 26.乙酰丙酮(L)与 Fe 3+络合物的 lgβ1~lgβ3 分别为 11.4,22.1,26.7。pL=22.1 时 Fe(Ⅲ)的主要存在形体为( )。 A. Fe3+ B. FeL C. FeL2 D. FeL3 27.浓度均为 0.100 mol·L-1 的 Zn2+,Cd2+混合溶液,加入过量 KI,使终点时游离 I - 浓度为 1 mol·L-1,在 pH=5.0 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等浓度的 Zn2+,滴定其 中的 EDTA,滴定的终点误差为( )。 A. -0.22% B. 0.22% C. -0.022% D. 0.022% 28.在 pH=5.0 的缓冲溶液中,用 0.002 mol·L-1EDTA 滴定 0.0020 mol·L-1 Pb2+,以二 甲酚橙做指示剂,使用 HAc-NaAc 缓冲溶液,终点时,缓冲剂总浓度为 0.31 mol·L-1, 终点误差为( )。 A. -0.26% B. 0.26% C. -2.6% D. 2.6% 29.某溶液中含 Ca2+、Mg2+及少量 Al3+、Fe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 pH = 10, 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EDTA 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 A. Ca2 的含量 B. Ca2+、Mg2+总量
C.Mg2的总量 D.Ca2、Mg2、Al3、Fe3的总量 30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B.反应的pH值越大,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 C.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D.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 31已知Km=1650,当pH=20时(m=1351,则gkm为() A.13.50 C.11.51 D.3.99 32溶液中存在M、N两种金属离子时,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的条件是() A.△lgK>0.3B.△lgKs0.5%C.△lgK>5D.△lgK>8 33测定铅锡合金中Pb,Sn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g用HCl溶解后,准确加入50.00ml 003000mol·L:EDTA,5oml水,加热煮沸2min,冷后,用六亚甲基四胺将溶液调节至 pH=55,加入少量1,10-邻二氮菲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3000 mol L- Pb2标准溶 液滴定,用去300m然后加入足量NH4F,加热至40℃左右,再用上述Pb2标准溶液滴 定,用去3500ml。试样中Pb和S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Wsn=27.30%.Wpb=65.20% B.Wsn=6520%,WPb=27.30% C.Wsn=3730%,WPb=62.32% D.Wsn=62.32%,WPb=37.30% 34.以配位滴定法测定Pb2+时,消除Ca2+、Mg2+千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配位掩蔽法B.控制酸度法C.沉淀分离法D.解蔽法 35计算得知pH=55时EDTA溶液的lgq(H)值为() A.4.6 B.6.6 C.56 D.3.6 36在pH=10.0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 a zn(NH3=1047,azoH=1024,aYm)=1005, 则在此条件下, lgK zny为(已知 lgkzny=16.5)()。 A.8.9 B.11.8 C.14.0 D.11.3 37下列关于副反应系数的定义,正确的是() a M nA r rH 38.下列关于酸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Ym随着pH增大而增大 B. Ig a y(h随pH减小而增大 C.在pH低时,aym约等于0 D.在pH高时,aym约等于1
C. Mg2+的总量 D. Ca2+、Mg2+、Al3+、Fe3+的总量 30.在 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B. 反应的 pH 值越大,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 C.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D. 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 31.已知lg K MY = 16.50 ,当 pH=2.0 时lg 13.51 α Y (H ) = ,则 K MY ′ lg 为( )。 A. 13.50 B. 2.99 C. 11.51 D. 3.99 32.溶液中存在 M、N 两种金属离子时,准确滴定 M,而 N 不干扰的条件是( )。 A. ΔlgK≥0.3 B. ΔlgK≤0.5% C. ΔlgK≥5 D. ΔlgK≥8 33.测定铅锡合金中 Pb, Sn 含量时,称取试样 0.2000g,用 HCl 溶解后,准确加入 50.00ml 0.03000 mol·L-1 EDTA,50ml 水,加热煮沸 2min,冷后,用六亚甲基四胺将溶液调节至 pH=5.5,加入少量 1,10-邻二氮菲,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 0.03000 mol·L-1Pb2+标准溶 液滴定,用去 3.00ml.然后加入足量 NH4F,加热至 40℃左右,再用上述 Pb2+标准溶液滴 定,用去 35.00ml。试样中 Pb 和 Sn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 WSn=27.30%, WPb=65.20% B. WSn=65.20% ,WPb=27.30% C. WSn=37.30%, WPb=62.32% D. WSn=62.32% ,WPb=37.30% 34.以配位滴定法测定 Pb2+时,消除 Ca2+、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配位掩蔽法 B. 控制酸度法 C. 沉淀分离法 D. 解蔽法 35.由计算得知 pH=5.5 时 EDTA 溶液的 lgɑ(H)值为( )。 A. 4.6 B. 6.6 C. 5.6 D. 3.6 36.在 pH=10.0 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αZn(NH3)=104.7,αZn(OH)=102.4,αY(H)=100.5, 则在此条件下,lgKˊZnY 为(已知 lgKZnY=16.5)( )。 A. 8.9 B. 11.8 C. 14.0 D. 11.3 37.下列关于副反应系数的定义,正确的是( )。 A. [ ] [ ] ; [ ] [ ] ( ) M M M Y Y Y H ′ = ′ α = α B. [ ] [ ] ; [ ] [ ] ( ) M M M Y Y Y H ′ = ′ α = α C. [ ] [ ] ; [ ] [ ] ( ) M M M Y Y Y H ′ = ′ α = α D. [ ] [ ] ; [ ] [ ] ( ) M M M Y Y Y H ′ = ′ α = α 38.下列关于酸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αY(H)随着 pH 增大而增大 B. lgαY(H)随 pH 减小而增大 C. 在 pH 低时,αY(H)约等于 0 D. 在 pH 高时,αY(H)约等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