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 吴 承明
了解作者:吴承恩 令吴承恩,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人。明代著 名小说家。他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商人家庭。 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在仕途上很不得志,屡试不中。后来绝意功名, 专心著述。晚年写成长篇巨著《西游记》,寄寓了 他对现实社会不满、反抗思想和美好愿望。作品 言诙谐、生动、幽默、富有个性。另有《射阳先生 存稿》
了解作者:吴承恩 ❖ 吴承恩,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人。明代著 名小说家。他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商人家庭。 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在仕途上很不得志,屡试不中。后来绝意功名, 专心著述。晚年写成长篇巨著《西游记》,寄寓了 他对现实社会不满、反抗思想和美好愿望。作品语 言诙谐、生动、幽默、富有个性。另有《射阳先生 存稿》
了解神话小说《西游记》 令《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美猴王一一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 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全书可分为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1-7回),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他被众猴为王、 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 第二部份(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 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 第三部份(13-100回),写取经的经过,是全书的主体,主要 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完 成任务
了解神话小说《西游记》 ❖ 《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 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 全书可分为三个部份: ❖ 第一部份(1-7回),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他被众猴为王、 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 ❖ 第二部份(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 经, 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 ❖ 第三部份(13-100回),写取经的经过,是全书的主体,主要 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完 成任务
词语积累 镌迸裂麋鹿瞑目石碣 天造地设滔滔不竭力倦神疲 瞑目蹲身喜不自禁抓耳挠腮
词语 积累 ❖ 镌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天造地设 滔滔不竭 力倦神疲 瞑目蹲身 喜不自禁 抓耳挠腮
文章结构 令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二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开端,写石猴的出世。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发展,写石猴的 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二层:(第3自然段 写众猴玩耍,以及发现了瀑布 第三部分:(第4百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迸洞 居住,而被拥戴为王。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一部分又可分 为两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 帘洞 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完),写石猴带领众猴迸洞居住, 被拥戴为王
文章结构 ❖ 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这是情节的开端,写石猴的出世。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这是情节的发展,写石猴的 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众猴玩耍,以及发现了瀑布。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迸洞 居住,而被拥戴为王。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一部分又可分 为两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 帘洞。 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完),写石猴带领众猴迸洞居住, 被拥戴为王